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五十八章 朕的钱!!!
元丰八年三月癸卯(初十),两宫以赵煦的名义,下达诏书。
以新君登基,普天同庆的理由,赐给殿前诸直、皇城亲事官、大内亲从官赏钱。
这是唐代晚期传下来的惯例了。
在五代的时候,禁军赏钱,但凡发少了一点,甚至只是发迟了几天。
丘八们就敢提着刀子讨赏钱。
大宋虽然已经不再担心禁军会造反。
可是这传统,却一直留着,到如今已经形成了惯例。
凡新君即位,必赐殿前诸直赏赐。
因为要赏赐,在这一天向太后带着赵煦,来到了他父皇留给他财富前——一座位于延和殿以北的一个庞大的宫仓建筑之前。
准备开启这大行皇帝留下的宝库,直取部分,以为赏赐。
石得一,作为大行皇帝生前最信重的大貂铛,亲自打开了这个名曰:景福殿的宫门大门。
赵煦跟在向太后身后,用着颤抖的心情,步入了这个全世界财富最集中的建筑群。
是的!
是全世界!
不止辽宋西夏青唐吐蕃交趾真腊日本高丽这个大宋已知的天下。
而是全世界!
“我朝太祖皇帝,出身行伍之中,自登大位以后,便以复幽燕为志!”
“于是,乃以南唐、后蜀等逆乱之国之内库财帛,收入大内,以为封桩钱!”
“初纳丝帛两百万匹,金银铜钱千万,以为来日,复幽燕时赏赐诸军勇士之用!”
石得一一边走,一边向着太后、大家,介绍着这个内库的来历。
“奈何天不假年,壮志未酬,便升暇上仙……此后内库封桩之财帛,移入左藏……”
“大行皇帝登基之后,便慨然有祖宗之志,欲图山后故土!”齐聚文学
“于是,仿太祖故事,于此大内,重建景福殿!”
“收天下财帛金银,归入天子内库,以为军国之费!”
“于是,御笔亲题御诗一首……”
“五季失固,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守之,敢忘厥志!”赵煦在心中轻声念着,那首他的父皇所做的御诗。
前方的石得一,也躬身说着:“大行皇帝诗云:五季失固,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守之,敢忘厥志!”
“御诗有字三十二,大行皇帝于是在此营造内库三十二座,以收天下金银铜钱,以备来日之费!”
石得一说着,就走到了一個库房前,他拿出铜符,和守在库房前的一个内臣手里的铜符,对照了一下。
后者立刻恭身上前,替天子、太后,打开大行皇帝的封桩库。
大门上,有着一个大大的五字。
这意味着,它是熙宁时代的天子三十二内库的第一个。
库门打开,满殿的黄橙橙金色,映入眼帘。
全是黄金!
一锭又一锭!
仅仅是这一库,恐怕就有两三千锭黄金。
每锭黄金,应该都是五十两的重量。
这里就是十几万两黄金了!
不要觉得少!
大宋黄金一年才产多少?
赵煦记得,他的上上辈子,黄金产量最高是在绍圣四年。
那一年,有司报告,天下冶金、矿坑及其方式,所产黄金上缴国库的一共一万一千两百两,打破了赵煦登基以来的记录,所以,赵煦还特别下诏,嘉奖了有关监官。
而这里,这一个库房里的黄金储备,就顶得上十几个绍圣四年的国库黄金收入。
“前四库,五季失固,皆储黄金,以为将来赏赐大将,酬谢有功!”石得一轻声说着。
赵煦看着自己面前,满库的黄金。
他轻轻握住了手。
上上辈子,他亲政后,他父皇留给他的这些财富,就已经在元祐时代的不断消耗中,十去七八。
特别是黄金、白银,只留下了点零头。
剩下的都在折腾中被花光了。
元祐时代,政策反反复复,来来回回。
太皇太后自己又特别爱面子,动不动就减免地方赋税。
等到赵煦亲政的时候,他父皇在熙宁、元丰时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家底,积存不过一千万贯。
而赵煦最不满的,莫过于,他在亲政前,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些财富!
他的父皇留给他的钱!
朕的钱!!!!
你们就给朕留了一千万贯?!
还要朕感谢你们吗?!
如今,赵煦提前了九年多,跟着向太后,走进了这些库房。
他的钱!
他父皇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底!
终于可以被他握在手里了!
至少,现在别人要用,得问过他和向太后。
不然,这里一个铜板,也别想出去!
……
熙宁三十二库,前四库皆储黄金,后十二库皆储白银。
余者,堆满铜钱、铜锭、象牙、香料、绢布!
赵煦和向太后,仅仅只是随便察看一番,就足足看了一个时辰才看完。
至于相关入库财帛数量,则还需要入内内侍省点验才知道。
但根据石得一的估算,仅仅是黄金,恐怕就不少于八十万两,白银不少于两百万两!
铜钱、铜锭、象牙、香药、绢布等财物价值至少三千万贯!
而这还不算完。
石得一,领着向太后和赵煦,越过景福殿的一重殿门,再穿过一重南向的回廊。
一个全新的库房群,在此映入眼帘。
“熙宁以后,三十二库皆满,大行皇帝于是命臣等在景福殿南,增设库房,以储元丰财帛!”
石得一依旧介绍着。
“大行皇帝,再次御制一诗,为元丰宝库题之!”
赵煦当然知道。
他在心中轻声低语:“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身侧的石得一也躬身崇敬的说道:“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前五库,仿熙宁故事,皆储黄金,后五库则皆储白银,余者为铜钱、丝帛、交子、象牙、香料……”
“虽五路伐夏、永乐城之战,以及其他大小战事、导洛通汴、重修汴京等等,内库因此支出不菲……”
“然此二十库,依然大体满藏!”
石得一说着,就对着向太后和赵煦跪下来磕头说道:“大行皇帝在世之日,常服不过三五件,日用不过数千,禁中三年未曾制一香炉,御前所用,皆我等内臣,自大相国寺、东华门下所买,不过民间百姓常用之物也……”
“大行皇帝披肝沥胆,日思夜想,百般节省,凡一十九年,无一日不如此!”
“留下这亿兆财帛,便是为子孙积蓄,也为将来准备!”
“愿娘娘、大家,知此大行皇帝深意!”
“老臣再拜谨奏!”
于是,就连向太后也感动的掉泪了。
她想起了自己丈夫生前,衣食用度确实都很节俭。
驾崩后,从福宁殿取出御前物品,除了那些入内内侍省依着制度,每年敬献的御用物外,只有三五件额外的精致之物,余者,皆是寻常百姓之物。
赵煦则是看着,那一个个宝库内,堆积如山的种种财物。
都是他的钱!
朕的钱!
他的眼中,露出精芒来。
这些钱,再不能叫人乱花了。
都有用,有大用!
……
ps:可能还要过几天才能上架-0-
嗯嗯,感谢大家的追读啊!
注:神宗内库钱,确实好多好多啊!
以新君登基,普天同庆的理由,赐给殿前诸直、皇城亲事官、大内亲从官赏钱。
这是唐代晚期传下来的惯例了。
在五代的时候,禁军赏钱,但凡发少了一点,甚至只是发迟了几天。
丘八们就敢提着刀子讨赏钱。
大宋虽然已经不再担心禁军会造反。
可是这传统,却一直留着,到如今已经形成了惯例。
凡新君即位,必赐殿前诸直赏赐。
因为要赏赐,在这一天向太后带着赵煦,来到了他父皇留给他财富前——一座位于延和殿以北的一个庞大的宫仓建筑之前。
准备开启这大行皇帝留下的宝库,直取部分,以为赏赐。
石得一,作为大行皇帝生前最信重的大貂铛,亲自打开了这个名曰:景福殿的宫门大门。
赵煦跟在向太后身后,用着颤抖的心情,步入了这个全世界财富最集中的建筑群。
是的!
是全世界!
不止辽宋西夏青唐吐蕃交趾真腊日本高丽这个大宋已知的天下。
而是全世界!
“我朝太祖皇帝,出身行伍之中,自登大位以后,便以复幽燕为志!”
“于是,乃以南唐、后蜀等逆乱之国之内库财帛,收入大内,以为封桩钱!”
“初纳丝帛两百万匹,金银铜钱千万,以为来日,复幽燕时赏赐诸军勇士之用!”
石得一一边走,一边向着太后、大家,介绍着这个内库的来历。
“奈何天不假年,壮志未酬,便升暇上仙……此后内库封桩之财帛,移入左藏……”
“大行皇帝登基之后,便慨然有祖宗之志,欲图山后故土!”齐聚文学
“于是,仿太祖故事,于此大内,重建景福殿!”
“收天下财帛金银,归入天子内库,以为军国之费!”
“于是,御笔亲题御诗一首……”
“五季失固,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守之,敢忘厥志!”赵煦在心中轻声念着,那首他的父皇所做的御诗。
前方的石得一,也躬身说着:“大行皇帝诗云:五季失固,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守之,敢忘厥志!”
“御诗有字三十二,大行皇帝于是在此营造内库三十二座,以收天下金银铜钱,以备来日之费!”
石得一说着,就走到了一個库房前,他拿出铜符,和守在库房前的一个内臣手里的铜符,对照了一下。
后者立刻恭身上前,替天子、太后,打开大行皇帝的封桩库。
大门上,有着一个大大的五字。
这意味着,它是熙宁时代的天子三十二内库的第一个。
库门打开,满殿的黄橙橙金色,映入眼帘。
全是黄金!
一锭又一锭!
仅仅是这一库,恐怕就有两三千锭黄金。
每锭黄金,应该都是五十两的重量。
这里就是十几万两黄金了!
不要觉得少!
大宋黄金一年才产多少?
赵煦记得,他的上上辈子,黄金产量最高是在绍圣四年。
那一年,有司报告,天下冶金、矿坑及其方式,所产黄金上缴国库的一共一万一千两百两,打破了赵煦登基以来的记录,所以,赵煦还特别下诏,嘉奖了有关监官。
而这里,这一个库房里的黄金储备,就顶得上十几个绍圣四年的国库黄金收入。
“前四库,五季失固,皆储黄金,以为将来赏赐大将,酬谢有功!”石得一轻声说着。
赵煦看着自己面前,满库的黄金。
他轻轻握住了手。
上上辈子,他亲政后,他父皇留给他的这些财富,就已经在元祐时代的不断消耗中,十去七八。
特别是黄金、白银,只留下了点零头。
剩下的都在折腾中被花光了。
元祐时代,政策反反复复,来来回回。
太皇太后自己又特别爱面子,动不动就减免地方赋税。
等到赵煦亲政的时候,他父皇在熙宁、元丰时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家底,积存不过一千万贯。
而赵煦最不满的,莫过于,他在亲政前,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些财富!
他的父皇留给他的钱!
朕的钱!!!!
你们就给朕留了一千万贯?!
还要朕感谢你们吗?!
如今,赵煦提前了九年多,跟着向太后,走进了这些库房。
他的钱!
他父皇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底!
终于可以被他握在手里了!
至少,现在别人要用,得问过他和向太后。
不然,这里一个铜板,也别想出去!
……
熙宁三十二库,前四库皆储黄金,后十二库皆储白银。
余者,堆满铜钱、铜锭、象牙、香料、绢布!
赵煦和向太后,仅仅只是随便察看一番,就足足看了一个时辰才看完。
至于相关入库财帛数量,则还需要入内内侍省点验才知道。
但根据石得一的估算,仅仅是黄金,恐怕就不少于八十万两,白银不少于两百万两!
铜钱、铜锭、象牙、香药、绢布等财物价值至少三千万贯!
而这还不算完。
石得一,领着向太后和赵煦,越过景福殿的一重殿门,再穿过一重南向的回廊。
一个全新的库房群,在此映入眼帘。
“熙宁以后,三十二库皆满,大行皇帝于是命臣等在景福殿南,增设库房,以储元丰财帛!”
石得一依旧介绍着。
“大行皇帝,再次御制一诗,为元丰宝库题之!”
赵煦当然知道。
他在心中轻声低语:“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身侧的石得一也躬身崇敬的说道:“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前五库,仿熙宁故事,皆储黄金,后五库则皆储白银,余者为铜钱、丝帛、交子、象牙、香料……”
“虽五路伐夏、永乐城之战,以及其他大小战事、导洛通汴、重修汴京等等,内库因此支出不菲……”
“然此二十库,依然大体满藏!”
石得一说着,就对着向太后和赵煦跪下来磕头说道:“大行皇帝在世之日,常服不过三五件,日用不过数千,禁中三年未曾制一香炉,御前所用,皆我等内臣,自大相国寺、东华门下所买,不过民间百姓常用之物也……”
“大行皇帝披肝沥胆,日思夜想,百般节省,凡一十九年,无一日不如此!”
“留下这亿兆财帛,便是为子孙积蓄,也为将来准备!”
“愿娘娘、大家,知此大行皇帝深意!”
“老臣再拜谨奏!”
于是,就连向太后也感动的掉泪了。
她想起了自己丈夫生前,衣食用度确实都很节俭。
驾崩后,从福宁殿取出御前物品,除了那些入内内侍省依着制度,每年敬献的御用物外,只有三五件额外的精致之物,余者,皆是寻常百姓之物。
赵煦则是看着,那一个个宝库内,堆积如山的种种财物。
都是他的钱!
朕的钱!
他的眼中,露出精芒来。
这些钱,再不能叫人乱花了。
都有用,有大用!
……
ps:可能还要过几天才能上架-0-
嗯嗯,感谢大家的追读啊!
注:神宗内库钱,确实好多好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