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没枪,还咋个练?

暮春的阳光斜照在凤凰山军营广场,秦渊目光扫过远处的朱庆澜。,小!说-宅` -勉/沸′越\渎^

心中思忖:他什么时候带着那些中高级军官站在那里的?不管怎样都得去请示一下,毕竟要把这500人带出军营,还必须得到他的首肯。

他虽身着便装,却身姿挺拔,走到朱庆澜面前,“啪”地一个标准军礼,铿锵有力:“统制大人,人员己按要求挑选完毕,请统制大人训示!”

朱庆澜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沉默着上下打量秦渊,气氛瞬间凝重。

秦渊保持敬礼姿势,手臂渐渐发酸,却纹丝不动。

终于,朱庆澜冷冽的声音打破寂静:“你可知晓,你今日所作所为,在军中意味着什么?”

秦渊缓缓放下手臂,目光坚定地迎上朱庆澜的视线,语气沉稳:“言出必行,这是我的承诺。”

“哼!”朱庆澜眉头紧皱,满脸怒色,“你这是公然破坏军营规矩!你当着那么多士兵的面,发训练津贴,如此行事,让其他士兵如何看待?你这是在扰乱我第十七镇的军心,你可知罪?”

秦渊心里暗忖,好大一顶帽子。这朱庆澜想闹什么幺蛾子?这跟他昨天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统制大人这顶扰乱军心的帽子可是有点重,卑职可承受不起。′0?0¨暁`税`网^ -已?发-布?蕞_鑫+蟑+劫\”

秦渊现在虽然还不是新军的人,但却以卑职自称,目的就是想拉近一下与朱庆澜的关系,看他如何反应。

“你也知道这帽子有点重,那你为什么不想想你这样做的后果?”朱庆澜逼视着秦渊。

秦渊神色坦然,不慌不忙地说道,“方才士兵围观之时,统制大人未曾制止;卑职分发大洋之际,您也未曾反对。由此看来,大人心中,想必也不反对卑职此举。”

朱庆澜闻言,脸上的严肃稍缓,露出一丝笑意:“你倒是看得透彻。”

“大人心思高深莫测,卑职难以揣度。”秦渊立刻接口,态度恭敬却暗含分寸,“但卑职心中有杆秤,只要是大人不认可之事,我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他这番话,既表了忠心,又留有余地,并未把话说死。

秦渊心中暗自嘀咕,眼前这位统制大人,可是官场老狐狸,怎会听不出话中深意?

可朱庆澜此刻没有丝毫不满的意思,实在让他捉摸不透对方的真实想法。

“既然你们秦家财力雄厚,”朱庆澜语气突然变得温和,却隐隐透着不容拒绝的威压,“我便有个不情之请。~白!马·书.院¢ +醉\新/蟑-踕/耕*新\哙¨”

秦渊心中“咯噔”一下,暗叫不妙:可千万别跟钱扯上关系,秦家如今也不宽裕啊!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朱庆澜不紧不慢地说道:“你或许有所耳闻,新军第十七镇眼下欠饷严重,三十三协己拖欠两月,三十西协更是长达西月。”

他停顿片刻,目光紧紧盯着秦渊,“我希望你们秦家能借我十万大洋,解此燃眉之急。”

周围军官听闻,眼中瞬间迸发出原来如此的光芒,齐刷刷地盯着秦渊。

秦渊面露难色,苦着脸说道:“统制大人有所不知,秦家如今也是捉襟见肘。今日分发的大洋,还是卑职从岳父钱庄借来的。”

“你且看看这些士兵,”朱庆澜神情凝重,语气带着威胁,“若再发不出军饷,不出几日,恐怕就要哗变。如此一来,三月后的比试,你不战而胜。只是这胜利,恐怕胜之不武。”

秦渊心中恍然,原来朱庆澜先前默许士兵围观,竟是在此等着。看来今日若不出血,别想带走那些士兵了。

“十万大洋实在超出卑职能力范围,”秦渊咬咬牙,“要不卑职再向岳父借一万大洋,还请大人体谅。”

朱庆澜沉思良久,长叹一声:“也罢,一万就一万。今日务必派人送来,否则……”

他意味深长地瞥了眼蠢蠢欲动的士兵。

“大人放心,卑职定当信守承诺!”秦渊嘴上应得干脆,心里却把朱庆澜骂了个遍,脸上却依旧堆满笑容,“卑职斗胆,还想向大人借十名见习军官。”

朱庆澜目光如电,首刺秦渊:“可是帮你选人的那十位?”

秦渊立刻换上敬佩神色,大声赞叹:“大人目光如炬,洞若观火,卑职这点小心思,哪能瞒得过您!”

他心里清楚,张斯可等人参与选兵之事无法隐瞒,不如坦诚相告。说不定朱庆澜因此猜忌,反倒能让这十人彻底倒向自

己。

朱庆澜似笑非笑,语气带着试探:“倘若我不答应呢?”

“若无这十位军官相助,卑职一个人没有办法在三个月内完成训练。”秦渊有些为难道,“除非统制大人是想让我输掉三个月后的比试。”

说完这话,秦渊面带笑容地凝视着朱庆澜。

“好你个包月郎,竟敢拿话将我!”朱庆澜非但没生气,反而大笑起来,“借你也无妨,但一个月后,你需再借我五万大洋。”

秦渊心中暗骂,表面却恭敬行礼:“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一个月内筹足五万大洋。”

“好,我静候佳音。”

秦渊正要转身离开,第六十五标的标统周骏突然站出,高声说道:“你带走士兵可以,但武器必须留下!”

第六十六标的标统叶荃立刻附和:“周标统所言极是,无调令便携武器离营,有违军规!”

秦渊看向朱庆澜,见他默不作声,心中顿时明白,这又是他们事先设好的刁难,就是想要增加他的训练难度,让他输掉三个月后的比试。

秦渊心中怒火翻涌,脸上却依旧挂着笑容:“军中有令,卑职自当遵守。”

他在心里冷哼一声,这些破枪我根本不放在眼里,只要有了这些士兵,何愁没有武器?

别以为能轻易算计到老子头上!老子的钱,没有那么好拿。

最终,秦渊带着510名官兵,背着自己的行囊,没带一件武器走出凤凰山军营。

身后,是朱庆澜意味深长的目光和那些军官沾沾自喜的神情。

跟着秦渊返城的路上,身旁士兵们有人小声嘀咕:“没枪,还咋个练?”

一路上,士兵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疑惑与不解。

秦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却在暗暗谋划,如何让这些士兵渐渐放下对第十七镇的归属感。

只有让他们与第十七镇离心离德,他才能真正将这支队伍攥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