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百零七章 姜三夫人唯恐天下不乱

“媛娘。¨c?n_x.i!u?b¨a¢o+.\n¨e!t.”姜三爷眼神阴鸷的可怕。

“我有时候真是想不通,明明我和老西是一胞双胎的双生子,为何他处处都强过我?

……而母亲自来也最喜他,在他小的时候,就将家中的资源更多的倾斜在他身上。

就是父亲健在时也更喜欢他,连长兄在他面前都要退一射之地!”

殷氏冷哼一声。

“妾身不是早就说过了,您和他是双生子,就是他姜九霄在母亲腹中就吸取了三爷您的好运气,他运道自然旺了!”

说完 又哀怨的看着姜三爷:“您还总不让妾身说这话!”

姜三爷心里苦。

这话说出来谁信呢?

就算人信了又如何呢?

人家信了他就能取代姜西了吗?

就能年纪轻轻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书之一,还是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吗?

就是长相,也是他姜西长得更丰神俊朗,疑似九天神君下凡尘。

“之前还以为老西娶的继室不过是个五品闲官家的女儿,如今再看他岳丈家又不一样了……”

姜三爷伸手捂住脸。

“他的运道真是说不出来的诡异。”

姜三夫人看着自家夫君这般,有些心疼。

上前抱住他的胳膊,劝道:“三爷,咱们不和他比这个!”

姜三爷看着她,眼神轻闪。

说出的话却无比歉疚,“我就是觉得对不起你,对不起咱俩的孩子们。”

“我虽也是个二甲的进士,可这仕途……到如今还只是个七品的小京官,媛娘你也只能是个七品的敕命夫人。

而她秦氏,才十几岁,就是咱们大应朝的吏部尚书夫人了……那可是正二品的诰命!”

姜三夫人嗔他:“三爷你说这些做什么?谁和老西媳妇比这个了?”

“真要说起来,秦氏也只是个继室,妾身可是三爷的原配发妻!”姜三夫人心里有些酸涩。

其实,若能比,这京都贵妇人谁不愿意比自己的诰命高低?

何况她如今还没有诰命,只是个敕命夫人呢。°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_

姜三爷见她这样说,眼中阴翳更深。

有件事母亲严令禁止不让他们这些做儿子和孩子娘这些儿媳妇们说。

也不是不信她们,就是怕她们和她们的娘家亲人说漏了嘴,到时候麻烦。

“媛娘,有件事你还不知,其实当年老西第一次成亲,并未将前头那个记入族谱……”

“什……三爷您说什么?”姜三夫人大惊,那双本就大的杏眼瞪得更大了。

“老西这次才算是娶原配发妻,上回那个只办了仪式,名字却未入姜家宗族的族谱。”

姜三夫人:“……”

她几乎撑不住脸上柔和的表情,眉宇间到底显露出了几分狰狞。

秦家那小丫头怎么会这般好命?

“三爷,这件事千真万确吗?”姜三夫人看着姜三爷。

姜三爷点点头,“这种事我怎么能胡乱说?”

姜三夫人眼神也阴翳的厉害,心中翻江倒海,只觉老天爷真不公……

“那,大嫂知的这件事吗?”

姜三爷这次摇摇头。

“母亲一早就吩咐过,这件事不许我们这些做儿子的说出去,长兄向来孝顺,母亲的话他不会不听。”

“这么说,大嫂也应该不知了。”姜三夫人咬紧了牙。

随即眸中闪过冷锐的厉光。

姜三爷看过去的时候,姜三夫人又恢复了平日的模样。

他对她说:“母亲当时是担心老西……他那次的确难以承受,便对女人都敬而远之了。

若是你们这些儿媳妇知道老西竟没有将前头那个记入族谱……

那么你想想,你们的娘家谁能放过老西这块大肥肉?”

“母亲就是担心刺激到了那时的老西,才下了封口令……”

姜三夫人嘴上应着,心里却冷笑一声。

说到底,老太太还是对老西太过偏心。

也是将她们这些儿媳妇当外人防着。`萝_拉¢小/说¨ *最-新¢章?节?更_新_快*

还真以为她的老西是个谁都想要的香饽饽?

即便他家老西真就是有女儿人家都想想要的香饽饽那又如何?

她就是不服!

凭什么她

家三爷和姜西是一胞而出的双生子,老太太这般区别对待?

当初为了老西读书,老太太用尽了老太爷生前所有的人脉为他请了名师教导,可自家三爷呢?

就是在姜家家学中像野草一般长大。

就这样,她家三爷不也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考入了二甲?

可老太太眼里只有一个老西,根本不在意她家三爷……

在两人的仕途上老太太区别对待的更过分……

……

“三爷,老西成亲横竖你额外请了三日休沐,就好好歇息歇息,什么都不用多想。”

三夫人喊来大丫鬟,让她拿一件薄被过来,“这几日您跟着忙里忙外累着了,今儿又早起了。

“您先补个眠,妾身去大嫂那儿。”

想了想又和姜三爷解释道:“这老西大婚太忙,大嫂给我们这些妯娌都分派了事情做,如今妾身手上管的事也要交回去了。”

姜三爷点点头,他的确有些疲累,加上心情不好,很是烦躁,连邸报都看不进去。

姜三夫人服侍好他躺下后,随即带着两个大丫鬟,拿着管事的对牌去了大夫人方氏的上善院。

“三弟妹过来了,坐吧。”姜大夫人还忙着,便对她说:“我安排好下面的人就陪三弟妹说话。”

姜三夫人笑意盈盈的道:“大嫂你先忙,不用管我。我就是来送对牌来的。”

姜大夫人笑道:“还劳三弟妹亲自跑一趟。”

心道:这老三媳妇向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送管事的对牌完全用不着她亲自来一趟。

罢了,等她将事情安排下去后,再来听听她又要说什么吧。

往常她亲自来找自己,不是要这个就是求那个的。

方氏按下心中的烦躁,继续处理中馈事宜。

姜三夫人见她有条不紊的将一件件事安排清爽,一个个对牌发下去,心里也是羡慕的。

她在娘家也是跟着母亲长嫂好好学过管家理事的。

可惜只要姜家几兄弟不分家,她怕是永远都没有这个当家理事的机会了。

姜大夫人将手头上最后一件事安排下去后,就笑着问姜三夫人:“三弟妹等急了吧?”

“不急不急。”姜三夫人眼皮一撩,含笑看着姜大夫人说道:“今日来的早,才知道大嫂管家理事这般辛苦呢!”

姜大夫人没将她的话当一回事,只是笑了笑。

等着她的下文。

“老西夫妻这些可得好好谢谢大嫂才是,若没有大嫂,他们的婚礼可不能办得这样体面!”

姜大夫人微微皱了皱眉,伸手端着茶浅浅抿了一口,放下茶盅后才笑着说道:“哪里就说这样的话?”

“都是一家子兄弟,不说什么谢不谢的。我家大爷又居长,照顾底下的弟弟妹妹们也是应当的。”

姜三夫人脸上在笑,心里却讥讽的想:这话也就说着好听了,骗鬼呢!

“长兄和大嫂都是能干又疼人的,我们这些底下的都有福气了。”

姜大夫人其实有些烦她这样。

嘴上却笑着打趣,“今儿是怎么了?这小嘴也忒甜了。”

姜三夫人嗔她,“大嫂说的什么话?我哪日的嘴不甜呢?”

姜大夫人笑着摇摇头,“你啊你,真是说不过你。”

姜三夫人捂着唇笑了笑,接着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对了大嫂,有一件事不知你知道不知道……”

姜大夫人心道:来了!

脸上却是疑惑,问道:“不知三弟妹说的是什么事?”

“我也是听我家三爷醉酒胡话来的……”姜三夫人故作神秘。

“说是当初老西前头娶的那一个都没有记入宗族族谱,大嫂知道这个事吗?可是真的?”

姜大夫人脑子里轰的一声。

双手也紧紧攥起。

姜三夫人一首盯着她,她忍得辛苦,脸上的表情才没有裂开。

她笑得有两分勉强的说道:“这个事啊……我也没听我家大爷说过。”

姜三夫人趁机道:“我一开始也是不信的,可想了想,我家三爷醉酒说的话,兴许是酒后吐真言呢?”

“大嫂不知道,当时我这心里就猫儿抓挠了一般,就想知道当初老西前头那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怎么这人没了,老西都没将人家记入族谱呢?”

“大嫂,长兄真的都没和你透露过这些事?他们这些男的也真是,嘴巴也真是紧!

咱们是谁啊?

是他们的枕边人呐!是给他们生儿育女的人呐!

这都瞒着咱们,可见是没将咱们当自己人看呐……”

姜大夫人脸上的表情渐渐撑不住了。

“老三媳妇!”她冷着脸斥了一声:“胡说什么呢?”

姜三夫人装着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大嫂莫怪,我这也是太好奇了,也有些生我家三爷的气。”

姜大夫人冷道:“这些都是老西的私事,你生那些闲气做甚?”

姜三夫人见这端庄贤淑的继大嫂果然有些撑不住了,心里得意。

她就不信了。

都说老大和这个继室夫人恩爱非常,都羡慕老大媳妇婆母看重,丈夫尊重,儿女敬重,是个完人。

她就想看看,这方氏得知了那秦家女根本不和她一般是记不了族谱的继室后,她还会不会是那个八面玲珑的完美人。

至于那秦氏,她就不信她小小年纪就是二品的诰命夫人会甘心让大房一个继室当家管事!

姜三夫人离开上善院后,方氏的奶嬷嬷心疼的劝慰她:“姑娘,您别想太多,三夫人那个人您也是知道的……”

“嬷嬷,你不用劝我。”方氏有气无力的摆摆手。

“我知道殷氏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她今日来和我说那些话不是什么好心……

怕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来和我说那些的。只是嬷嬷,我真的是伤心!”

主仆俩人正在说话,外面有小丫鬟禀报:“大夫人,西夫人来看望您了。”

方氏眉头一皱,和自己奶嬷嬷说:“她怎么来了?”

方氏的奶嬷嬷立即道:“姑娘,她是新妇来拜见长嫂是她礼仪规矩好,还是先将人迎进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