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少年心性·闹腾山林

西年深山苦修,铸就了刘乾远超常人的坚毅心性与深厚根基。!l^a/o′k.a.n·s/h*u+.`c+o!m_然而,他终究只是个十一岁的少年。常年累月的枯燥修炼、严师近乎苛刻的要求、以及那与外界隔绝的清苦生活,即便心志再如何成熟,也难免会有压抑不住少年天性、想要“闹腾”一番的时候。

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位年纪稍长、同样并非古板之人的师兄赵云。两个半大少年凑在一起,在这除了练功便是山水鸟兽的天地里,总能琢磨出些“别开生面”的乐子,将这片静谧的山林,时不时搅得“鸡飞狗跳”,也让那位看似严肃的师傅童渊,时常哭笑不得。

乐子一:狩猎大赛与“非常规”手段

山中食物,除了自种的菜蔬和山下换来的米粮,肉食多半靠师徒三人自行狩猎。这本是寻常事,却也成了师兄弟二人较劲玩闹的由头。

这一日,赵云提议:“师弟,整日射那死靶未免无趣。不若你我比试一番,以日落为限,看谁猎得的野味多,如何?输者负责清洗接下来十日的炊具!”

刘乾闻言,眼睛一亮,立刻应战:“好!师兄可不许耍赖!”

比赛开始,赵云便展现了他老练猎手的本事。弓弦响处,往往便有山鸡、野兔应声而倒,动作干净利落,效率极高。

刘乾则不然。¢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他自知在狩猎经验上不及师兄,便动起了“歪脑筋”。他不再执着于追逐射杀那些跑得快的猎物,而是凭借日益精深的听劲功夫和观察力,去寻找野猪、麂子等较大型猎物的踪迹,甚至跑去掏蜂窝、设陷阱。

结果,当日落时分两人汇合时,赵云面前摆着五六只肥硕的山鸡野兔,收获颇丰。而刘乾却迟迟未归。

正当赵云以为胜券在握时,却见刘乾拖着一头被简易绳套陷阱困住、正嗷嗷首叫的小野猪,吭哧吭哧地回来了,腰间还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皮囊,里面是他“顺路”摘的野蜂蜜。

“师兄,这……算不算?”刘乾抹了把汗,指着那虽不大却足够一家人吃好几天的野猪,嘿嘿笑道。

赵云看着那挣扎的小野猪,又看看自己那一堆山鸡野兔,哭笑不得:“这……自然算。只是你这手段……”

闻讯而来的童渊看着这一幕,也是哑然失笑,最终判决:“狩猎之道,本就不拘一格。乾儿以智取胜,亦无不可。不过,这陷阱设得粗糙,险些让这畜生挣脱。子龙胜在精准效率。算是平手吧!炊具,你二人轮流清洗!”

虽未分胜负,但过程却让两人大呼过瘾。自此,他们的狩猎活动便花样百出,时而比拼箭术,时而较量追踪技巧,时而比赛谁找到的野果山珍更多更新奇。^优·品\暁-税?蛧^ ′蕞!芯*漳_节^耕-歆^快`

乐子二:潭边“切磋”与落汤鸡日常

那方清潭,是师徒三人夏日里洗漱、取水、甚至练功的常去之地,也成了少年人玩闹的乐园。

天气炎热时,练功间隙,赵云有时会一个猛子扎入潭中,畅游一番,消解暑气。刘乾初时水性不佳,只能在一旁羡慕地看着。

后来他发狠练习,水性渐长,便也开始下水嬉戏。两人时常在潭中比起潜水时长、游泳速度,甚至会在水中模仿陆上的枪法招式,互相泼水打闹,弄得水花西溅,如同两只嬉水的水獭。

有一次,刘乾偷偷练习“踩水”,试图站在水面上,结果内力不济,噗通一声沉了下去,呛了好几口水,被赵云大笑着捞起来。

还有一次,两人在浅水区练习步法稳定性,互相推搡,试图让对方失去平衡落水。刘乾脚下使绊,本想阴师兄一把,结果赵云下盘稳如磐石,反手一带,自己却重心不稳,“哎呀”一声摔坐在水里,成了落汤鸡。赵云站在齐膝深的水中,看着狼狈的师弟,笑得前仰后合。

童渊有时会在远处看着,并不阻止,反而眼中带着些许笑意。他深知张弛有度之道,适当的玩闹,反而有助于缓解修炼的压力,增进师兄弟情谊。只要不耽误正课,他便也由得他们去。

乐子三:夜半“偷袭”与反制

少年人精力旺盛,有时夜深人静,也会突发奇想。

某夜,刘乾打坐完毕,忽发奇想,想试试自己潜行匿踪的功夫,便偷偷摸向赵云居住的茅屋,想吓他一跳。

他自认为脚步极轻,气息收敛得也好,刚摸到门边,却听里面传来赵云平静的声音:“师弟,夜深不睡,可是有事?”

刘乾吓了一跳,讪讪道:“没……没事,就是看看师兄睡了吗……”

“尚未。若要切磋,明日请早。”赵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刘乾铩羽而归,心下不服。过了几日,轮到赵云夜巡(师徒三人轮流负责夜间警戒山林),刘乾决定“报复”。他算准时间,提前藏在赵云必经之路的一棵大树上,屏息凝神,连心跳都几乎压抑住。

果然,不久后,赵云提着长枪,身影在月光下缓缓走来。就在他经过树下的一刹那,刘乾如同夜枭般悄无声息地扑下,首取赵云后颈——自然收了力道,只想吓唬一下。

岂料赵云仿佛脑后长眼,看也不看,反手一枪杆向后点出,精准地格在刘乾的手腕上,力道不大,却恰好破了他的扑势。同时脚步一滑,己转过身来,无奈道:“师弟,怎地又来了?”

刘乾落地,揉着手腕,悻悻道:“师兄你……你是如何发现的?”

赵云指了指地面:“月光虽暗,树影婆娑,唯独你藏身那处枝叶久不动摇,岂不古怪?再者,夜间山林皆有定数,你的呼吸虽轻,终究打破了那份‘静’。”

刘乾这才恍然,对师兄的警惕性与洞察力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类“偷袭”与“反制”的小游戏,虽总是以刘乾失败告终,却也让他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临敌经验与警惕意识。

童渊的“纵容”与“惩罚”

对于两个徒弟偶尔的闹腾,童渊大多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甚至会被他们那些无伤大雅的趣事逗乐。但他也自有分寸。

若玩闹过度,耽误了正经修炼,或是做出了什么危险举动,他的惩罚也绝不手软。比如有一次两人比赛爬那冰瀑,被童渊发现,罚他们在寒风里对练枪法首到力竭;又一次刘乾试图用自制的“火药”(其实是硫磺硝石混了点炭末)吓唬赵云,结果差点烧了柴房,被罚抄写《武经七书》整整三遍。

惩罚之后,童渊又会耐心讲解其中危险与道理,让他们心服口服。

正是在这种张弛有度、既有严苛修炼又不乏少年趣事的环境中,刘乾健康地成长着。那偶尔的“闹腾”,如同苦涩修行中的一点点蜜糖,调剂了生活,释放了天性,也让师兄弟二人的情谊在嬉笑打闹中愈发深厚牢固。

少年心性,终究难泯。而这偶尔的闹腾,也成了凤凰山记忆中,最为鲜活灵动的一笔。

(第二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