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韦姓

“有这镇在,就代表着齐主对我们虎视眈眈,筑城之举,恐怕已在其监视之下。”

韦孝宽拂动胡须:“若不设些谋划,分扰其心,只恐为其所察,我等什么工事都无法建造,只能等着齐国的军队来进攻了。”

强调了重要性,他又说着:“因此才要在那里竖立一座城镇,以防齐国与生胡联合,率军从此道过,与高王堡形成掎角之势——呵呵,虽然以这距离,也算不得犄角了。”

“说起来,兴安戍和高王堡,不也成了犄角之势么?”裴肃沉吟:“原本是抵御高王堡的前线戍所,现在却落入他们手中,对我军形势更加不利,只怕日后无人敢出城。”

虽说高欢也曾重兵围城而士气不坠,但那是特殊时期,生死关头,总能逼出一段时间的勇气。可齐军若是没有那么威狂,而是长期这样相持,那就让城中士民有些难耐了。事实上,这两年的高王堡就是这么做的,一步步蚕食玉壁前线的领地,兴安戌也是为了打开生存空间而设立的戍所,现在攻守转换,玉壁几乎被人压制到了城下,假以时日,齐军只要每日行军不到十里,就能到玉壁城下展开攻势。

无怪韦孝宽对派遣姚岳新筑的那座城十分在意,历史上的北齐都没能拿下曲沃等地,如今已经压制得如此之近了,若齐帝派遣三四万战兵,在附近驻守、甚至同样修筑大城以对抗,那玉壁的沦陷是早晚的问题——偏偏韦孝宽等不起,而高殷等得起。

只有把河东的防线重新拉开,才能让分散齐军的兵力,让他们不能全力攻袭玉壁。

“想来晋公此刻,可谓十分得意了。”裴肃微笑:“若我等战胜,那是天命在宇文氏,他护国有功,说不得将来篡位登……”

见韦孝宽摇了摇头,裴肃便换了话:“即便我等战败,对他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解决了一批不服从他的人,能让他对周国的控制更深密。”

“周帝不能自主,那我们作何都无所用啊,迟早仍是为他人做嫁衣。”

这也是杨忠、韦孝宽等人的无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若太奋命了,只怕会和先镇王思政一样,为宇文氏所忌,一点援兵都不派,坐视其为齐人所俘虏;可若不奋命,又显不出用处,早晚也要被解决掉。

“会有机会的。”韦孝宽轻轻念叨着:“魏室百年,仍不免此祸,宇文家何许人也,居然能幻想国祚绵长?只要做好眼前之事、耐心等待,我们总能看到变革的那刻。”

“说不定新主就在我们之中,也尚未可知呢?”

裴肃恭敬行礼,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今日我已遣姚岳出城,征调十万仆役铸造新城,纵许盆事不成,也会让齐国混乱一阵,届时等他们醒悟,城已立矣。”

其实许盆的事情在韦孝宽心中十拿九稳,只不过他性情谨慎,不爱说托大之话,所以没有肯定。

“神封,汝去联络河东各族,试探他们对齐国的意见,有可用者,可呼来谋之,若能挫败齐国前部、收服旧土,那我便表奏长安,请封荣爵,想晋公也不会在这小处使绊子。”

“这也是汝一展长才的好机会……此次,就需要借用汝裴氏之力了啊。”

裴肃再次行礼,这正是他来玉壁的目的:“为国家计,肃必不辱使命。”

韦孝宽再次看向远方,等待着前线传回的消息。

………………

“叱列长叉等人伪装袭击降军?许盆重伤濒死!”

三月二十五日,高殷收得线报,在晋阳宫气得大怒。

内侍们想起天保,不敢贸然抚慰,只得屏息静气、口鼻观心,等待天威过去,不敢出口大气。

近臣卢叔虎、颜之推赶来向天子汇报其他的事务,在老远就听到天子的咆哮,几人面面相觑,心中却没有天保在时的惊惧之感,盖因高殷毕竟是儒生出身,对他们礼遇颇为隆重,尤其是颜之推等北归南士,受到高殷的格外优宠,心中也觉得高殷除了偶尔暴躁一些,其他地方都是完美的明君圣主。

因此帝王的小小不悦,正要由他们来安抚,留一段君明臣贤的佳话——即便如此,几人仍是站在原地,正了正衣襟,等待高殷发怒的声音稍小些,才走到殿门前,请近侍通传。

“卢大夫、颜博士求见!”

高殷听了,还想发怒,却又觉得不是时候,于是让近侍在门外等待。

侍者出门,高殷便扑在地上,抓着绸缎爬行,扭曲得像一条蛆虫,嘴里哇哇乱叫了片刻,才发泄完心里的怒火。

他起身命侍女进来,替自己收拾衣着和面容,同时下令:“请进来吧。”

等几人进来了,见到天子站在他们面前,目光如炬、英姿焕发,像是小一号的高王,又多了一股太祖的豪气,忍不住在心中叹服,行礼道:“臣等躬请圣安!”

“先生们何必多礼?快快请起。”

高殷皮肤微红,身体隐隐渗汗,只有从这些细节才能看出他刚刚的躁动,诸臣却难以将那几道咆哮和眼前的君王联系起来了,只当做是自己的错觉,听到了错误的风声。

“今日又何见教?”

听高殷发问,颜之推先迈前一步,缓缓说着:“今《楚汉演义》已著成,请至尊阅览。”

高殷眼前一亮,放下手中茶杯,接过颜之推递来的线装书籍,其实纸张只要普及开来,线装就能应运而生,就像男女只要解锁关系,就能自动解锁许多姿势。

随意翻阅了一册,高殷对颜之推的文笔大为满意:“君文甚美,可流传后世。”

颜之推略略脸红,忙不迭地说:“若无圣君垂爱,岂有此文?更无臣。”

高殷笑了一会儿,面色又严肃起来:“不过这书,还不能放全本。”

楚汉的故事是刘项灭秦,而后刘邦入了蜀中,后又出三秦,在韩信的协助下击败东方的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成就汉高祖。故事是不错的故事,但后半段则成了“蜀中之人将击败东方强国”,反倒给宇文周作势了,因此后半段不能放。

“不过前段却是关东六国灭秦之事,恰与十八路诸侯讨董所暗合,却可号召天下人灭‘秦’了。”

高殷起身,拍了拍颜之推的肩膀:“待朕细览,再予汝建议,便可放前半的回目。”

颜之推微微躬身:“圣人自当重虑。”

这细览的意思,就是好好想下怎么在书里掺私货,把宇文周和暴秦给缝到一处来——这也不难,宇文氏自诩恢复周礼,因而建立周国,但偏偏秦朝一统天下,就消灭了作为宗主国的周,可谓是非常强力的回旋镖。

同时还能狠查周国大将们的户口,凡是祖上和汉朝与灭秦有关的,都可大力宣扬,像韦孝宽就出身京兆韦氏,始祖受封滑州韦城,在周赧王时始失国,便以封地“韦”为姓。

只要写韦氏老祖出卖周国而在秦得显贵,又为了遮掩耳目而改姓成韦,就能和现在韦孝宽受到周国重用、改姓为宇文对应了起来,老韦家第二次卖国求荣了。

宽子,就等着我给你发明祖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