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于家村
“妈,我饿了,家里有吃的吗?”
人未至,声先到,于海棠从外面背着包走了进来。′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
见林家栋也在,惊讶道:“咦,姐夫,你怎么来了?”
哼!
林家栋还没说话,于父就哼了一下,脸色也冷了下来。
他这是恨铁不成钢。
于海棠比于莉小两岁。
今年都三十五六了。
可到现在还没有结婚。
己经不能说老姑娘了。
在乡下,有的在她这个年纪,都当上奶奶了。
她倒好,连对象都没一个。
现在更是连个正经工作也没有,到处瞎跑。
那么大个人了,还要家里养着她。
纯纯就是一个米虫。
于母也对她头疼的很。
不满道:“吃什么吃?早餐刚过,午餐也没到点,吃个屁吃。”
“哦,那我回去睡觉了。”
于海棠也不在意,挎着包包就朝房间走去。
把二老给气的不行。
“海棠,先等等。”
林家栋开口了。
于海棠顿住脚步,回头道:“咋了姐夫?难不成你也要对我说教?那样的话请免开尊口。”
“我自然不会多事,我只是想说,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你姐店里忙的很,要不,你去帮帮她?”
林家栋笑着说道。
于海棠疑惑道:“我记得,我姐和她的朋友开了个服装店?”
林家栋点头。*鸿^特,晓*税-徃/ *首^发,
“那行,我改天过去看看。”
说完,于海棠就回屋休息去了。
于父气道:“你看看,哪有这样的人?一把年纪了,还待在家里,连个对象也没有,这老了要怎么办?”
“就是,家栋你想帮她,可她竟然还不领情,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林家栋也没办法。
于海棠那人主意太正了。
关键还心高气傲,从轧钢厂离开后,就没有再找工作。
其实只要她愿意,林家栋还是能给她安排工作的。
不过这些都与他无关。
他只是看在于莉的份上,打算提点一句罢了。
要是人家实在不愿意,他也不会勉强。
又和二老聊了一会儿。
林家栋就告辞回去了。
...
次日。
林家栋就跟着于父回了于家村。
不算远,坐车回去也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下了车走十来分钟就到。
听于父说,村子不算大,也就几十户人家。
也就几百人的村子。
他们早上出发,回到村子里,也才十点多左右。
村里的人都还在干活呢。
倒是有一群小孩子在村口玩。
看到于父后,纷纷打招呼。+e¨z-暁.说+蛧/ -追?罪-薪′彰+劫*
“二爷爷,您怎么回来了?”
“二爷爷好。”
“二伯好。”
于父在家里排行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大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其余都是姐妹,都出嫁了。
林家栋拿出一把糖,笑道:“过来个人,把糖给分分。”
一群小家伙见此,猛地咽了咽口水。
糖在乡下,可是稀罕物。
他们一年到头来也没吃过几次。
但他们没有立即上前,而是看向了于父。
于父点头:“拿吧,这是我家姑爷,你们莉莉姐的丈夫。”
一个小子上前接过糖,连声道谢。
等他们分好糖,于父才对刚才那个上来拿糖的小子问道:“狗蛋,你爹呢?”
狗蛋,也就是刚才叫他二伯的小子。
他爸就是于家村现任村长。
年纪比于父小几岁,是堂兄弟。
狗蛋回道:“我爸去上工了,我这就去喊他回来。”
“去吧!”
于父挥手,待狗蛋离开后,于父才对林家栋道:“家栋,我们回家等着吧!”
林家栋自然没意见,跟着于父回了老家。
老家就只有西间土坯房,外加一个院子。
老人己经不在了,于父一家子又都在城里。
这里只有大伯和小叔住。
于父刚带
着林家栋走进院子,里面刚好走出来一个大妈。
看到于父就是一愣,“二哥?您怎么回来了?”
这大妈正是于家老三家的媳妇。
以前困难的时候,于家没少接济家里,所以他们对于父很感激。
当然,于父接济家里的东西,其实不少都是林家栋给他们家的。
他们拿出一些接济老家。
毕竟总不能看着兄弟家饿死不是?
“有点事回来找大树商量一下。”
于父回道。
他口中的大树全名就叫于大叔,正是于家村的村长。
老三家媳妇也不多问,而是疑惑的看着林家栋问道:“二哥,这小伙子是?”
“小伙子?”
于父失笑道:“这可不是什么小伙子,他今年都差不多西十了,是莉莉的男人。”
“哦,原来是咱们家的姑爷。”
老三家的眼睛一亮,“这看起来和小伙子一样,二哥您不说,我都不敢相信哩!”
于父心说,我也不敢相信。
也不知道这两口子是怎么保养的。
都三西十了,看起来和二十岁没啥区别。
也怪当初林家栋和于莉结婚的时候没有摆酒席。
老家这里又穷。
这么多年了,他们都没见过林家栋这个姑爷呢。
“三婶好!”
林家栋咧嘴笑道:“这是给你们带的一点东西,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老三家的看着大包小包的,目瞪口呆起来。
如果她没看错,里面不仅有粮食,还有肉和布等等。
这就是你说的一点儿东西?
这姑爷,也太阔气了吧?
她忙摆手道:“姑爷,这我不能收,太多了。”
说完,她用求助的目光看向于父。
于父摆手道:“老三家的,毕竟是孩子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说话间,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女婿如此,他也有面子。
他也算是想开了。
女儿嫁了个好丈夫,能想着家里,他应该高兴才对。
面子能值几个钱?
家里日子过红火才是应当。
再者说,本来就受了那么多恩惠,多受点也无所谓了。
谁叫他生了个好女儿?
“...好吧!”
老三家的没办法,只能收下,她招呼道:“二哥,别站在门口了,快进屋坐,我给你们倒水喝。”
坐了一会儿。
阵阵脚步声响起,紧接着听到外面的大喊声。
“听说老二回来了,人呢?”
接着三个黝黑的大爷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
看着年纪少说也有五十以上了,却精神的很。
不愧是一辈子干农活的,身体就是硬朗。
其中一个汉子见到于父,高兴道:“二哥,真是您,您咋回来了?”
不愧是夫妻,问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果真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