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火焰之王的挑战
“林总工,我不是质疑你的设计,我是担心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他的手指点在“金属粉末燃料”那一栏。
“根据你的设计,我们需要用到微米级的铝粉和镁粉。这两种东西,在干燥环境下,活性高得吓人。”
他抬起头,看着林岚:“别说生产了,光是把它们从原料罐里倒出来,产生的静电都可能引发一场灾难性的粉尘爆炸。”
“我们是在造武器,不是在造一个随时会把我们自己炸上天的火药桶。”
周围几个被叫来的资深工程师,也都面色凝重,连连点头。
他们都是跟火药炸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手,深知其中的厉害。
“王老说的对。”
一个老工程师开口道,“这种级别的活性金属粉末,我们以前只在实验室里小剂量处理过。”
“要进行工业化量产,填充到弹体里,我们连相应的安全规程都没有。”
林岚没有反驳,她静静地听着所有人把担忧说完。
“你们说的风险,都存在。”
林岚终于开口,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车间的嘈杂声都安静了下来。
“但风险不是用来逃避的,是用来控制的。”
她走到一块黑板前,拿起粉笔,迅速画出了一个流程图。
“第一个问题,静电。”
她画出一个密封的管道系统,“我们不采用开放式投料。”
“所有的金属粉末,从研磨到混合,再到填充,全程在充入氮气的密闭管道内完成。隔绝氧气,就没有燃烧的条件。.m!y.j\s,c¢h`i\n¢a^.′c`o¨m!”
“第二个问题,摩擦和撞击。”
她又画出一个类似蜡烛的结构,“我们不首接填充粉末。在混合阶段,我会加入一种特殊的低温石蜡。”
“我们将燃料粉末与融化的蜡液混合,然后冷却、固化,制成一块块燃料‘蜡块’。”
“这种工艺,叫‘惰性封装’。在装填进弹体之前,它们是稳定而安全的。”
王淦昌看着黑板上的图,眼睛亮了。
他明白了林岚的思路,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给这头狂暴的“火焰之王”,套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
“这……这个办法可行!”
王淦昌有些激动,“用惰性气体保护,再用蜡进行固化封装,确实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但是,林总工,”另一个技术员提出了新的问题。
“生产环境的要求太高了。你要求的恒温恒湿,还有空气洁净度,比我们最好的精密仪器车间还要严苛。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大型的手术室。”
“那就把它当成手术室来建。”
林岚的语气不容置疑,“把五号车间旁边的预留空间立刻改造,三天之内,我要看到一个符合标准的超洁净厂房。”
“人手不够,就从别的车间调!设备不够,就现场改造!战争时期,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林岚的决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原本的畏惧和犹豫,开始被一种技术攻关的兴奋所取代。
然而,挑战很快就来了。
在一次小规模的燃料“蜡块”试制试验中,意外发生了。
当时,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正在进行最后一步的冷却定型。·w-e.n·x~u\e!t¨x?t-.*c`o\m.
由于操作台的水平度出现了微小的偏差,一小块尚未完全凝固的燃料蜡块,从模具中滑落,掉在地上。
所有人都没当回事。
可就在蜡块接触地面的瞬间,一声沉闷的爆燃声响起!
“噗——!”
一团橙红色的火球,猛地从地面上膨胀开来,瞬间吞噬了整个操作台!
站在最近的那个技术员,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高温气浪掀飞出去,重重地撞在墙上。
火球只持续了不到两秒就熄灭了,但留下的景象让所有人胆寒。
坚固的钢制操作台,被烧得扭曲变形,上面还附着着一层熔融后又凝固的金属液滴。
地面上,留下了一大片焦黑的痕迹。
整个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金属燃烧后的味道。
在场的几个技术员,脸色惨白,双腿发软。
他们刚才离那个火球,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
受伤的技术员被迅速抬走,所幸他穿着厚重的防火服,只是被震晕了,没有生命危险。
但这次事故,浇灭了所有人刚刚燃起的热情。
恐惧,开始在技术团队中蔓延。
当天晚上的技术会议,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林总工,这个东西太危险了。”
王淦昌的声音沙哑,“仅仅是一小块样品,威力就这么大。要是整枚弹药在生产线上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我建议,暂停这个项目。”
一个老工程师站了起来,“我们可以尝试改良现有的高爆弹,增加装药量,也许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对,用人命去赌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不值得。”
附和的声音越来越多。团队里弥漫着一股退缩的情绪。
林岚一首没有说话。
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窗边。
窗外,是“磐石”基地深处,看不到天空,只有冰冷的岩壁和明亮的灯光。
她转身,看着所有人。
“今天早上,我收到了前线最新的伤亡报告。”
她的声音平静。
“为了拔掉美军一个高地上的暗堡,我们一个连,一百二十七个人,冲了三次。”
“最后,用炸药包,跟暗堡同归于尽的,有二十三个人。”
她拿起桌上的一张照片,高高举起。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战士的笑脸,牙齿很白。
“他叫王虎,十九岁,就是那二十三个人之一。他本来可以不用死的。”
林岚放下照片,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他们躲在比钢板还厚的工事里。我们不用这个,就要用王虎这样的战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去一点一点地填。”
“你们现在告诉我,风险太大,不值得。”
“那么,战士们的命,就值得吗?”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林岚走回自己的位置,拿起那份事故报告。
“事故的原因,我己经查清楚了。”
她指着报告上的一行字,“是冷却工序的失误,导致燃料和固化剂没有完全反应,内部依然存在活性极高的金属粉末。”
“这不是设计的错,是工艺流程的漏洞。”
她抬起头,眼神锐利。
“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将亲自监督温压弹生产线的每一道工序。”
“所有流程,必须百分之百按照我制定的新标准执行。”
“引入‘非接触式’填充工艺,所有操作,由机械臂在隔离间内完成。”
“设计专用的三层减震运输箱,内层填充液氮进行低温保护,外层安装压力传感器,全程监控。”
“我用行动告诉你们,风险,是可以被技术控制的。”
她看着王淦昌。
“王老,我需要你的支持。”
王淦昌看着林岚,看着她那双冷静而坚定的眼睛。
他想起了前线的炮火,想起了那个叫王虎的年轻战士。
他站起身,对着林岚,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总工,我错了。”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风险,我们来承担。你放心,三天之内,我保证把第一批合格的样品,交到你手上。”
“我们尽快让这把刀,磨出最锋利的刃。”
会议室里,所有技术员都站了起来。
“我们干!”
“保证完成任务!”
畏惧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三周后,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进,在报废了上百个样品之后。
第一批十二枚试验型“高爆温压弹”,终于通过了所有的安全测试。
它们被小心翼翼地装入特制的深绿色运输箱。
箱体上,没有型号,没有名称,只有一个用红色油漆喷涂的,火焰形状的标记。
林岚站在运输车旁,看着这些漆黑的弹体。
它们沉默地躺在箱子里,像十二个等待着最终审判的死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