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前往邓城

又见谷中众人虽衣衫褴褛却颇有生气,想起昨日许羽分肉之举,再对比在官军中受的欺压,求生和寻求依靠的本能占了上风。¢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

一个机灵点的连忙磕头:“小的王三(李狗儿),愿降!愿追随头领!求头领收留!”

另一个也赶紧附和。

许羽点点头:“好,既然愿降,便是自家兄弟。”“

起来吧,以后跟着赵队长,守规矩,好好干。”

“谢头领!谢头领!”两人喜出望外,连忙表忠心。

至此,许羽手下可用的人力又增加了两名经历过初步军事训练的士卒。

午后,许羽将周平与山猫叫到一旁。

他铺开一张简陋的、由周平根据记忆勾勒的周边形势草图(画在沙地上或粗布上)。

“周平,你熟悉此地。”

“详细说说,咱们这野人谷,周边有哪些要紧的城池、关隘、山川?隶属哪个节度使管辖?距离多远?”

周平神色一肃,指着草图讲解起来:“回头领,咱们所处黑云岭,属荆山余脉,大致位于山南东道与山南西道交界之处,向东南可望汉水。”

他详细道:“据此西北约百余里,是山南东道治所、重镇襄州(襄阳),城高池深,乃节度使杨知至坐镇之地。”

“正北偏东方向,约七八十里,有邓城、阴县等较小城邑。\鸿!特+晓*税~蛧′ _蕪\错~内′容¨”

“向西越过荆山主脉,便是山南西道地界,其治所在兴元府(汉中),路途遥远。”

“向东,则地势渐平,通往随州、郢州等地。”

他特别强调:“如今这世道,城池皆由节度使麾下军将把守,盘查甚严。”

“周边乡野则多堡寨、土团,各自为政。”

“咱们所在山区,算是三不管地带,但也是各方势力渗透、流寇出没之地。”

许羽凝神细听,将“襄阳”、“邓城”、“汉水”、“荆山”等关键地名记在心里。

他指着襄阳方向:“从此地去襄阳,沿途情况如何?可有大路?需经过哪些关卡?”

周平答道:“有官道相通,但山路崎岖。”

“途中需经过几处驿站在险要处设立的哨卡,如柳林关、石河驿等,皆有兵卒驻守,盘问往来行人,尤其对成群结队者查得更严。”

许羽沉思片刻,决断道:“光躲在山里不是办法,必须弄清外界动向。”

“下午,我亲自带你和山猫,靠近襄阳方向侦察一番,不必进城,只在外围看看官兵动向、市井情况,听听风声。”

他看向周平,语气带着一丝承诺:“等摸清了周边虚实,站稳脚跟,我便想办法,派人去邓州一带,打听你母亲和妹妹的下落。~零/点′墈¢书, -蕞?鑫+章/结_耕?欣.筷,”

他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了几分,“这世道,普通人想活命,太难了。”

“她们若还活着,处境必然艰难。”

周平闻言,身体微微一颤,眼中闪过深切忧虑,随即化为感激与决然,重重抱拳:“头领大恩,周平……万死难报!必竭尽所能,助头领成事!”

“好,去准备一下,轻装简从,我们午后出发。”许羽拍了拍他的肩膀。

许羽深知,信息是乱世生存的命脉。

第一次主动向外探索,风险与机遇并存。

他必须亲自去感受这个时代的脉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午后。

简单吃过午饭,许羽便带着周平和山猫出发了。

三人皆是轻装简行,除了随身携带的短刀和一小包肉干饮水,未着甲胄,也未带长兵,尽量打扮得像寻常赶路的山民或猎户,以免惹眼。

此行目的地,是周平所说的、距离野人谷最近的较大聚落——邓城。

据周平估算,从野人谷所在的偏僻山区出发,若走相对隐蔽的山道小径,距离邓城约有三十余里。

“头领,此去邓城,山路难行,且需避开几处可能有土匪或官兵哨卡的大路。”

山猫作为老猎户,对山岭地形极为熟悉,主动在前引路。

他选择的路径,多是野兽踩出的兽道或采药人留下的痕迹,蜿蜒于密林和山脊之间,虽然崎岖,却能最大程度避开不必要的麻烦。

沿途,山猫不时停下,观察地面痕迹、折断的树枝乃至远处的鸟群,判断前方是否安全,是否有其他人马近期活动的迹象。

这份猎人的警觉,让许羽暗自点头。

周平则在一旁,凭借其对官军布防习惯的了解,补充指出哪些河谷、隘口可能设有暗哨或巡邏队,需要格外小心绕行。

三人一路无话,默默疾行。

许羽虽初次走这等山路,但体力充沛,步履稳健,紧紧跟在后面,同时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西周,将地形地貌记在心里。

路上,他们确实看到了一些乱世痕迹:

一处山坡上有废弃的简陋窝棚,似乎曾有流民聚集后又散去;

一条溪流边有篝火残迹和散乱的兽骨;

甚至在一处视野开阔的山梁上,远远望见一队打着模糊旗号的人马沿着远处的官道行进,看不清是官兵还是其他武装,三人立刻隐蔽,待其远去才继续赶路。

约莫走了近两个时辰(近西个小时),当日头开始西斜,天色渐晚时,走在最前面的山猫停下脚步,伏低身子,指着前方低声道:

“头领,到了。下面就是邓城。”

许羽和周平悄声上前,拨开枯黄的灌木,向下望去。

只见前方地势豁然开朗,一片相对平坦的河谷地带展现在眼前。

一座土黄色的城池依水而建,城墙不算高大,但看起来颇为坚固,城墙上隐约可见巡邏兵卒的身影。

城池外围,杂乱地分布着大片低矮的土坯房和窝棚,形成大片的城外坊区,炊烟袅袅,人声隐约可闻。

一条浑浊的河流绕城而过,河上有简陋的木桥连接两岸。

城门口排着稀疏的队伍,有兵丁持械把守,盘查着入城的人流。

整个邓城,笼罩在一种压抑而疲惫的氛围中,虽有人烟,却难掩乱世的破败与紧张。

“头领,那就是邓城。”周平低声道,“我们是在城南的山坡上。进城需接受盘查,咱们这身份……恐怕不易。”

许羽默默观察着城池的规模、守军情况、城外流民聚集的程度,以及通往各方的道路。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个时代的城池,心中对这个世界残酷的生存现实有了更首观的感受。

“不进城。”许羽果断道,“山猫,你眼神好,带我们靠近些,在城外棚户区边缘转转,听听风声,看看物价,特别是粮食和盐的价钱。”

“周平,你注意观察城防和兵卒的调动情况,看看有无异常。”

“是,头领!”两人低声应道。

三人借着地形和暮色的掩护,如同幽灵般,小心翼翼地向着那座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城池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