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你有没有见过姓宋的将军

听到大元帅的话后,努尔赤不敢有丝毫犹豫,立马连滚带爬的离开了军帐,心里不断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性命。

这可让努尔赤犯了难,现在的大宋王朝边疆几乎是连只苍蝇都没法进出,自己又该怎么把巴图鲁和那些探子们带回来啊。

这十天里他不是没做过努力,想要像上次将探子们送进去的时候用的手段一样,再次将自己的手下易容,送进燕南关。

可那些守城的士兵们仿佛吃饱了撑的一样,非得说清楚家住何方要去往何处,还得填写行程的详细信息。

努尔赤要是有这些情报,至于派探子去打探大宋王朝消息吗?!

现在迫于燕南关城头那些重弩的威胁,匈奴大军只能等待巴图鲁他们将那赵兴安带回来,才有可能有一线生机。

问题是现在探子和巴图鲁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仿佛失踪了一样,这不禁让努尔赤怀疑自己派人渗透进大宋王朝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事到如今,努尔赤也只能绞尽脑汁,想出能和巴图鲁他们联系上的办法,不然自己一个好端端的将军,突然被遣送回去喂牛羊的话,绝对会被笑话死的!

……

燕南关,将军府后院。

有了昨天的经验,鲁半等人还没等到太阳下山,便再次打造出了一架弩车来,样子与昨天的没有丝毫区别。

现在他们可谓是真的将图纸记在了脑子里,都不需要找赵兴安询问什么,便可以自主打造弩车。

赵兴安则是写好了给陈伯和吴桂香她们的信,只等叶立晚上回来,自己问他开口借信鸽即可。

他让众人先回去休息,为了保证弩车的质量,众人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

鲁半他们点头答应了下来,纷纷离开了将军府。

一直等到太阳快下山,赵兴安才看到了归来的叶立和赵东。

“怎么样,今天还顺利吗?”

赵兴安点了点头,缓缓开口说道:“那必须顺利,有了昨天的经验,大家现在干得比昨天快多了。”

说罢,赵兴安便带着叶立和赵东参观了一下今天刚做出来的弩车。

看着眼前崭新的弩车,二人不禁发出了赞叹。

“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啊,这东西要是我和赵东来做,怕是一辈子都做不出来吧?”

“赵公子果真是技艺过人,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让匈奴人看到这东西,然后落荒而逃了!”

赵兴安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这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能帮得上你们就行。”

“对了叶将军,你上次飞鸽传书到陈伯那里的信鸽还在吗?”

听到这话后,叶立点了点头,“在啊,怎么了,你要给家里寄信吗?”

赵兴安掏出了自己今天写好的信件。

“我临走前给家里的夫人们说预估要离开两个月的时间,现在看来两个月是远远不止了,所以想往家里寄封信,以免担心。”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叶立缓缓开口说道:“精准地寄到你家恐怕不行,信鸽只能到达陈大人那里。”

赵兴安听到后表示自己了解,“这个我知道,我给陈大人和家里各写了一封,正好顺路都能送回去。”

见赵兴安已经做好了准备,叶立便接过了赵兴安手中的信件,将其交给了赵东。

“你去帮赵公子把这这两封信寄到永安县去吧。”

赵东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后便转身离开了将军府。

目送走赵东后,赵兴安仿佛想到了什么,缓缓开口说道:“叶将军,不知你原来在皇城呆了多久,见过上一任的女帝吗?”

叶立没想到赵兴安会主动和自己聊起这个,一时间有些惊讶。

“我生在皇城,开国女帝驾崩的时候我就在皇城里,后来新任女帝继位的时候我才离开的皇城,征战到了现在。”

说到这里,叶立打趣道:“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难不成是有兴趣去朝廷做官了?”

在叶立看来,赵兴安这种人才在朝廷里担当个重任那是绝对没问题的,比起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们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而且叶立虽然常年在外征战,但他也清楚一个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很显然赵兴安就是这种人。

但赵兴安却是摇了摇头,“没有,我只是常年住在村子里,昨天跟你聊完朝廷的事情之后有些好奇罢了。”

听到赵兴安的话后,叶立当即拍了拍胸脯,“那好说,你有什么好奇的直接问我就行,别看我常年在外征战,但朝堂上的事还是有所耳闻的。”

见叶立做出了承诺,赵兴安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不知叶将军小时候,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一名姓宋的将军?”

叶立当即便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叶立摇了摇头,“军队里的将军太多了,姓宋的也不止一个,你能再描述的具体点儿吗?”

赵兴安意识到确实是自己的问题,于是他先是查看了一下周围没有别人,才继续说道:“就是……是继承自己父亲职位的宋将军,而且还是前朝余孽之一。”

让赵兴安没想到的是,自己话音刚落,叶立便瞳孔骤缩,一把捂住了赵兴安的嘴,比了个嘘声的手势。

赵兴安猜到了自己问的问题可能会有些敏感,但他没想到叶立居然会是这个反应,而且这也侧面印证了叶立绝对是知道宋小雨的爷爷和父亲。

只见叶立先是挥手让将军府内巡逻的士兵通通出去,然后关紧了门窗,这才看向了赵兴安。

“你怎么会知道他们一家?这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情了?!”

赵兴安没有说话,而是静待着叶立的下文。

叶立再次确保了一下没有隔墙有耳的情况,缓缓开口说道:“我的确知道过你口中的这两位宋将军,但只是听说过而已。”

“那会儿我年纪还小,并没有资格进入朝堂,也就没见过他们,但我父亲告诉过我这两位宋将军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将军,只不过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