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厚赏

圣上敏锐的察觉到,这个主意一旦能成,那么朝廷今后就能掌握一大部分财权了!

而不是只苦巴巴的盼着每年的税赋了。

百姓们交的那些税赋到了各地方,再由各地方汇总上缴国库,这套政策当然是很成熟的。

但地方到户部……这一级一级的官吏中,贪污受贿的硕鼠太多太多了。

贪腐触目惊心的朝代不在少数。

大应朝之前就有朝代帝皇年幼时,贪腐成风,税赋被贪腐了大半,上缴到国库只有不到原本的十之二三。

好在那时还没有大的战事,否则大应朝如今还存不存在还两说呢。

秦如茵之前虽没来得及和姜九霄说这样的事,但以姜九霄的脑子,略一思考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心中又骄傲又欢喜。

不由得暗赞他家小娘子想的这个法子实在是太好了!

难怪圣上这般迫不及待。

只因这等好主意,一旦朝廷办的好,完全就可以拥有朝廷自己的产业。

既是朝廷自己的产业,那账目上自然不会有大的纰漏。

如此,税赋就是实打实的上缴……

以他家小娘子的那个吃食作坊为榜样,朝廷只要照猫画虎,一点都不难的。

难的是人的私心罢了。

这做的好,无疑能在青史上留一笔,户部那帮人怕是斗心眼子要斗疯了。

只是这个好主意是他家小娘子想出来的,他家小娘子却又将这天大的功劳安在他头上……

他其实更想让属于她的功劳都安在她自己头上!

女子,更需要这样的功劳,才能给天下其他的女子做好的榜样……

只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的确难。

等他大捷回京后,他就能彻底护得住他家小娘子,再不会让她经历“怀璧其罪”的苦恼了。

待姜九霄仔细和圣上解释了这个作坊如何办,如何经营……不单单是税赋好掌控,更能为京都百姓们谋一份稳定的工做。

如今大应朝京都人口连连上升,那些无业的游民也就越来越多了。

许多年轻力壮的无业游民养不好自己,便是一股很大的不安定力量。

朝廷要维稳,百姓们想要安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无业游民有工可做,有饭可吃,有衣可穿,能养活自己和他们的家人。

其次,才是战争。

有战争,朝廷就会大范围征兵。

但,这有违天道,这些无业游民被征兵了后,大部分去前线战场是活不下来的。

残酷点的说,那便是消耗多余的,不安定的底层人口。

……

而秦如茵能想到这样的办法,便是因为她前世的经历。

她想让大应朝拥有自己的“国企”。

她家美夫君将来辅佐太子殿下登基后,也好帮着太子殿下好生治理大应朝……

这样的话,今后应对外族入侵会更有底气和力量。

至于大应朝若是到了王朝的末期,统治阶层不当人,那百姓自是会让那些烂透了的阶级做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圣上听了姜九霄的话后,高兴的仰天大笑。

那开怀的模样,就是姜九霄也是第一次见。

“九霄啊!你们夫妻真是上天赐给我大应的啊!”

姜九霄立即弓腰低头道:“回圣上,很多好主意其实是臣的夫人提起的,她自小素喜看杂书……有时候得了杂书上的提点,就能想到天马行空的好点子。”

这点,圣上是相信的。

在他看来,没有哪个男子会将功劳推给女人。

哪怕那个女人是他的挚爱。

而姜九霄是个最公正,又不屑虚名的男人,这样顶天立地的男人,不屑顶替妻子的功劳。

再者说,他其实让锦衣卫暗中去查过他那小娇妻。

的确是个少小就爱看杂书的小姑娘。

她看的多了,能想出个奇妙的好法子那是自然的。

要不古人就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而有机会读书的男子大部分都被家族赋予厚望,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有不少读书读傻了的呆子。

怎能指望那些书呆子想到那么多对朝廷有功又好实施的好法子?

大应朝的民间自来也不缺人才,可惜很多人才读书上却并不十分擅长。

搞不好就有些人才留下了一些杂书,那里面留存的是他们一生的智慧和思考……

姜九霄担心圣上拿他家小娘子当妖孽看,却不知圣上自己一早就将自己说服了。

连连安慰他,“九霄安心!朕不是那等糊涂虫,大应朝能出一个九霄已是万幸!

如今又出了一个秦如茵,朕只当是老天爷恩赐给我大应的!”

“自不会因你家夫人年纪小,却多智近妖而真将她当妖孽看待!不但不会如此,朕还认为,你家夫人就是大应朝的祥瑞呢……”

姜九霄忙要跪地道谢,却被圣上一把托住。

“好了好了!咱们君臣不必如此,你再来和朕说说,办朝廷作坊这样的大事要交给户部哪位大人合适?”

姜九霄自是不会给名单,只和圣上说要选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又两袖清风的。

圣上闻言后无奈摇头,“九霄,你说的简单……你说说这样的人,满朝堂能找出几个?”

“就两袖清风……就你姜九霄也挨不着啊。”圣上后又笑着打趣。

姜九霄明白圣上这是在点他和徐继知合伙做海上生意的事。

徐继知便是皇商徐家的大公子。

不过姜九霄并不担心。

他不光自己和徐继知合伙做海上贸易挣银子,也一早就将刘大伴介绍给徐继知了。

刘大伴这些年挣的盆满钵满,可比他还要多的多。

而刘大伴是圣上最信任的人之一。

刘大伴挣的那些银子,绝大部分都进了圣上的私库。

否则以刘大伴的身家,也决计拿不出几十万两的银子入股的。

而海上贸易,只要稳定安全,投的越多,挣的越多。

想当初他只有一万八千多的银两入股的。

只不过圣上的私库虽丰厚,也只能偷偷补贴国库,若是一次拿出来太多,那些御史又要搞事了。

还有就是,圣上年纪越大,也越抠搜了……这也没办法,是人都有弱点。

“圣上,臣之前和其他尚书大人说的是捐五万两银子……那些只是掩人耳目的,后面臣会再捐二十万两银子,只是这些只能以臣的夫人做肉脯干生意之后捐出。”

“好!”圣上双眼发亮,重重拍了拍姜九霄的肩膀。

无奈道:“朕明白!你若一次性捐的太多,那些御史台的老骨头们是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就这样办吧,就是朕都不敢惹那帮老骨头,做好事也得偷偷摸摸的……”

君臣两人相视一笑。

福泰殿。

太后娘娘留了秦如茵用午膳,秦如茵听了太后娘娘身边大姑姑的暗示,很有眼色的留了几个做小凉菜的菜式方子。

喜的太后殿中的人对秦如茵更是恭敬喜欢。

连连在太后娘娘面前夸姜尚书夫人。

太后娘娘也听出了自己人的暗示,见秦如茵半点不吝啬的就给了几个做小凉菜的菜式方子,她作为一国太后,自是不会亏了臣子的夫人。

待秦如茵离开福泰殿时,太后娘娘赏了她六十匹今年刚进宫的御贡绫罗绸缎。

金银元宝各六百两。

各色今年御造的头面首饰二十套。

这边圣上听到宫人来禀报太后娘娘厚赏了秦如茵,他便笑呵呵的对姜九霄说:“九霄,太后都厚赏了你家夫人,朕也不能拖后腿呀。”

“猜猜,朕要赏你家夫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