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晋明
作为帝国的核心,皇帝的身边通常来说人是最多的,人人都想离富贵更近一些,而那些自命清高、或不愿归附的人也会鄙夷的退至众人身后,能够很轻松的观察出来。
也不是所有不吹捧皇帝的人就会被治罪和疏远,事实上,皇帝身边的位置就那么大,数十人已经围满二三圈了,更多的臣子见到无法挤进身边,也会悻悻然的退下,和那些中立甚至是反对派们待在外围,很少会出现“你若三冬来”、无数人不管能不能靠近,都跟丧尸围城一样包围皇帝的景象。
这样既失了朝廷官员的体面,也容易出现踩踏、暗杀等高危事故,也是为啥影视剧里总有些不服皇帝的人躲在小角落悄悄聊天——只是因为镜头给到了他们,和他们一样猫在角落自娱自乐的人其实更多。
在台上受到赏赐的武官,原本就是这次祭猎活动的指定随从,因此从祭台下来后,又跟在至尊身边、来到集会场地,当高殷宣布狩猎开始时,出列向上官通禀一声,便可以自行去打猎了。
从实际的情况来说,这些武臣也能分出两种不同的政治视野,或者说他们向上攀爬的不同选择。
“臣请缨出猎,必为至尊猎得猛兽!”
数骑骑兵和长官说完了话,并未立刻离开,而是骑马跑到皇帝跟前,翻身下马,向高殷行军礼,而后言。
一旁警戒的禁卫早已将弓矢对准他们,娥永乐抬头看向高殷,等候他的指令。
“好啊。”高殷摆摆手,拿起身边的酒壶倒了数盏,命人端了下去:“便为诸卿壮行。”
这几名骑兵喝完酒,满面红光地离去了,周围不乏嫉恨的目光,有人忿忿不平,和同伴悄声吐槽:“真可笑,欲学关云长,却把酒给饮了!”
“那不如你去?跟至尊说酒且寄下,待你猎得一头熊回来,酒尚温耶?”
同伴们哄笑,让此处充满了快活的气氛,更多的武官则见缝插针、寸步不离至尊的视线,俨然将这里当作了真正的猎场。
“才者自骋其能,宠者借势而达;各逐其鹿,终汇于鼎。”留着小胡须的白袍青年忍不住笑道:“这晋阳的人才,少不得要流向至尊了啊!”
“东莱公!缘何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白袍青年笑了笑,看向旁边说话的云乐,在云乐的身边,有着周超、是连义等人,最重要的那人虽然不在这里,但青年也很快找到了他的踪迹,是再往前一些,待在子爵位中的叱列长叉。
感受到青年的目光,叱列长叉眺望过来,与青年对视一眼,又迅速地分开,似乎不想留下任何蛛丝马迹。青年也不再看他,而是望向踱马过来的云乐,低声说:“莫非至尊也算是他人么?”
云乐顿时涨红了脸,支支吾吾的:“他、毕竟……是他的儿子。”
青年脸不红心不跳,说话坦坦荡荡:“你是说太祖太武帝,先君天保皇帝?若是至尊有他的遗风,哪怕只肖三分,你的这些朋友们,就都不在这里啦~”
云乐面色发白,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刚转过头来,又险些被青年伸来的食指戳到眼睛,它还晃了晃:“你也是,真以为至尊不知道你们的小把戏?”
这话正面听是提醒,反面却像是要告密,云乐顿时恼羞成怒:“韩晋明!别以为你是公爵,我就会一直让你!”
“呵,我哪里比得上你啊,武烈帝的后代?”
韩晋明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着,语气却越发阴阳怪气:“不过这夏国如今在哪呀,已经灭了上百年了吧?而且别说你不姓高,就是这赫连,你也不姓了呀!”
云乐哼了一声,自讨了个没趣。他原本应当叫赫连欢,父亲叫赫连荣,不过孝文帝改革,革了许多复姓,赫连氏的庶支由此改做了云,因此他的父亲变成了云荣;而他自己的名字更是和高王撞了汉名,又不得不改成了意思相近的云乐,这大概算是他们家族的乐子之一。
韩晋明以此来嘲笑,是指责他们家的皇国已经失去了,却又把现在的君主当做“他人”,暗搓搓的指责他们的不忠。
虽然恼火,但韩晋明在晋阳的地位亦不一般。他是韩轨的儿子,有个妹妹叫韩智辉,曾经有个大帅哥向韩家求亲,最初韩家嫌弃帅哥家里穷,不肯答应,嫁给了别人。
谁知道帅哥后面发迹了,刚好韩智辉的丈夫也死了,因此韩智辉就嫁给了这位叫做高欢的帅哥,为他生下第七子高涣,如今在濡须战场上活跃的上党王,便是韩晋明的表哥,算算辈分,高殷也算韩晋明的表侄儿。
而且韩轨还曾追随高洋一同征讨柔然,属于晋阳众将里对高洋敌意没那么大的,生前又受封了安德郡王的王号,如今这是高延宗的王号,虽然已经转移,多少能攀上些许关系,因此韩家在晋阳属于是两边都能通吃的类型。
要是铁了心想造反、革高家的命,也就用不着韩晋明这种二皮脸。但晋阳不安分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讨价还价、争取更多利益,因此随着晋阳和邺都的关系陷入焦灼化,这种双方都能说得上话的人才地位就自然而然的高了,不论是释放善意、还是试探对方接下来的棋路,甚至是最后要投降,也都需要一个中间人不是?
韩晋明在晋阳的地位也是排得上号的,他这个公爵已经很高了,毕竟高齐有准例降爵的习惯,非宗室王爵,嗣子全都降一等。韩晋明现在也没上过战场,只要日后刷几个军功,甚至是去边疆做刺史,一边捞钱一边筑城,混上几年搞个中等的评价,就能升至王爵,也就比段韶和斛律光几个次一些,在晋阳也是坐火箭升迁的顶级二代。
这还是历史上韩晋明的升迁速度,历史上高涣被做掉了,使得韩晋明在齐国的人脉受到打击、小了许多,现在则完全反了过来,高涣不仅是高殷的重臣,还是高殷委以重任、亲自派去淮南担任伐陈军务的重要边将。
韩晋明的地位随之上升,甚至隐约超过了现在衰弱的斛律氏。
说句难听的,哪怕高殷在晋阳大开杀戒,只要不是完全随机,那么最后能在他手下活着并受到重用的,韩晋明就得占一个座,因此即便是叱列长叉这种反天保派,也不得不来试探韩晋明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