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投资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未来的路注定不会有子嗣,却仍想以此来说服父亲。.k¨a*n′s~h¨u+q+u′n?.¢c,o?m/
听完这话,许伍德脸色微变,但心里稍有缓和。
在这个时代,传宗接代确实很重要。
这小子虽有些急切,但话本身没错。"这事不用你操心,好好读书才是正事。
送你去放映师傅家不是让你混日子的!”
许大茂听出了父亲语气的松动。
他厚着脸皮笑道:“爸,我会好好念书的,师傅也说我学得不错,不久就能独立工作。
到时候,老许家还能多一个放映人才呢。”
这话许大茂没撒谎,他确实有几分天赋。
不然,原剧情中日子也不会过得那么轻松。
只是这相亲机会不等人,听说贾东旭的女方没看上他,爸,咱们家条件可比贾家强多了吧?
许大茂开始暗示父亲。
许伍德一眼看穿了他的意图。
于是,他果断说道:
“你小子,就算去相亲也别打贾家那位姑娘的主意!”
这话让原本心存幻想的许大茂顿时变了脸色。"爸,这是怎么了?难道我们家还怕贾家来找麻烦吗?”
许大茂以为父亲担心的是贾张氏可能会生事。
这下可把他急坏了。
然而,许伍德却摇了摇头。
这孩子什么都不懂!那天媒人介绍的贾家姑娘,他虽然远远看了一眼,确实长得漂亮。
但不符合他为儿子挑选对象的标准。
这小子只看脸蛋,根本不明白娶妻要娶有背景的家庭。
贾家姑娘再好看又如何?
农村出身的家庭能有多少实力?
他一直想给儿子找个富家女。
老许的眼光真是长远,年轻人没经历过挫折,日后少走几十年弯路,岂不比被乡下女人拖累强得多?
不得不说,老许的想法确实很有道理。
原著中他也是按这个思路,把娄半城的女儿娶进了门。
只是许大茂此刻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
满脑子都是秦淮茹的模样,根本听不进父亲的话。
不过,这小子还算聪明,没当场顶撞父亲。
他知道父亲的脾气,可不想挨骂。
即便嘴上没说什么,但许伍德早已从他的眼神中看出端倪。
许伍德对此只是轻哼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目前还不知道能不能成,但这小子还在上初中,就算要谈婚论嫁也不是现在的事。
不过到时候许大茂娶妻,他肯定会妥善安排,不怕这小子不听。
……
中院的贾家。?k*s·y/x\s^w′.*c!o*m_
几个人被请进屋里,满心的不满还没处发泄。"东旭的师父,您来评评理,这事做得也太不地道了吧?"
进了屋,贾张氏拉着易忠嗨让他主持公道。
易忠嗨在交谈中逐渐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眉头也皱了起来。
本来他还以为贾张氏在胡闹,但看这情形,贾张氏发火也不是没有道理。
说好的媳妇儿,第二天就反悔了,这未免太过分。"你也真是的,介绍这种姑娘过来。"
易忠嗨开口说道。
媒人一听这话,立刻委屈起来。"易师父,您这话可冤枉我了。
我介绍时,可是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了,他们家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农村女孩,突然反悔怎么能赖到我头上?"
媒人当然不会背这个黑锅。
不管别的,要是真的背了,她这段时间从贾家占的小便宜都要全赔回去。
而且,看见张氏这暴脾气,自己说不定还得添钱。
她也是个精明的人,这笔账算得很清楚。
此时,有了易忠嗨从中调解,双方也没再一味争吵。
所有的话题最后都集中在秦淮茹身上。"靠天吃饭时,这姑娘答应得好好的,看她那样子也不像撒谎的人,怎么过了一晚就变了主意?"
贾张氏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现在的姑娘怎么这样?
易忠嗨在一旁听着,眼神闪烁。"会不会是这姑娘有什么不想说的难处?"
媒人开口说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听罢此言,贾张氏顿时面露愠色。"贾家嫂子,我可不是来拌嘴的。
既然我们是来解决问
题的,那就得实话实说。”
“当初你跟我提到的条件,现在看来差了不少。
听说你儿子贾东旭转正失败了?这样他就算不上正式工人,顶多是个学徒工。
而且你说过的缝纫机,我也一直没见到。”
媒人一边说着,一边环顾房间,显然未发现缝纫机的存在。"我和那位姑娘介绍时,特意强调了这些条件。
你这儿什么都没有,这不是在骗人吗?难怪人家不愿意。”
原本打算发火的贾张氏,听到媒人一连串的话后,气势也弱了几分。"学徒工怎么了?东旭的师父你也见过,那是钢铁厂的资深工人!有这样的师父,东旭将来成为工人还不是早晚的事吗!”
说到这里,易忠嗨轻轻咳嗽几声。
虽然他对这句话不太认同,但考虑到这是关于徒弟相亲的事,也就没再多说什么。"至于这缝纫机,还没嫁过来就买,是不是太早了?”
听到贾张氏的解释,媒人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w\a.n\o¨p+e~n¨.?c-o!m!"贾家嫂子,不得不说,你确实有一套。”
你这儿什么都没有,全是空头支票吧?
媒婆的话让贾张氏的脸色有些难看。
她自然明白媒人话里的意思。
这时,一直沉默的易忠嗨也清了清嗓子。"媒人,你的话也有道理。
我看这事多半是误会。
这样吧,过段时间再去秦家一趟,把情况跟人家姑娘说清楚。
我们是有诚意的,到时候再让两个年轻人见见面。”
易忠嗨很清楚贾张氏的性格。
你儿子没转正,家里又什么都没准备,难怪人家姑娘会临时变卦。
听了易忠嗨的话,媒人点点头表示同意。"是啊,这事不能急。
贾家嫂子,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再帮忙联系姑娘。
不过,你们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是要准备好,不然谁都不想嫁入一个差的家庭,对吧?”
媒人和易忠嗨这么说,贾张氏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下,她冷哼了一声,有些不情愿地说:“这媳妇儿还没进门,就在我们家摆出这样的架势,外人看来还以为她有多了不起呢!”
显然,秦淮茹的做法还是让贾张氏记恨着。
旁边的易忠嗨劝道:“这都是为了孩子,人家小秦同志确实不错。”
……
……
易忠嗨显然也看中了秦淮茹。
这姑娘从农村嫁到城里,没有那么多娘家的事要操心。
而且昨天聊过之后,易忠嗨很有信心能掌控这个姑娘。
这样的结婚对象很适合贾东旭,将来也不会影响他们夫妻的晚年生活。
所以,他很喜欢贾东旭娶这个媳妇儿。"对啊,贾家婶子,易师傅看得最清楚,这小秦同志条件挺好,模样您也见过,将来给老贾家生七八个健康的孩子,这点小摩擦算不了什么!”
媒人也在旁边附和。
贾张氏听后脸色才稍微缓和。
媒人的话没错,虽然他们是城里人,但条件在同类家庭里并不算好。
首先,贾东旭的父亲去世了,少了根顶梁柱,这是劣势。
再者,她自己没有正式工作,等于依赖儿子养活。
而贾东旭只是个学徒工,一家人的开销全靠这点工资,还能有什么好的条件?
普通城里的姑娘很少会看上他们家。
这也是为什么贾张氏愿意找一个农村姑娘的原因。
另外,秦淮茹确实长得好看,水灵灵的,说不定真能给老贾家多添几个孩子。
这才是贾张氏看重的。"那你得好好跟那个姑娘聊聊,我们家条件其实很不错!”
贾张氏叮嘱道。
贾张氏明显是在糊弄乡下来的姑娘,利用对方不了解行情的心理。
媒婆对此心知肚明,却并未揭穿,因为这事对她有利无弊。
媒婆走后,贾张氏叫贾东旭出来。
东旭脸色不太好,听母亲说已安排好下一步,他稍微安心了些。
但他仍忧心忡忡,不知对方为何拒绝,担心下次见面又生变故。
易忠嗨在一旁劝慰,认为可能是东旭工厂职位的问题,并承诺帮忙争取转正的机会。
听到这话,母子俩顿时充满希望,“谢谢师傅”
的话脱口而出。
自己落水生病时,是师傅前来照料;而相亲遇到问
题,也是师傅出手相助。
贾张氏内心对易忠嗨充满了由衷的感激。
不过,贾张氏的眼神略显闪烁。
易忠嗨若能助贾东旭转正,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但她并未完全将这份恩情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这或许是易忠嗨刻意为之,专等他们家出了状况才伸出援手,上次贾东旭考核未通过,贾张氏便对易忠嗨心生不满:你身为钢铁厂的高级工人,自己的徒弟转正都不愿搭把手?如今故意拖延至出事才帮忙,分明是之前有意推诿。
更气人的是,还让他们平白无故支出了首次相亲的开销。
想到这些,贾张氏对易忠嗨的帮忙并没有太多感激之意,反而觉得理所当然。"东旭他妈,别再藏着掖着了,既然已经和那姑娘约好买缝纫机,趁现在赶紧置办好放在家里,免得将来她又看不上。”
易忠嗨提醒道。
贾张氏虽未反驳,但内心已对尚未进门的准儿媳有了怨言:还没过门就这么挑剔,以为我们贾家好欺负吗?如今先让她把东西拿过来,等真嫁过来,看我怎么让她加倍偿还!
至于缝纫机,她为秦淮茹花费巨资购买,绝不是为了听些好话,要是秦淮茹不能为贾家带来足够的回报,贾张氏绝不会轻易放过她。
因此,这些看似是贾家的支出,实际上更像是投资,而且是稳赚不赔的那种。
否则,以贾张氏的性格,怎会轻易答应这些条件?
交代完一切,易忠嗨便离开了。
与此同时,四九城的东城,王府井大街。
何裕柱牵着何雨水,正漫步在这片繁华的商业区。
小雨水一手拉着哥哥,一手拿着糖葫芦,不时咬上一口,欢快地蹦跳着。
何裕柱的目光则在街道两侧的店铺间来回巡视。
如今的王府井与未来的模样大有不同,但在这里,仍算是四九城的重要商业街之一。
可以看到周围店铺陈列着各种新奇的商品。
然而,这些布料、衣物在何裕柱眼中却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不久,他们来到一家裁缝铺前停下脚步。
“小同志,看看有什么需要吗?”
裁缝铺内走出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妇女,身着蓝色大衣,笑容温和,让人倍感亲切。
显而易见,这是这家店的老板娘。
何裕柱领着何雨水走进店内。
这家店位于王府井附近,店面整洁宽敞,内部空间约有两百多平方米,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布料,不少顾客正在挑选面料。"您好,我想给妹妹和自己各定制两套衣服。”
何裕柱礼貌地点头致意。
普通人看到店里五彩缤纷的布料可能会眼花缭乱,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大多穿灰色或旧衣服,这种高档裁缝店并非寻常家庭能负担得起。
何裕柱直接提出每人两套的需求,让老板娘顿时来了兴趣。
她微笑着回应,动作举止充满亲和力,难怪能将生意经营得如此出色。"小同志,先量量尺寸吧。”
女老板说着,示意何裕柱兄妹跟着裁缝师傅去量尺寸。
那个年代买衣服和后来不一样,没有那么多成品衣服可以选择。
衣服都是根据个人尺寸定制的,先量好尺寸,再挑布料,最后等上好几天才能拿到。
款式也有限,但比起普通人的粗布衣,能来裁缝铺做衣服已经算不错了。
何裕柱明白这些规矩,很快带妹妹量好了尺寸。
两人各自选了两种颜色,款式则是常见的几种。
他给兄妹俩各做了两套衣服,一套是当季的外套,另一套是单衬衣,适合初夏时穿。
选好后付钱,约定几天后来取。
雨水开心地蹦跳着,对新衣服特别满意。
以前她连逛街的机会都少,更别提买衣服了。
过年时都没这么好的待遇。"哥,你对我太好了。”
雨水拉着何裕柱的手,笑得开心。
何裕柱摸摸她的头:“喜欢就好,记得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哥再给你买更多东西。”
小时候,父母总把话题扯到学习上,那时的他并不理解,如今却成了自然的事。
直到现在成为哥哥,还未为人父母的他,已经深刻体会到那份对妹妹的责任感和关怀。
听完哥哥的话,雨水连连点头。
尽管脑袋不算笨,但她对学习兴趣不大。
然而,想到认真学习能让哥哥开心,还
能收获许多好处,她也愿意努力。
离开裁缝店后,兄妹俩在王府井附近找了一家小餐馆吃饭。
虽说是外出就餐,但雨水尝了一口后并无太大反应。"哥哥,这比你做的差远了。”
有哥哥这个厨师,每天都能吃到营养丰富、美味佳肴,对比街头随便一家小店,自然不会觉得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