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自主奋进与适度协作

参观结束后的第三天,炎龙独立军与共产党的核心人员再次相聚在一处安静却不失庄重的会议室。会议室的布置简单而质朴,没有过多奢华的装饰,唯有一张长桌与数把椅子,西周墙壁上挂着几幅中国地图,地图上不同颜色的标记显示着各方势力的范围以及解放区的分布。屋内的气氛略显凝重,却又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决心,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重任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肩头。

共产党的一位资深领导率先打破沉默,表情严肃且坚定:“经过此次参观,我们见识到了先进军事技术的巨大魅力与力量。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军事技术的进步,必须依靠我们自己。我们不能依赖他人,哪怕是像炎龙独立军这样友好的伙伴,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一字一句都像是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间。

林宇微微点头,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他深知共产党在追求独立自主发展道路上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历经风雨洗礼,愈发坚不可摧。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从长征的艰难跋涉到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共产党始终在困境中摸索前行,依靠自己的力量开辟出一条属于中国人民的道路。

这位领导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当前中国的状况十分复杂。在经济方面,长期的战乱使得国内经济千疮百孔,工业基础薄弱,大量的工厂在战火中被摧毁,机器设备残缺不全,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农业生产也受到极大影响,农田荒芜,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粮食产量不稳定。多数地区的百姓生活困苦,温饱问题亟待解决。在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能靠野菜和树皮勉强维持生计。但即便如此,我们也看到了希望。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们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干劲十足。他们起早贪黑地劳作,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生机。同时,一些小型的手工业和商业也在慢慢复苏,小作坊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集市上的摊位逐渐增多,商品交易日益活跃,这为经济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到这里,他目光炯炯,语气中充满自豪:“在教育领域,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我们依然重视人才的培养。各地兴办学校,努力普及基础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知识的熏陶。许多学校的教室是破旧的庙宇或民房改造而成,桌椅板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孩子只能坐在地上听课。师资力量匮乏,老师们往往要身兼数科教学任务,但他们怀着满腔的热忱,用最简陋的教学工具,为孩子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学生们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昏暗的灯光下刻苦学习,笔记密密麻麻。我们坚信,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只有培养出大量有知识、有理想的人才,才能为国家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方面,我们的起步很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科研设备简陋,实验室里的仪器大多是自行组装或从国外淘汰市场淘来的。但我们的科研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科学的热爱,努力钻研。在一些基础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学等,己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比如,我们的数学家在数论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物理学家对某些基本粒子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成果虽然微小,但却是我们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一步。”

“军事上,我们的装备与炎龙独立军相比,差距明显。我们的战士们大多手持简陋的武器,枪支老旧,弹药不足。在战斗中,常常要凭借着血肉之躯与敌人的先进装备对抗。但我们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我们的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洗礼,对胜利充满渴望。我们深知,要提升军事力量,不能仅仅依靠引进先进装备,更要靠自己研发和制造。我们己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兵工厂,虽然目前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武器弹药,如手榴弹、子弹等,但这是我们走向军事自主的重要开端。兵工厂的条件艰苦,工人们在简陋的车间里,用最原始的设备,日夜赶工,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武器支持。”

林宇听完这番话,心中对共产党的远见卓识和坚定决心深感钦佩。他诚恳地说:“我们理解贵方坚持自主发展的决心。炎龙独立军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在技术方面,我们可以分享一些基础的军事技术知识,协助你们培养技术人才。比如,为你们的技术人员举办专业培训课程,讲解一些先进装备的基本原理和维护方法。我们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他们在军事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能够为你们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培训。”

共产党的技术专家们认真聆听,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一位技术专家站起来说道:“我们非常感谢贵方的帮助。但我们也清楚,最终的技术掌握和创新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我们希望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深入学习技术的本质,以便日后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我们会安排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强烈的学习热情,一定能够充分吸收贵方传授的知识。”

林宇回应道:“没问题。我们会安排最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并且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这些资料涵盖了军事技术的各个方面,从武器设计到装备维护,从战术运用到军事工程,应有尽有。同时,在装备制造方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指导,帮助你们提升装备制造的水平。但正如你们所说,核心的制造能力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建立和发展。我们会毫无保留地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技术,但最终的成果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实现。”

双方围绕着具体的合作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定了定期选派共产党的技术人员和学员到炎龙独立军的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学习内容涵盖军事工程、电子技术、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炎龙独立军将为学员们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根据学员们的基础和需求,安排循序渐进的课程。在军事工程方面,将教授防御工事的设计与建造、军事桥梁和道路的修筑等知识;电子技术领域,会涉及雷达原理与操作、通信设备的维护与升级等内容;机械制造课程则包括枪械制造工艺、火炮零部件加工等。同时,还将安排实践课程,让学员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技能水平。

在技术研发合作上,双方决定选取一些相对基础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展开合作。例如,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轻型火炮研发,炎龙独立军提供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部分关键技术参数,如火炮的膛线设计、后坐力缓冲系统的原理等。共产党方面则组织科研人员和军工企业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每周举行视频会议,每月进行实地交流,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炎龙独立军的技术专家将随时为共产党的研发团队提供远程指导,解答技术难题。

对于装备制造,炎龙独立军承诺提供部分先进枪械和小型武器的生产图纸及工艺规范,并派遣技术人员到共产党的兵工厂进行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将在兵工厂驻厂一段时间,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流程的优化,从质量检测到成品验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共产党方面则加大对兵工厂的投入,购置新的生产设备,改善生产条件,组织工人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逐步实现装备制造的自主化和规模化。

会议持续了一整天,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这些意向既体现了共产党坚持自主发展的核心原则,又融入了炎龙独立军适度的帮助与支持。

会后,共产党的领导们走在回去的路上,望着解放区热闹的景象——田野里农民辛勤劳作,他们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工厂中机器开始轰鸣,虽然声音略显嘈杂,但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学校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那清脆的声音仿佛是新时代的号角。他们深知,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国内外的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的复苏、科技的进步、军事的强大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只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中国一定能够摆脱困境,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