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这不是打下手,是给子弟兵打上救命甲!
B军区指挥部内,气氛紧绷。~微*趣`小·说· ¢更!新·最*全_
司令员张承功紧攥红色听筒,手背青筋突突直跳。
电话的另一头,是他亲自派遣去现场监督测试的参谋,声音都激动得变调了,一字一句在张承功的耳边炸响。
“顶住了!司令!真的顶住了!”
“t-72的穿甲弹,正面硬抗!那辆59式就是外挂的装甲碎了一块,啥事没有!”
“猴子那边的阵地,我看的一个个全傻眼了!”
“我手下那帮小子们全疯了!全都在喊351厂!喊余副厂长的名字!这士气太汹涌了!”
张承功心脏猛猛跳动,心中狂喜喷薄而出,几乎有点眩晕!
身为B军区的最高指挥官,他的压力大到什么程度?
大到夜里睡觉说的梦话,都是作战地图上的坐标点!
他要直面的,是猴子靠着毛熊不计代价输血,组建起来庞大的钢铁洪流!
他能感受到那些坦克兵们躲在薄皮铁棺材里,面对t-72时那种义无反顾的绝望。
也能想到自己签署那些注定伤亡惨重的作战计划时,那种刀绞般的痛苦。
南疆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就压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
打不好,他就是国家的罪人,更是无数军属家庭的罪人!
现在,一缕刺破黑暗的曙光,就这么硬生生闯了进来!
张承功啪的挂断电话,没有片刻迟疑,手指颤抖拨通了那个他已经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石总长吗?我是张承功!351厂的复合装甲,成了!”
“我的兵亲眼看到的,t-72打不穿它!这东西能救咱们多少兵的命啊!总长!”
石总长沉稳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承功同志,你的激动我完全理解,具体情况怎么样?”
“情况就是我们的老59有了硬撼t-72的本钱!”
张承功语速极快,生怕浪费一分一秒:
“我有一个万分紧急的请求!请中枢立刻下令,让全国所有能生产装甲、能生产陶瓷、能生产特种橡胶的兵工厂,立刻停下手里所有其他的项目!”
“让他们全力生产351厂这种fy-1型模块化复合装甲!我不管什么所,什么厂,他们研究的再先进,有咱们前线士兵的命重要吗?”
“有多少,送多少来前线!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k-a·n¢s`h¨u`l¢a!o\.*c¨o\m~
让全国相关兵工厂与研究所的重点项目,为前线一个单一配件的生产而暂停,这牵扯到的资源调配和后续影响,不可估量。
然而,石总长在沉默了足足十几秒后,一字一顿说道:
“你的请求,我收到了。”
“承功同志,准备接收装备,守好国门!剩下的交给我们!”
这不仅仅是审批,更是承诺。
石总长和中枢的巨头们看得很清楚,这一仗若是能打出五十年代那场立国之战的风采,其战略意义,将远超几项武器研究项目的得失!
……
两天后。
一道盖着红色特急印章的命令,席卷了国内几乎所有和坦克装甲相关的重点单位。
201所。
郑所长注视桌上那份措辞严厉的文件,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的办公桌上还铺着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用红蓝铅笔密密麻麻标注着对t-72炮塔装甲结构的研究心得。
经过夜以继日的攻关,他和他的团队,终于在余宏给出的那份图纸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他们自认为能够媲美原版防御力的国产化装甲方案!
成果就在眼前,正等着投入试验生产,这道命令却如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一位戴黑框眼镜的老研究员气冲冲推门进来,手里捏着同样的文件:
“老郑,这什么意思?让我们去生产别的厂子的东西?我们的项目,不是刚上报了重大进展吗?”
办公室里立刻挤满了面带怨气的技术骨干们。!k\u?a`i+d+u·x?s?./n·e′t~
“是啊所长,我们理解前线急,但没道理让我们停下来,去给别人打下手吧?”
“351厂……余副厂长是厉害,可我们201所上下几百个专家,难道还比不上他一个人吗?正所谓三个臭皮
匠,顶个诸葛亮嘛!”
“791所那边更惨,他们的李尚明所长,正带着人研究坦克车体的新型焊接工艺呢,据说也接到了一样的命令。”
怨气迅速弥漫。
他们并非嫉妒,他们不否认余宏绘制t-72图纸的功绩,那如同天神下凡。
但涉及装甲领域,他们自问也有深厚的积累和骄傲。
他们也想强军报国,眼看着自己手中的成果即将瓜熟蒂落,却被一纸命令硬生生掐断,这种失落感实在难以言喻。
郑所长抬手,往下压了压。
他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但他很清楚这份命令的分量。
他沉声道:
“命令就是命令,必须执行!我们质疑不了余副厂长,更质疑不了中枢的决定。”
“都别说了,等着吧,图纸和实物很快就会送到。”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一辆挂着军牌的吉普车在数名荷枪实弹的战士护送下,开进了201所。
一个密封的金属箱,被小心翼翼抬进了最高保密等级的绘图室。
当郑所长以及十几位核心技术专家围在绘图桌前,亲手打开了那份fy-1模块化复合装甲的生产图纸,以及具体实物时,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凝固了。
“这……这是……”
所有人的目光,死死钉在图纸的设计方案上。
201所最擅长材料分析的副总工,手指颤抖指着结构图:
“钢壳……100毫米厚度的特种陶瓷……然后是橡胶衬垫?”
这个结构,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t-72用的是什么?
其核心是在两层钢板之间,夹了一层由石英和树脂在高压下制成的特种材料。
那种材料强度极高,工艺复杂,更是毛熊严防死守的机密!
他们这几个月耗费了无数心血,也只是堪堪摸索到一点门道。
可眼前这个设计呢?
由钢壳约束,利用高硬度陶瓷来硬顶并破碎来袭的穿甲弹弹芯,再用柔性的橡胶衬垫吸收残余的动能。
郑所长双眼放光,喃喃自语:“天才……简直是天才的设计!”
“你看,t-72的装甲是一整块焊死的,重,生产周期长,一旦受损就是结构性损伤。”
“而这个fy-1,它…它是模块化的!它把防御单元分割成了一块块独立的方砖!”
紧接着,郑所长一把夺过身旁的技术员手里的计算器,飞快按着:
“他用的是氧化铝陶瓷!我们国家在特种陶瓷领域的研发是世界领先的,原料非常便宜,生产工艺成熟,成本可以压到最低!”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懂了!
他们这群人,思路全都陷在如何去仿制t-72上了,满脑子都是怎么搞定那个石英夹层。
而余宏呢?
他根本就没走模仿的老路!
他直接利用了兔子国内相对领先,成本最低的材料技术陶瓷,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属于兔子自己的路!
既巧妙地发挥了我方的技术长板,又避开了我们基础工业薄弱的短板,还将性能做到了t-72之上,成本却可能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
这个设计思路……在战略层面上就领先了他们不止一个身位!
最关键是,每一个模块生产出来,只要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坦克外壳上就行!
前线换装维护,只需要一个扳手和两个士兵!
跟这个设计一比,他们之前费尽心机想仿制的t-72装甲,瞬间就显得笨重且昂贵,落后了一个时代!
之前的怨气、不服、憋屈,在看懂这份图纸的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如今只有震撼、敬畏、敬佩了。
咕咚。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紧张咽了口唾沫,小声问了一句。
“所长……这么精妙绝伦的设计,那位余副厂长……他…他用了多久才搞出来的?”
郑所长缓缓地翻到技术说明文件的最后一页。
那下面有一行小字,是用钢笔清晰标注的备忘记录。
【fy-1复合装甲项目,于12日立项,18日完成全套设计、材料选定及首批模块验证性生产……】
绘图室里,只能听到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六天!
他们在研究人家绘制好的图纸,这才刚刚有点头绪。
而余宏,从零开始,考虑成本,考虑国情,考虑生
产难度,考虑实战维护,设计出一种性能理念全面超越t-72的装甲……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
这是鸿沟!
他们这群人,还想着什么三个臭皮匠?还存着什么我们也行的傲气?
郑所长猛地一掌拍在绘图桌上,震得图纸哗哗作响!
“都还愣着干什么?!”
他瞪圆了双眼,环视着自己这群已经被彻底击垮了傲气的手下。
“技术方案比我们强!制造成本比我们低!研发速度,更是神仙下凡!这他妈还怎么比?”
“但是!我们能生产!”
郑所长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前所未有的干劲!
“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到前线战士的生命!所有怨气,所有牢骚,都给我吞回肚子里去!”
“通知所有车间!清空生产线!按照这份图纸,给我不计代价,全力生产!”
“这不是给351厂打下手!”
“这是给我们自己边境线上的子弟兵,打上一层救命的铁甲!”
一瞬间,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
那被打灭的傲气,被更炽热更纯粹的情感重新点燃了。
那是身为军工人的责任与荣誉!
整个201所、791所,乃至全国大大小小的相关单位,在这一天,都为了同一个目标,疯狂运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