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析(一)
虽然谈不上鸡犬升天,但也是足够让罗家扩大势力,这是好不容易的得来的机会,监委会也是第一次得到实权,也是第一次让世人知道监察委不是摆设,也是可以施展职责的一天的。罗家也是品尝到权势在手的滋味,虽然倪家付出的是遭到刺杀,损失了五名贴身警卫的代价。付出与获取是不成正比的,换个人或许会开心笑掉大牙。
但是对于倪家这样的家庭而言,这些警卫都是家人,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人才,哪怕是上下有别,但不阻碍倪南晓对这些警卫的厚葬,虽然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但都是厚葬,有家人的还补足抚恤金,家中孩子学费一律免费等等福利。
倪家这般举动自然也是吸引各方注意,至少基层民众得知后都是说倪家仁义,也是得到普遍好评,这年头能有个把你当人的主家就不错了,还能有如此待遇,还奢求什么呢?或许付出一条命,值了。
金陵也有倪家的墓葬区,虽然不大,但足够用了。沪海也有,但那边都是固定的,没有点地位是安葬不了的,所以能在金陵这边入葬也算是很不错了。倪晓晨也是给予这些警卫家人五百大洋抚恤,这是个人掏腰包,个人给出的抚恤。
倪晓晨是知道了汪兆明付出的低价,这些代价对于倪晓晨而言无足轻重,对于汪兆明而言也不过如此,监察委看上去是势力大增,可是又能如何呢?可一可二不可三,次数多了,必然遭到各方攻击,到时候就是被削弱权限,现在可是大杀器,需要委员长支持,就是委员长也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又是分裂趋势。
倪晓晨可是知道委员长一直喜欢妥协,没有百分百把握,他都是习惯性妥协,这是来自骨子里的脾性,如今东洋国侵占东北,在这个现实下,华北长城防线也是时不时遭到东洋人袭扰,就是如此,军事合作还是在进行,宪兵顾问都是来自东洋方面,这就是现实。
倪晓晨本来打算是想整合沪海各部,想统计各部对东洋方面与多少合作,但是他还是决定暂缓,因为沪海还算好的,各部与东洋合作几乎没有,唯一有合作的,也是来自宪兵部队,东洋顾问在宪兵训练、培训、军法方面有不小的影响力。所以宪兵方面的情报就是敞开的门,根本瞒不住东洋方面。如今谷伦等人都是提高戒备,但是无济于事的,除非能公开执行抗东洋政策,否则有的是人可以与东洋合作,华人永远少不了投机客,永远都有一个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思想。
这些年城头变换大王旗,这样的结果下就是民众对于政府没有多大的认同感,他们更加注重的就是现实,就是自己,自己能得利多少,至于其他的,能施展点善心就是大善人了!所以倪家能付出这些代价,就非常不错,就是积善之家。
倪晓晨对于民众的麻木,自私都是非常能理解,生活困顿之下还能怎样?爱国?国家政府给他们什么了?如果这些列强花费金钱物资来收买,那么又是什么结果?这么多年了,影响力早就遍布在各个阶层,带路党、公知、汉奸,这些人存在都是在无时无刻在影响更多的人,在扩大侵蚀华国文化教育底蕴。
倪晓晨也知道国民政府也是极力改善,在大力开办基层教育,各地政府也是默默在做,因为他们都是知道这是根基,都是尽力在做,哪怕没有遍地开花,但也是在做,也在改变某个人,某个家庭。
汪兆明这样的政客,就是典型,类似他这般的,在政府里有很多,各方聚集起来的政府,没有统一的信仰,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这时间长了,这所谓的民主政府又有多大的潜力与持久力呢?倪晓晨自己也是在对比,新旧两党的生命力非常明显,哪怕新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还能如此蓬勃发展,这说明太多事情了。
倪晓晨一直记得一句话,不是gC主义选择了华国,是华国选择了gC主义,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多少志士仁人,都是在摸索,在寻找强国之路,这当中多少人选择了新党?很多人选择就是证明新党的道路是最有潜力,最有可能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道路。
倪晓晨自问自己不是傻瓜笨蛋,自己也是有见识的,新党与旧党都是知道的很清楚,倪晓晨也是自问新党更加有前途,哪怕现在还是在龟缩在某地,可是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只要抓住机会,那么新党必然入主皇庭,必然掌握政权,必然会带着华国全体民众走上富强之路,自己对此深信不疑。
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都是为了民众,自己所做的就是能竭尽所能保护好国家民族的底蕴,保护好民众生命,保卫国家领土、国家利益等等,现在世界大变不远了,或许这也是国家民族的机会,也是最大的一次大考,东洋人必然就是这次大考的对象,生死存亡之下,必然会团结一心,今后时局不利之下,新旧两党合作不是不可能。再一次合作是必然的,合作了才是实现真正的统一对外。
朱培为人非常不错,对地方经济各方面都是非常有见解。虽然在赣省打压根据地,但也没有强行摊牌,强行镇压,对赣省各地百信还是非常不错的,是为数不多的有治理之才的将领。
据说他也是一直得到委员长的尊重,听取他建议也是经常性的,否则朱培也不是一直担任赣省主席与赣省保安处处长、警备司令。军政大权聚集一身,这不仅仅是信任的问题了。现在通过陈达来与自己见面,这说明朱培也是顶不住压力,想在今后变局里谋求自保。显然他是看清了今后剿匪根据地的趋势,他是不看好,也是反对军事绞杀。
和他聚聚也是好事,起码能获取朱培方面的支持。朱培可是老资格的,也是旧党各方都极力支持的人物之一。也是政学系杨泰支持的人选之一,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运用的最佳代表。所以哪怕委员长再恼火,也是不得不支持朱培。何况现在赣省至少已经稳住了局势。
现在剿匪根据地与整编算是齐头并进,整编的核心就是军事武器换装,军衔考评改革,这些都是在逐步推进,显然这后面的都是需要剿匪根据地为基本。没有前者获取功勋,那么后面的军事改革与整编就和你没什么关系了。利用剿匪来顺势收编地方势力这也是一个不容拒绝的阳谋。新党方面也是看到这但,所以新党是积极谋取地方势力的支持与合作,起码彼此都留有情面余地,这样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倪晓晨坐在办公室椅子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想到朱培,继而想到了根据地现状,现在委员长是打下决心了,聚集部队的速度在加快,现在又是全放位打压逼着汪兆明妥协,这都说明位委员长是要动手了,不是年前就是年后。这份分析报告,自己也需要提交给飞飞同志,让飞飞同志有所准备。
倪晓晨也是知道组织肯定是知晓的,不要轻视他们的能力,他们军事指挥人才众多,自己可不会轻视他们。那些同期的同学都是狠角色,虽然有些已经牺牲,但是那些没牺牲的同学,可都是狠茬子。自己遇上了都要好好琢磨,一个不好就得掉坑里。
起身在办公室来回走着,踱着步。如今委员长统一步伐不断在加快,尤其是在旧党这边,各方势力都是在不断被他整合,地方上也是在被动推进政学系杨泰的计策。要不是有东洋在一边虎视眈眈,不断蚕食国土,或许这位早就开始大面积的清缴。
就是如今的沪海,自己看上去是掌握了局面,但实际上也是面上掌控,部队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和自己干革命,还是遭到政府全方位的牵制,党务处现在沪海区表面上郭浩在逐步扩大影响力,但实际上也是和自己差不多,都是表面文章,根本不可能全方位的掌握。
现在自己需要的还是时间,自己不缺钱,不缺手段,不缺名义上的权柄,只要时间足够长,那么自己掌握的部队就越发的顺心,控制力度也是必然更加的有深度。民政各方面自己的影响力也会增加,沪海毕竟是大城市,毕竟是亚洲最大都市。这里的民生才是最关键的,无论哪个党来这里,首先要做的就是民生,做不到就站不稳。
自己成亲后,自己的精力就必须要放在如何和这些洋人做生意,开办工厂是必然的,自产自销是必然要走的。扩大与孟家以及委员长这方面的合作,只有扩大利益才能更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