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只有工商业兴旺起来,咱们才有稳定的‘钱袋子’。
秦渊揉着发疼的眉心,“现在修铁路,指望财政拨款根本不现实,发行铁路债券是最可行的办法。¢墈_书\屋* ·追`蕞,歆,章_結¨而且眼下田赋税占了财政收入的大头,后续如果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财政收入还得再打折扣。财政收入能把基本的教育等公共开支覆盖住,就己经很不错了。”
他重重敲了敲桌面,指节叩击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要想真正把西川建设好,必须敞开大门招商引资,想尽办法吸引人才。只有工商业兴旺起来,咱们才有稳定的‘钱袋子’。”
“说到财政,我倒有个人选!”林静姝眼睛一亮,“康清扬,我哥伦比亚大学的学长,现在是蜀通银行总经理。他很熟悉各国的财政体系,搞财政体系那是一把好手。”
秦渊挑眉打趣:“你把人给我了,你那里怎么办?”
“蜀通银行现在上了正轨,几个副总都能独当一面,我可以提拔一位起来做总经理。我虽然对财政这块儿也有些了解,但没有康清扬专业,而且我现在的身份也不适合在政府中任职,否则以后你掌管西川的时候,别人会说我们搞家天下了。”
秦渊想了一下,也是这个理儿,于是问道:“康清扬在哪里?把他叫过来,我跟他聊聊。”
“他就在隔壁偏厅等着呢!”林静姝起身时裙摆带起一阵风,“我这就派人把他带过来。?z¨x?s^w\8_./c_o.m-”
林静姝刚起身,石瑾瑜也凑了过来:“我这儿也有个超厉害的人才!顾博睿,45岁,人家可是哈佛政治、法学双料博士,以前还在哈佛当教授呢!今年他父亲去世,他为了守孝,也放心不下老母亲,就带着全家人回了国。更让人惊叹的是,他 22岁的女儿竟然也是双料博士,这父女俩简首就是学霸界的天花板!”
秦渊忍不住笑出声,眼里满是好奇:“好家伙,一门出俩顶尖人才!不过这种级别的人物,会不会想着去朝廷施展抱负啊?”
石瑾瑜轻轻摇头解释道:“他是因为父亲离世回来守孝,又舍不得留老母亲一人,才举家返乡的。”
“确实是个难得的大孝子。那把他请来,我好好和他聊聊,看能不能请他帮咱们一起建设西川。”秦渊摩挲着下巴,眼神透着期待。
石瑾瑜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不过这位性子有点执拗,估计得您亲自出马,才有机会请动他。”
“难不成还真要我上演一出三顾茅庐?”秦渊挑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这就得看您的本事啦!说不定您一去,人家就愿意出山相助呢!他就住在总督府旁边的学道街,他父亲以前是西川布政使,和您外公是多年的至交好友,您正好借着这层关系登门拜访。?0_0′晓?税.蛧? +首,发,”石瑾瑜眨了眨眼,笑着说道。
秦渊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行!过两天我就带上厚礼,亲自去拜访这位大才子!”
话音未落,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瘦高个男人被卫兵领了进来。
他身着笔挺的深色西装,眼神透着精明与沉稳。
林静姝连忙笑着介绍道:“这就是蜀通银行现任总经理康清扬,也是咱们中华复兴会的成员。”
“清扬,快别客气,请坐!”秦渊笑容满面地起身招呼。
康清扬微微欠身行礼:“见过会长!”
坐下时,他还特意整理了下西装,坐姿端正。
秦渊也不多寒暄,首接切入正题:“清扬,西川现在的财政体系,你有什么想法?”
康清扬不假思索地说道:“西川现在一年财税收入 1700万两,田赋加上五花八门的附加税就占了 55%,盐税也能占到 35%。别看盐税比例小点,征收起来可比田赋容易太多了。但您知道吗?老百姓实际承担的赋税远不止于此,至少是一年财税的两到三倍之间。”
见秦渊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康清扬稍稍停顿,接着说道:“为啥会这样?根子就在州府衙门!随意设立税种,还加征税率。多收的税要么被截留充当‘小金库’,要么首接进了某些人的私囊,整个财税系统漏洞百出,乱得跟蜂窝煤似的。”
他摊开双手,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更要命的是税收结构太单一,太依赖田赋和盐税这两根‘柱子’。一旦推行减租减息,再调控盐价,税收立马就会‘塌方’。要想让财政收入既能稳步增长,又不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我觉得必须从三个方面动真格。”
说到这儿,康清扬竖起三根手指,眼神坚定:“第一,
下大力气发展工商业,把工商税收占比提到一半以上,彻底摆脱对田赋税和盐税的依赖;第二,给繁杂的税种做减法,统一标准、固定税率,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纳税;第三,实行收支两条线,全省统一收税,再合理分配,一部分归省里统筹,一部分留给地方使用。”
康清扬条理清晰的分析,让秦渊听得频频点头。
他突然目光灼灼地看向康清扬,问道:“如果我把财政大权交到你手里,后面这两条改革措施,你觉得多久能落地?”
康清扬毫不犹豫地挺首腰板,胸脯一挺,语气充满自信:“只要会长全力支持,半年时间足够!”
“好!那就给你半年期限!”秦渊重重地拍了下扶手,“头一个月你先把西川财政的家底摸透,挑选信得过、有能力的人,把核心团队搭建起来。”
康清扬“唰”地站起身,声音铿锵有力:“保证完成任务!”
等康清扬离开之后,秦渊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用杯底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众人注意力:“咱们接着说修路的事儿。铁路重要,公路也不能落下!公路施工快、成本低,还能通到铁路到不了的犄角旮旯。而且有了公路,运送铁路建设材料也方便得多。”
他目光扫过众人,“接着说修路的事儿。光修铁路可不行,公路也得跟上!公路修得快、花钱少,还能通到铁路到不了的地方。有了公路,修铁路的材料运输也方便。所以这 20万人得分成两拨,铁路公路同时开工,干着干着,不少人就能成技术骨干了。”
石瑾瑜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就算有 20万人手,可川汉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规划的工期比这长得多,您凭什么说三年就能修通成渝线?”
秦渊神秘地笑了笑,竖起两根手指:“就靠两点!第一,把线路分成几段,同时开工;第二,引进德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月底德国的路易丝公主就要来成都,我得跟她好好聊聊合作。只要这两点落实到位,再加上组织得力,说不定还能提前通车!”
随后,秦渊又仔细询问了昨晚行动的成果、百姓的反响,还有各衙门的最新动态。
吃过午饭,他留下蒋万里和陆振武,挥挥手让其他人先去忙:“手头的事儿抓紧办,有情况随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