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小区改造计划与顶流的最后倔强

陆子昂站在小区公告栏前,看着新贴出来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手里的豆浆差点洒出来。

王大妈正拿着红笔在规划图上指指点点:“这儿要建电动车充电桩,那儿要改成儿童游乐区......小陆啊,你说咱们这老年活动室是不是该扩建了?”

“扩建?”陆子昂咬了口油条,“您上个月不是说要把活动室改成广场舞专用场地吗?”

“那是上个月!”王大妈激动地挥舞着规划图,“现在我们要与时俱进!你看看隔壁小区,连智能垃圾分类箱都会说吉祥话了!”

这就是陆子昂现在面临的“重大危机”——他住了大半年的老小区要改造了。

消息传开后,整个社区都沸腾了,大爷大妈们天天围在物业办公室门口提建议,从“要在楼顶建空中菜园”到“给每户配个智能机器人”,想法一个比一个超前。

“要我说,咱们小区最该改造的是隔音。”

楼上新搬来的小夫妻抱怨,“陆老师,您能不能跟物业说说,让练京剧的张大爷换个时间吊嗓子?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咿咿呀呀’,比闹钟还准。”

陆子昂淡定地喝了口豆浆:“你们要是听过他完整的《贵妃醉酒》,就会发现那是艺术。

再说了,上周你们深夜看球赛的欢呼声,差点让楼下李奶奶的心脏病犯了。”

他现在俨然成了小区改造的“总顾问”。

每天从早到晚,各种建议像雪花般飞来:有人要在小区里开咖啡馆,有人想建图书室,甚至有人提议把地下室改成电影院。

“你们这是要把小区改成商业综合体啊。”

陆子昂在业主大会上无奈地说,“咱们先解决实际问题行不行?比如那个三天两头罢工的电梯?”

前经纪人老周听说后特意跑来凑热闹:“你这影响力可以啊,要不咱们真在小区开个工作室?专门教退休老人玩短视频,保准火!”

“得了吧。”陆子昂正在整理业主们的建议书,“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调解‘要不要在小区养鸡’的争论。支持派说要吃新鲜鸡蛋,反对派说鸡叫声影响睡眠。”

他现在最头疼的是各种奇葩建议。

有人要在楼顶建游泳池,有人要把绿化带改成停车场,最夸张的是有人提议在小区中央建个“网红打卡点”,说是能提升小区知名度。

“提升知名度?”陆子昂看着提议人,“你是想让我们小区变成旅游景点吗?”

提议人理直气壮:“陆老师您不懂,这是流量经济!咱们小区有您这位前顶流住着,不好好利用多可惜!”

陆子昂现在的生活被各种改造会议填满。

周一要和设计师讨论绿化方案,周二要听取老年活动室的改造计划,周三还要和年轻人讨论智能停车系统的可行性。

就连他去菜市场买菜,都会被摊主拉住问:“听说你们小区要改造了?要不要考虑在我们这团购装修材料?”

他现在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在社区群里连载的《改造日记》。

最新一篇《论电梯更换与人生选择的相似性》引发热议,其中“老旧电梯就像过气明星,都需要更新换代”的比喻,被业主们津津乐道。

就连施工队都知道他的“江湖地位”。

工头老李每次见到他都特别客气:“陆老师,您看这个墙面颜色合适不?要不您给选个色号?”

陆子昂正在检查新换的楼道灯:“我觉得先把照明问题解决了更重要。上周王大爷差点在楼道里摔跤。”

不过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某天突然接到以前合作过的品牌方电话,说想赞助小区改造,条件是要在小区里立个广告牌。

“立广告牌?”陆子昂握着手机哭笑不得,“我们这是居民区,不是商业街。”

对方不死心:“那在电梯里贴广告总可以吧?我们还可以免费给小区装智能电梯!”

陆子昂看着窗外思考了三秒:“要不这样,你们要是能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我可以考虑让你们在停车场立个指示牌。”

他现在最享受的,是每天晚上在小区里散步,看着这个熟悉的地方慢慢改变。

新装的健身器材前围满了锻炼的居民,改造后的花园里孩子们在嬉戏,就连那个经常出故障的喷泉也开始正常工作了。

“要说这改造还真不错。”老周某天来访时感叹,“你们小区现在比某些新楼盘还舒服。”

陆子昂正在给新移栽的树苗浇水:“关键是大家都很上心。你看那个长椅,是301的王叔自己动手修的;那边的花坛,是502的李阿姨带着邻居们一起种的。”

就连他那个沉寂许久的微博,也因为偶尔发些小区改造进度的照片,重新活跃起来。

粉丝们天天在评论区讨论老旧小区改造的利弊,还有人专门来取经,说要借鉴他们小区的经验。

“你这算是又火了一把。”老周看着微博数据直咂舌,“要不考虑复出?现在正好有档装修类综艺想找你当嘉宾。”

陆子昂头也不抬地修剪着阳台上的盆栽:“告诉他们,我现在只接小区内部的‘业务’。昨天刚答应帮刘奶奶修她那个老古董收音机。”

这天晚上,他坐在新改造的社区图书室里,整理着这段时间的改造记录。

月光透过新装的落地窗洒进来,楼下传来孩子们在新游乐设施上的欢笑声。

他想了想,在记录本上写下:

“最好的改造,不是把旧的全部推倒重来,而是在保留记忆的同时,让生活变得更好。

就像人生,不需要刻意颠覆,只需要在平凡中寻找新的可能。”

手机亮了,是物业发来的通知:明天要讨论是否在小区里安装智能快递柜。

他笑了笑,把手机调成静音,继续写他的改造日记。

窗外,新装的路灯温柔地亮着,照亮了这个正在焕发新生的老小区,也照亮了他选择的全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