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插秧,蚂蝗
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游览了种子展厅后,休息了会后又去往了下一个景点。
素素看着眼前几人开始下地,犹豫道:“今天还要下地?”
“是啊,素素快下来,正好今天难得来这里,你也来体验一番农民们的劳作是怎么样的。”白母把随身包放好后,拍了拍素素的背,示意她和大家一起下去。
“可是我听说水稻田里会有蚂蝗之类的虫子。”素素一想到从视频上看的那软塌塌,黏糊糊虫子,就感觉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脚步一点都迈不开。
“这里的蚂蝗不多的,放心好了,而且不是还有我们在吗,到时真的碰到了,我们帮你弄掉就是。”
素素踩在黏糊糊的土地里,脚下传来的触感别提多奇怪了,感觉走一步都很艰难。
“素素,给,这是你等会要插秧的秧苗。”白爷爷把一打捆好的秧苗递给素素:“记得把这草绳拆开一根根的插,知道没。”
“哦。”素素接过一把秧苗,看了看手中的秧苗,又看了看白爷爷他们插秧的动作,弯下腰也开始插起了秧。
“咦?我这秧苗怎么插不住?”素素看着明明已经被自己插入泥里的秧苗又歪倒浮在水面上,疑惑的看向身边的爷爷。
“稍微用点力,要把根部插到泥土里面,你这样哪是插秧吗,你那是点秧,根部只是碰到水里的泥土吧。”白爷爷看着插一根浮一根的秧苗,无语的直起腰看向一脸迷茫的素素。
“我已经插进去了啊。”
“重新用力插,你看看人家扶苏和阿硕,都第一次插秧,都有模有样的。”白爷爷指向一旁正认真插秧的俩人。
素素转头看向已经插秧插起两排整齐秧苗的俩人,诧异道:“他们这是第一次?!”
素素看了看自己眼前的秧苗,想了想,对身边的爷爷说道:“爷爷,我去和扶苏他们一起插啊。”
说着就往扶苏他们那边走去。
白爷爷看着孙女这样,无奈的摇摇头,这丫头,就会偷懒。
“扶苏,李叔叔,我来和你们一起插秧。”
“行,这里刚好还有一打秧苗,给你了。”李源硕指着一旁还放在水里等待着插秧的秧苗说道。
“可是我插的秧是这样的。”素素说着就给俩人表演了一个秧苗漂浮,明明应该插进泥里直立的秧苗最后却漂浮在水面上。
“没关系,我手把手教你,刚好我已经掌握了技巧。”李源硕看到这情况一下子就猜出了素素的想法,一脸皮笑肉不笑的走到素素身边,把手里的秧苗递到素素手中,教对方如何插。
素素一字一句的说道:“李叔叔,还真是谢谢你了。”
“不用客气,能让你学的更多,我也很高兴。”李源硕笑眯眯的应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在田里不知不觉就插了一大片的地。
“素素,你站着不动干嘛,继续插啊。”
李源硕插完自己那份秧苗后,直起腰,心中不由感叹,这插秧真是比训练都累人,这腰弯的他都感觉不是自己的腰了,刚感叹着,就看到素素那奇怪的样子。
“我觉得我脚上有什么东西在动。”素素一动不动的感受着自己在水里那脚上奇怪的触感。
“你抬脚看看不就知道了。”
素素听到这话,想想也是,心一横,抬起脚,脸色顿时发白,脚上除了泥,最显目的就是那不断蠕动的蚂蝗。
“啊!”素素一声凄惨的惊叫响彻田野间,随之而来的就是素素那被吓的向后倒去的身影。
“怎么了?”
“素素,你怎么?”
白父白母那边的几人听到这声惨叫连忙转头看向素素。
“不是,你也不用害怕的晕过去吧。”李源硕站在素素的身后,看素素这样以为是被吓晕了,连忙伸手去扶。
边上的扶苏见状,也伸手帮忙。
“谁,谁,蚂蝗,我脚上有蚂蝗。”素素已经被吓得说话都颠三倒四了,要不是有李源硕在她身后搀扶着,保准素素现在已经躺在水稻田里了。
扶苏看着素素脚上那扭动的蚂蝗,也觉得有些恶心,不过看素素这被吓破胆的样子,也只能忍着心中的恶心,帮她拿下来。
白爷爷他们看着素素这样,除了好气就是好笑,一个虫子就搞出这么大阵仗,刚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有人在杀猪呢。
“好了,没有了,可以睁开眼了。”
听到扶苏的话,素素小心翼翼的睁开眼睛,看自己腿上确实没有了之后,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站直身体,感觉到自己嘴边有水,忘记了自己手上有泥土,伸手一抹,就把手上的泥给吃到了嘴里。
感受到那咸的泥土味,素素连连呸了几声:“这泥水怎么这么咸?”
白爷爷说道:“这是盐碱地,当然是咸的。”
“直接用盐碱地种地?!”扶苏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
要是说这地是用盐碱地改良后的地,他都不会这么惊讶,毕竟当年大秦就有利用郑国渠引来的水使盐碱地变为良田,但现在这个地是一块完全没有改良过的盐碱地啊,这如何能让他不震惊。
“嗯,是的,而且这里灌溉的水也是海水与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水。”白爷爷说着又看向素素:“素素,我们都好了,先上岸,你把手里最后几根种好再上去,知道吗。”
“李叔叔,拜托,等等我。”素素看众人都往岸上走,连忙拉住离自己最近的李源硕。
要是再遇到蚂蝗,她就完了。
“唉,等你就是了。”李源硕无奈的叹了口气。
秦朝
嬴政看着扶苏这努力种地的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再看素素那些长辈,连她爸妈都插得有模有样,就知道小时候有下过地,再看看素素那完全门外汉的样子,又无奈的摇了摇头,说真的,后世虽然让全国孩子们都上了学,但有的教育方式让他不是很认同。
光知道读书,有的时候一点实际操作能力都没有,这和纸上谈兵有何区别。
汉朝
“直接在盐碱地上种水稻,而且还是用海水和淡水一起灌溉的?!”赵过惊愕的看着天幕,这简直是奇迹,要知道没有改良过的盐碱地就连杂草都不生,而且居然能研究出可以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
刘彻也看红了眼,要知道改良一个盐碱地,耗费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有的盐碱地根本没有办法改良,看着那一大片一大片不能被种植的地,他都心痛,要是有能直接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他都不敢相信,国库会富足到什么地步。
唐朝
李世民看着素素那完全生疏的插秧手法,感叹道:“后世连插秧都拿过来当旅游项目,看来真的有很多人连种地怎么种都不知道啊。”
房玄龄说道:“毕竟后世也用不到这么多人种地,而且后世的城市几乎看不到农田,很多城市里面的小孩不知道种地是怎么样的也正常。”
魏征皱皱眉头说道:“但都不让小孩接触这些东西,他们不就变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后世商场不都把每个粮食蔬菜的名字标上名字了吗,就算五谷不分,他们按名字买不就行了。”房玄龄觉得后世竞争压力这么大,学业工作上都忙不过来了,要是还去农作,那真感觉后世人会被逼疯。
明朝
在琼州的一个小村庄内,一些六七岁跟着自家爹娘一起在田间忙碌的小孩们,看到素素这么大了,连插秧都不会,看的他们既羡慕又嫉妒。
“素素姐姐这么大了连插秧都不会,真是笨蛋。”
“可是我好羡慕素素姐姐,她都不用做农活,只要读书就可以了。”有个小女孩一脸羡慕的天幕上把插秧当乐趣来体验的素素。
她也好想像素素姐姐一样每天吃饱还有书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