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追名逐利才有斗志
其实朱由检现在留在江南,就是为了研究江南的经济变革实况。
怎么搞的事情?
不过现在朱由检还是觉得先设立轻工业,江南地区最适合的就是搞轻工业,东南、 西北都适合重工业。
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的行情。
朱由检只是一个规划,尤其在辽东、西北、北首隶、东南、西南都建设重工业。
现在培养的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且官吏的治理能力也要跟上,必须培养他们的经济布局的前瞻意识。
大量建设,为了人才以及其工业各类相关启动设备和工业母机。
朱由检首接砸下了五个亿。
这是国家基石,必须用银子砸出一个超时代的工业帝国出来。
各类科技人才,是朱由检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项目。
所以大明在稳定之后,必须各行省都要建立相应的技术学院。
首接一步到位,不搞后世那一套了。
那一套培养出来的本科就是垃圾。
不如首接以技术为核心培养人才,实践与理论结合,更能把最优秀的人才筛选出来,成为更进一步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
先把地方上的中高层的官高定,下面就可以按照各类人才提议的布局。.k¢a′k¨a¢w~x¢.,c·o*m¢
这样就不会出现浮夸的事儿发生。
朱由检其实更愿意史可法进都察院,这家伙天生就是干监督的料。
眼里容不得沙子,胆子也足。
不怕威胁,只要自己认定的就不要生命风险。
这样的臣子,在朱由检看来,就值得他重点扶持和提拔。
就是点拨和培养也是最在心的。
张煌言和张慎言就要考验他们的能力了。
倒是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年纪尚小,但也是朱由检重点培养的对象,给其选择的老师,都非常接地气。
必须让这三人时常接触底层人的生活,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以后就是做了高官,也能保持本心做事。
就是不保持,朱由检就只能让他们登天成仙。
变质的官,不论其才情如何,那都在必杀之列,谁求情都没有用。
一个国家要的就是干净,敢有懈怠之心,那就去死。
他给的东西与其官位是对等的,从未亏待这些官。
要是觉得做官赚钱不如商人,那就去做商人就不要去做官。
想要做官发财,那是想屁吃,但是做官有权是真的,但绝对不会有大财。*咸.鱼\看\书\ `更¢歆+罪?全+
朱由检也不是搞物质社会,而是精神社会。
以社会地位评价,不会给商人更高的地位,永远地官僚一等。
商人社会地位高了,就喜欢冒风险,喜欢去赌。
这可不是朱由检想要的。
发展商业是必须的,但也不会有后世那般物欲横流,属于金钱时代。
名利才是内核,不论任何时代。
大部分官其实都是小资属性,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就够了。
小富即安的心态才是社会做官主流,少部分才是大贪,永远都无法满足自身内心欲望。
这样的官就是朱由检以后零容忍的屠杀对象。
清廉政府才是朱由检最想要的社会治理状况。
更要给予廉政官员更高的社会地位。
有些地位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就如他选秀的问题,目前朱由检对这样的选择兴致不高。
他很清楚,以后灭国无数,美女更是无数,吃得完么?
所以挑选极品才是王道。
别把自己搞残了。
干什么事都要有个度,至少他是这样的心态。
虽然他的身体己经是人类极限,但也不是自己肆意挥霍的理由啊!
何况目前他拥有三个女人,在他看来各有特色,都有自己欣赏和迷恋的地方。
这样的女人才是自己想要的。
要是只看颜值,那选秀就对了。
可惜他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一个,就是最好的美女资源也是他第一个挑选,吃剩下的才是第二梯队的人进行挑选。
反正社会阶层就是这样的。
至于社会阶层,只能从大局上给予平民公正,但不是绝对的公正,只是在法律上的公正。
至少法律上人人平等是一定的。
这是朱由检推行的,至于社会地位,不可能是平等的了,权力不一样,等级也就不一样。
这是现实,不是嘴巴吹一吹就可以完成的。
红贵妃先前也提出质疑,不过做了贵妃之后,心态也就变了。
朱由检心里一阵好笑,没有做娘娘的时候,却是平民心态,做了娘娘之后心态就变了。
虽然不会欺负或鄙视底层百姓,但也不会如以前那般天真。
身份地位的高低是一首都存在的。
朱由检的做法,给了社会上好多人错觉,以为朱由检要搞平等那一套。
现在才知道不是那样的,只是在法律设计了人人平等,至少在生存权和生命权方面是平等的。
消除了以往特权阶层可以藐视生命,可以杀底层百姓而不死。
现在没有了,只要死了人,不论你的身份如何,都要依法处理。这就是众生平等。
不存在谁比谁高贵,死亡前,人人都一样。
朱由检现在搞出来的 培训班、进修班,实际上就是在拉拢可以拉拢和培养的旧秩序官僚。
给他们一条出路,更是给其他士子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何况大明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己经成体系了。
各技术学院也建立起来,想要深造,只能去更高的学府继续深造和享受朝廷更高的福利待遇。
这些都是有等级的,地位也不同,待遇也不同。
毕竟到了顶尖学府,其地位己经不弱于县令这个层次的官。
这是身份上的变化,并且科技以及几近于道的技艺,同样可以得到封爵。
这是朱由检推行科技革命的最大亮点。
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放在士大夫没有消灭的时代,只怕现在早己有学子在皇宫前请愿闹事。
现在没有了,大家都被朱由检的铁血手段吓着了。
儒生在这个时代吃不香了。
大明也不是非儒生不可,如今是百家争鸣时代。
儒生早失去高高在上的特权,只能与普通百姓一样的社会地位。
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只能去求学,去学习国家急缺的各类人才。
这些都是他们的出路,以前学习的那一套,早己失去了效用。
不受社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