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文臣武将·南柯一空
意识重归黑暗,冰冷的死亡触感再次清晰地传来,并且不断加深,将他拖向永恒的沉寂。
原来……只是南柯一梦吗?
不,那感觉太过真实,太过深刻,那辉煌与遗憾,那壮志与悲怆,绝非凡梦所能及!
那或许是……另一个可能?是冥冥中的启示?还是……我本该拥有的命运?!
越是意识到那幻景的可能真实性,此刻现实的死亡就越是显得无比讽刺和可悲!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了最残酷的折磨!
“云长……翼德……孔明……”他在心中无声地嘶吼着那些在幻境中无比亲近的名字,现实中却无人回应。只有牢房的阴冷和腹部的剧痛提醒着他最终的结局。.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兴复汉室……竟成笑谈……”
“宏图霸业……终归黄土……”
无尽的悲凉和怨恨化作了最后一丝意识,随即,彻底沉沦于无尽的黑暗之中。
现实世界,刘备的死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太守府内,刘乾看着眼前收殓刘备尸身的报告,心情复杂。除了一丝莫名的悸动外,他更多地从现实角度考虑问题。刘备一死,公孙瓒兴师问罪的最大借口之一便消失了(冒充宗室、挑衅公孙家的主犯己死)。虽然过程曲折,但结果似乎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他立刻下令:“以太守府名义发布告示,言明逃犯刘备于狱中突发恶疾,救治无效身亡。此前其冒充宗室一案,就此了结。/0/0?小?税*惘. ,冕/费·跃¢毒,措辞要模糊,既不说他是真,也不说他是假。”他要利用刘备的死,来平息事态。
同时,他再次修书给城外的公孙瓒,语气不卑不亢:“……冒充宗室之刘备,己突发恶疾,毙于狱中。此案己结。令弟公孙越之事,乃其纵奴行凶、冲击郡府在先,我郡依法处置,并无不当。然伯圭兄劳师远来,我父亦不愿同室操戈,令亲者痛仇者快。若伯圭兄愿退兵,我涿郡愿提供些许粮草,以慰军旅劳顿,此事便可揭过。如若不然,我涿郡上下亦唯有据城死战,并将伯圭兄无故兴兵、意图胁迫同僚之事,上奏朝廷与州牧,公告天下!”
软硬兼施,既给了公孙瓒台阶下(刘备己死,加上粮草补偿),也表明了不惜一战的决心。
城外军营,公孙瓒接到刘卫(实为刘乾起草)的书信和刘备己死的消息,眉头紧锁。他兴兵前来,主要目的是施压刘卫,炫耀武力,并试图攫取利益。如今主要由头之一的刘备己死,继续攻城就显得师出无名,且真要强攻涿郡坚城,损失必然不小,即便攻下,也会彻底得罪刘虞,得不偿失。刘卫给出的粮草补偿,虽然不多,但也算是个体面的台阶。
公孙越在一旁咬牙切齿:“大哥!难道就这么算了?那刘乾小儿……”
“闭嘴!”公孙瓒不耐烦地打断他,“若非你惹是生非,何至于此!刘备己死,目的己达。刘卫老儿既然服软,本将军便给他这个面子!”他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决定见好就收。
于是,公孙瓒大军在城外接受了涿郡送出的一批粮草后,便拔营启程,浩浩荡荡返回北平。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竟因刘备的死,以一种略显诡异的方式化解了。
涿郡城暂时恢复了平静。百姓们松了口气,纷纷称赞太守府处置得当,化解了兵灾。至于那个死在狱中的“冒牌宗室”刘备,很快便无人再提起,仿佛从未存在过。他那些未曾相遇的兄弟、未曾招揽的谋臣、未曾建立的功业,都随着他的死亡,化为了虚无的泡影。在这个时空里,桃园结义成了空谈,三顾茅庐再无可能,蜀汉政权还未开始便己终结。
一切可能的辉煌,皆成南柯一梦,消散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刘乾站在城头,望着远去的公孙瓒大军,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刘备的死,像一根刺,提醒着他这个乱世的残酷和命运的无常。他也隐隐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东西随着刘备的死而改变了,但又说不清道不明。
“师兄,”他对身旁的赵云道,“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要想守护想守护的一切,唯有掌握更强的力量。”
赵云重重点头,经过此事,他更加坚定了辅佐刘乾的决心。只有足够的实力,才能避免成为别人案板上鱼肉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