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震惊石总,弥补历史遗憾,打造国产计算机!
海量关于晶体管计算机制造的知识,如同泄洪般涌入他的脑海。_x¢i\a·o_s/h_u/o?g*u.a′i`.!n~e`t\
从最基础的半导体物理理论,到单晶硅的拉制与切片技术。
从如何设计p型和n型晶体管,到复杂逻辑门电路的集成。
从光刻掩膜版的设计与制造,再到完整的集成电路蚀刻、封装测试流程……
其中既包含了设计制造8位、16位微处理器的完整流程,也涵盖了适配微、小型计算机的构建方法。
完全就是将一台七十年代末期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机研发生产线,原封不动复制到了他脑海中。
消化完这些信息的瞬间,余宏眼睛大亮,心中一片火热。
这个时代,和许多后世人的刻板印象不同。
在70年代,兔子的半导体技术,和国外的差距,其实是整个国家发展史上的最小值。
就拿芯片制造核心的光刻机来说。
鹰酱在那一年能造出投影式光刻机,实现亚微米级别的线宽精度。
而国内呢?
1977年,国产gk-3型接触式光刻机就已研制成功,虽然精度还停留在几微米级别,但在那个年代,双方也只不过是一两代的差距!
这和后世那种望尘莫及,动辄差了数个世代的技术鸿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这意味着,只要抓住这最后的时间窗口,倾注足够的资源。
在国内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完全是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在某些应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
只可惜……
余宏忍不住心中一叹。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短视思潮,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摧残何其深重?
砸钱多,见效慢,但却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脊梁骨的核心科技,例如大飞机,例如光刻机,都因此被搁置下马。
最终,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被人家卡住脖子,受制于人,连呼吸都艰难。
现在,既然自己来了,那就绝不能让这种历史悲剧再度重演!
而且,更让余宏激动的是。
他脑子里这些由武器大师系统提供的【初级晶体管计算机技术】。
如果真的能制造出来,其意义之巨大,将远不止是改变武器研发方式那么简单。
这个时代的兔子,虽然也搞出了银河系列那种早期超大型计算机,但也数量极其有限。
维护保养更是麻烦。
结果就是,真正能用上超算的单位寥寥无几。
大量科研院所、高校工厂,数据计算工作居然还在普遍依靠算盘和手摇计算机。¢0·0*小+说\网` ¢更¨新?最+全+
要是能让个人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的研究所、工厂车间,甚至推广到政府部门……
那对国内各行各业的科研速度和工业效率,都将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必须要搞!马上搞!”
余宏眼神坚毅,立刻行动起来。
他抄起办公桌上那部军用保密电话,直接拨通了演习总指挥部内石总长的号码。
“石总长!您好,我是351厂,小余……”
“小余啊!”
电话那头石总长带着笑意:
“奖励都收到了吧?感觉怎么样啊?那一万块奖金你别舍不得花,该买什么就买什么,组织上就是要让你吃好穿好,没有后顾之忧!”
石总长显然心情不错,语气和蔼可亲。
“收到了!非常感谢组织和首长的关怀!”余宏连忙表态感谢,随后话锋一转。
“不过石总,我这儿遇到点新问题,还需要您老人家再大力支持一下!”
“哈哈!你小子,这么快又有新想法了?”电话那头传来石总长爽朗笑声和毫不掩饰的期许。
“说吧,是不是107改和70改还有什么好东西要升级?”
余宏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无比郑重:
“石总,这两样东西后续肯定要改进。”
“但现在,我需要您给我特批一些更基础,也更关键的设备。”
“哦?基础的?说来听听,只要我老头子这里有的,你说啥都行!”石总长来了兴趣。
“高精度光刻机,掩膜对准设备,离子注入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余宏语速飞快,报出了一长串专业到石总长听着都有些发懵的名词。
“这…这些都是干啥用的玩意儿?
”石总长本能觉得,这些东西的名字,透出一股浓浓的烧钱味儿。
余宏沉声道:“石总,我要造我们兔子自己的……计算机!”
电话那头,石总长的笑声戛然而止。
足足沉默了好几秒,才传来他难以置信的声音:
“你说啥?计算机?你是说那种跟房子一样大,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电线管子,金贵得不得了,维护比伺候祖宗还难的那种大家伙?”
兔子的确也有少量仿制的电子计算机,主要部署在几个核心国防科研单位。
但那玩意儿,别说普通人,就连石总长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没怎么接触过,只知道那东西运算能力惊人,但造价也惊人,故障率更是高得离谱。-咸\鱼_看·书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不全是。”
余宏耐心解释道:“我们要造的,是更小型化,更稳定,成本也更低廉,能够普及到更多科研院所、工厂甚至未来可能装备到部队基层的计算机!”
石总长听得半懂不懂,但他还是听出了余宏话语中的决心。
说实话,他对余宏要搞计算机这个项目,从技术层面来讲,是一百个不看好。
这玩意儿比给单兵导弹装上红外制导,那难度可不是高了一星半点啊!
光是听听余宏刚才报出来的那一串设备名,石总长都觉得头皮发麻。
但……他又想起了演习中,余宏搞出来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东西。
还有他对中枢那沉甸甸的保证,对余宏同志的要求,我们不遗余力支持!
“行!”
石总长一咬牙,也不问技术细节了,大手一挥:
“你小子要什么设备,列个单子给我!老子就算从其他院所硬抢,也给你弄来!”
“除了设备,我还需要人!”余宏紧接着说道。
他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两个名字。
“我首先点名要一个人,现在应该还在中科大上学,名叫李杰。”
这个名字,在70年代末的当下,还籍籍无名,默默无闻。
但余宏很清楚,就是这个如今还是青涩大学生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兔子计算机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当选工程院院士,为兔子的超级计算机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这样的人才,必须趁早挖过来!
“中科大的一个学生娃?”石总长有些意外,但还是没多问,直接应承下来。
“另外!”
余宏话锋一转:“我还需要791所,把他们的那位天才工程师,林向东,正式调到我们351厂来!”
“现在我手头的研发项目越来越多,无论是计算机的研制,还是后续107改的制导升级,以及70改的破甲能力强化,都需要更多能独当一面的核心骨干。”
“林向东的技术水平毋庸置疑,而且他对我的思路也最了解,他过来,能替我分担很多具体工作。”
石总长闻言哈哈大笑:“行!老李那边我去说,人,肯定给你调过去!”
……
京城,791重工研究所,所长办公室。
李尚明看着军委总参直接下发,措辞强硬不容置疑的调令,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胸口更是憋闷得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当初余宏从791所下放到351厂,李尚明还颇有几分甩掉包袱的轻松。
可这才过了多久?
余宏在351厂那边搞出来的动静,啪啪打脸!
他好不容易稳住心神,结果自己苦心培养的天才工程师林向东,死活闹着要转去鸟不拉屎的351厂。
其他几个骨干也蠢蠢欲动,只是行动力没林向东那么决绝。
现在倒好!
人家351厂根本就不用再眼巴巴盼着他们的人过去。
军委一道命令下来,林向东就成了人家351厂的正式员工!
而且听说还是余宏亲自向石总长点的名!
这他妈的…倒反天罡啊!
当初是他李尚明放话,只要余宏在那破厂子里能搞出点名堂,就让他风风光光回791所!
现在倒好,反倒是成了他们791所的人,只要在351厂那边跟着余宏干出成绩,前途就一片光明!
李尚明越想越气,越想越憋屈。
……
李杰是全校公认的计算机天才。
然而,就在他还躺着和室友畅想着未来,突然听到有人闯进来,叫他的名字说
收到上级通知他得即刻参加工作。
那封红头文件的措辞之严厉,不容置疑。
甚至都没有留给这位大学风云人物拒绝的余地!
只留下满屋室友傻傻看着,那个进来送批文的上级领导转身而去。
在室友的帮助下收拾打包完了的行李,被粗暴扔上了一辆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军绿色吉普车,他就这么不明不白告别熟悉的校园。
经过了近乎一周昏天黑地的颠簸,最终来到了这荒山僻壤之中的351厂时。
而此刻的他,心中早已怨气冲天。
……
几天后,351厂,余宏的办公室。
一个看起来还有些稚气未脱的年轻人,不悦的推开门:
“报告,李杰前来报到。”
“欢迎!”余宏起身,热情伸出手。
紧随李杰之后,一个熟悉的身影也走了进来,正是林向东。
他看到余宏,眼圈居然微微有些发红。
“余副厂长…我,林向东,正式向您报到!”
等安排两人落座,泡上茶水后。
余宏开门见山:“叫你们两位过来,是因为我目前手头有一个全新的,也是至关重要的项目。”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
“我要带领351厂,研制我们兔子自己的,新一代晶体管计算机和集成电路芯片!”
林向东刚喝到嘴里的一口茶水都差点喷出来。
副…副厂长从捣鼓107毫米火箭弹到62毫米单兵导弹还不够,这才消停几天,怎么直接就跳到计算机芯片上去了?
这跨度是不是也太大了点?
旁边的李杰,反应虽然没有林向东那么夸张,但瞳孔也是骤然一缩。
作为专攻计算机科学的天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搞出一套真正能用的计算机系统,乃至核心的芯片,其难度不亚于登天!
光是设计那些密密麻麻的电路逻辑,就需要海量的计算和无数次的试错。
国内虽然也有几台大型机,但数量稀少,使用限制极多。
至于小型化,低成本,能普及推广的计算机?
目前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余宏看到两人的表情,只是微微一笑,从身后的保险柜里,取出一大摞厚厚的图纸。
图纸在他们面前摊开。
上面是用极细碳素笔,手绘的密密麻麻,却又清晰无比的电路图。
有逻辑门的设计,有时序电路的规划,有Cpu微指令集的设计草案,甚至还有几张关键芯片的光刻掩膜版图样稿!
“这……”
李杰只是看了一眼,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他猛地扑到桌前,双手轻微颤抖,小心翼翼翻看着那些图纸。
他的眼神,从最初的惊愕,逐渐变为震撼,再到最后,彻底变成了狂热的崇拜!
那点怨气瞬间消散无形!
林向东虽然没有李杰那么懂行,但也看得出来,这些图纸绝非信手涂鸦。
每一个符号,每一条线路,都透着一种严谨到极致的逻辑美感!
“我的天!”李杰猛地抬起头,看向余宏,声音都在颤抖:
“余…余副厂长!这些图纸简直是神来之笔!”
“尤其是这个Cpu微架构的设计思路…还有这个存储器寻址方式…太精妙了!太巧妙了!”
这图纸上的设计理念,比他接触过的任何国外资料都更加先进,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有了这些图纸,计算机的研制难度,将直线下降!
林向东也被李杰的激动情绪所感染,有了计算机,意味着什么,他很明白。
这意味着将来研发设计107改进型、70改进型,乃至更先进的导弹、坦克、飞机,都会有如神助,一日千里。
他们甚至都还未往深处联想。
有了自己的计算机,不仅仅武器研发将突破所有瓶颈。
工业制造、能源勘探、气象预测,乃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将因此而提速!
这小小的351厂,在余宏的带领下,正在干一件足以改变国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