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练武奇才

阎富贵就是这样的人,如果真的听他的话把饭盒放下,怕是会心疼得滴血。/x~t,i¨a~n\l*a`i/.`c/o,m·

再说,有三大爷一家人住在四合院,偶尔还能帮忙照看小雨水,比起这点小恩小惠,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于是,何裕柱干脆地将一个饭盒塞到阎富贵手里:“三大爷,您就收下吧,不然以后再麻烦您家,我可真过意不去了。”

手里提着何裕柱递来的饭盒,阎富贵笑得合不拢嘴。

毕竟,他这敏锐的鼻子闻得出,这饭盒里可是有荤菜!而他刚才吃的不过是些玉米棒子,这顿饭算是赚到了!

“你瞧瞧,柱子,这么客气干嘛,那……三大爷就收下了?”

何裕柱笑了笑说:“您收好东西,我就带雨水回去啦。”

“行啊。”

第二天清晨。

何裕柱练完桩功,心中一动。

【姓名:何裕柱】

技能:厨艺4级12168/50000),钓鱼2级3413/5000),桩功3级413/5000)

【空间大小:9立方米】

照这个速度,再过十天就能把桩功升到4级了。

虽然桩功只是基础,但何裕柱每天都坚持练习四个小时。

在他没有其他能力之前,这是他的唯一依靠。

深吸一口气,他抬头看看天色,打算回屋热菜,叫雨水起来吃早饭。

这时,易忠嗨也从屋里走出来。

看到准备回屋的何裕柱,他目光微微一愣。"柱子,这么早就起来了?还在练那什么功夫吗?”

最近几天,大伙都看到何裕柱在院子里练桩功,但也没多想,以为只是个孩子增强体质。"是的大爷,您今天起得也不晚。”

何裕柱点点头。

易忠嗨叹了口气说:“还不是因为东旭上次落水生病了,现在身体还没恢复,我要是不赶紧教他,恐怕会影响转正考核。”

提到这件事,易忠嗨就犯愁。

原本以为贾东旭休息几天就好,结果昨晚去看时,发现徒弟的身体还是很虚弱,连手都在发抖,这样去考试确实不太保险。

何裕柱听完心里一动。

自从易忠嗨收了贾东旭做徒弟,他就知道对方的计划开始了。

如今看到贾东旭的情况,易忠嗨比贾张氏还要着急。

但他没表现出来,只是说道:“那大爷您忙吧,我待会儿还要上班。”

说罢,何裕柱便走进屋里。

易忠嗨见状点点头,没有多言,直接朝贾家走去。′r`a?x~s_w_.¢c!o-m,

……

上午八点,鸿宾楼。

何裕柱来到后院,直接找到了李保国。"师傅,我有一件事想向您请教。”

李保国闻言看了他一眼,点点头,随即带着何裕柱来到后院的一间隔间。"柱子,有什么事直说。”

“是这样的……”

何裕柱接着就把昨晚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李保国。

听完后,李保国的眼神微微闪烁。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仅凭何裕柱的描述,他就感受到了当时的惊险。"柱子,你有没有受伤?”

遇到那种训练有素的对手,李保国首先关心的是何裕柱的身体状况。

听闻此话,何裕柱心中一阵温暖,“我没事,当时杨馆主先行动手,后来我也算运气不错。”

李保国听后松了一口气。"师傅,这件事我想听听您的看法。”

何裕柱所说自然是在拜杨佩元为师之事上寻求建议。

李保国听后心中稍安。

杨佩元的大名他自然有所耳闻。

作为国术宗师,其一生行事正气凛然,令人敬重。

柱子在这种情况下回来征求意见,显然对李保国这位师父十分看重。"柱子,杨前辈收你为徒是好事,我没什么异议。

不过,练武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厨艺呢?”

这正是李保国唯一的顾虑。

以柱子目前展现的天赋,李保国已对他抱有参加国宴的期望。

练武与烹饪毕竟属于不同的领域。

……

……

何裕柱听后松了口气。"师傅,您放心,我不会荒废厨艺的。”

普通人即便天赋再高,同时涉足两个行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但何裕柱是个例外。

李保国听

后点头表示认可。

柱子对习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也意识到当前社会有些动荡。

昨晚发生的事情让李保国提高了警觉。

习武是一件好事,柱子的性格他也了解,是个稳重的人。

即便习武可能会影响厨艺,到时候自己再劝说调整也无妨。"好,你下班后就去拜访杨先生吧。

虽是他收你为第二位徒弟,但师如父,不可怠慢。”

李保国待何裕柱如同己出,因此在这方面尽心指导。

……

当天晚上,何裕柱下班后按字条上的地址走去。

在一条胡同前,他停下脚步,看似漫不经心地四处看看,实则是在留意周围是否有人跟踪。!幻,想!姬· ¢最*新`章?节*更~新¨快·

昨日的经历给他敲响了警钟。

如今的社会不太平,尤其是在城内敌特活动频繁,他不得不多加小心。

确认无人跟踪后,他来到杨馆主提供的四合院门前。

站在门口,何裕柱目光微动。

这四合院外表看起来有些破旧,不明真相的人可能会以为这里许久没人居住。

就在他准备敲门时,两扇木门竟自行开启。"进来吧。”

杨佩元的声音从里头传来。

听到这句话,何裕柱心中一颤。

自己还没敲门,他就知道我要来?不过想到杨馆主是国术高手,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何裕柱走进去,刚入门便看见杨馆主正坐在院子里。

旁边有一张褐色长桌,桌上放着两个茶杯。

此时,杨馆主正端起一杯茶饮了一口。

尽管何裕柱不认识这些家具,但从其雕刻的花纹和图案就能感受到它们的不同寻常。"杨馆主……”

何裕柱向杨佩元礼貌问候。"嗯,这是打招呼了吗?”

杨佩元瞥了眼何裕柱。

达到他这般境界的国术大师,感知气息的能力自然很强。

何裕柱在院子外的谨慎表现让杨佩元十分满意,认为他年纪虽小却很沉稳。

杨佩元随后郑重地询问何裕柱是否愿意拜他为师学习太元功。

国术传承通常遵循口传身教的方式,尤其严格。

何裕柱闻言立刻恭敬行礼,表示愿意拜师。

杨佩元介绍道,太元功源自太极,融合多种拳法,强调内外兼修。

他们这一脉原本有三位传人,但如今的情况不便多说。

作为武者应以造福百姓为己任,不可作恶。

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杨佩元决定提前传授何裕柱太极元功拳,尽管他错过了最佳练武时机,但能入门说明悟性不错。

何裕柱再次行礼感谢。

杨佩元递给何裕柱一本古籍,并演示了一套入门拳法。

他虽腹部有伤,但此刻散发出强大的气场。

何裕柱接过书卷,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杨佩元的动作,丝毫不敢懈怠。"太极元功拳共有百零八式,每式皆为**桩法,又称十二形桩法。"

"接下来我将演示的是龙形桩。"

话音刚落,杨佩元周身气息勃发。

随即,他腾空翻跃,宛如游龙出洞,空中传来一声爆响。

站在一旁的何裕柱被这股气势震得倒退数步,虽未直接受到冲击,却已感压力巨大。"龙形状重在疏通经络,由八势组成,包括懒龙翻身、乌龙出洞、乌龙戏珠、乌龙摆尾等..."

杨佩元边说边演示动作。

何裕柱聚精会神地聆听,脑海中牢记他说的关键点。

就在此时。

【太极元功拳熟练度+1】

【太极元功拳熟练度+1】

【太极元功拳熟练度+1】

...

脑海中的系统提示让何裕柱精神一振。

仅仅观看便获得如此进展?

若是一直这样学习,岂不是...

但这念头一闪而过。

国术宗师怎可能长期担任陪练?

不过,看到技能条的增长,何裕柱很快平静下来。

付出必有回报。

一边聆听杨佩元的讲解,他的熟练度也在稳步提升。"若能掌握这八势,你就算入门了。"

"今日先教你这些,通常需苦练三月方能入门,天资聪慧者两月即可。

若有不懂之处,随时来找我。"

杨佩元收势停歇,微微气喘。

然而下一瞬,他目光骤然凝滞。

...

...

何裕柱专注地听着杨佩元的解说和演示,渐渐进入一种奇妙境界。

后来,他不由自主地也开始练习这套龙形桩。

起初,何裕柱的动作生疏至极,但在杨佩元演示后,他依葫芦画瓢地勉强完成了整套龙形桩。

就在那时,何裕柱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

【完成一套龙形桩,熟练度+10】

【熟练度已达上限,升级为1级0/500)】

何裕柱刚结束这套动作,熟练度便助他从零开始掌握龙形桩。

脑海中突然涌入大量信息,对八势的要领了然于胸,如同练习过无数次般深刻。

他感到全身舒畅,似多年淤堵的经络被疏通。

这种变化令他惊喜,难怪师父说龙形桩重在通经络,初学便如此显著。

尽管身体素质本已达国家运动员级别,但此刻何裕柱感觉更加轻松灵活,动作更自如。

虽然提升不如从前明显,但他自信面对过去的自己时,已能轻松应对。

国术果然非凡!

感叹间,何裕柱气血涌动,不由自主地再次打出一套龙形桩。

熟练度+2

【熟练度+2

【熟练度+2

沉浸在练习中,他没察觉一旁的杨佩元已停止动作,惊愕地看着他。

怎么可能?我刚说过入门至少需两到三个月,即便天资聪慧也得这么久,眼前这又是怎么回事?

结果柱子竟然完整地打出了一整套龙形桩?

凭他的眼力,怎会看不出柱子这套龙形桩已达到入门水准?

而且,柱子的动作熟练度,甚至超过了那些经常练习武道的人!

若非亲眼见到何裕柱刚开始时笨拙的模样,杨培源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他第一次练习龙形桩。"难道柱子真是个练武天才?”

想到这一点,杨培元眼中光芒闪烁。

若是如此,太元一脉不仅不会断绝传承,发扬光大也完全有可能!

想到这里,杨培元立刻开口问道:

“柱子,你确定这是你第一次练这个?”

尽管心里已有了答案,但他仍想从柱子口中得到确认。"师傅,我刚才打的是不是有问题?您能指点一下吗?”

听闻师傅询问,何裕柱以为自己的动作哪里出了错,便虚心求教。

毕竟,杨培元刚提到两个月入门时,他正全神贯注于龙形桩,没留意到其他。

何裕柱说完,杨培元嘴角抽动了一下。

一天就入门了,还来问我有没有问题?

问题可不小啊!

谁家练武有这种怪胎?

但很快,杨培元又激动起来。"柱子,你知道吗?你是练武奇才!”

此刻,杨培元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何裕柱听后,略显惊讶。

嗯?

他之前从未接触过国术,或许只是比普通人学得快些罢了。

这时,杨培元走到何裕柱身旁。"现在感觉如何?”

何裕柱思索片刻答道:“比之前更轻松,身体也更有力量感了。”

“那就没错了!”

杨培元点头。

龙形桩入门后,经络的提升最为显著。

唯有强大的经络,才能在后续修炼劲气时不伤及身体。

此刻,杨培元已确信无疑。

自己临终前,竟收到一个练武奇才!

杨佩元眼神忽然变得复杂,心中满是惋惜。

若是早些遇见何裕柱,太元一脉或许就能重振辉煌。

如今他时日无多,能传授的知识有限。

起初,杨佩元仅将何裕柱视为一个悟性不错的年轻人,因感激救命之恩及避免传承断绝,才收其为徒,从未奢望他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只要保留太元一脉的传承即可。

然而,何裕柱展现出的天赋令他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