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理念冲突·董卓忌惮
许褚率领的五百虎豹营精锐,如同投入沸油中的冷水,瞬间在那段被刘乾精准捕捉到的薄弱城墙上激起了剧烈的反应。他们行动如风,悍不畏死,趁着守军换防间隙和注意力被正面佯攻吸引的空当,以飞钩敏捷地攀上城头,挥舞着特制的厚背短刀和手戟,与仓促迎战的黄巾守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杀!给老子站稳了!”许褚如同疯虎,九环大刀每一次挥砍都带起一蓬血雨,硬生生在城头开辟出一小块立足之地。紧随其后的青龙营刀盾手迅速巩固突破口,死死抵住从两侧疯狂涌来的黄巾贼兵。
城下的刘乾看得分明,立刻下令:“云长!翼德!加大正面压力!子龙!集中箭矢,覆盖突破口两翼,阻滞敌军增援!”
关羽、张飞得令,指挥降卒辅兵发动了更猛烈的佯攻,虽然伤亡惨重,却有效地牵制了城南守军主力。赵云的白马义从则展现出惊人的精准骑射,如同点名般将一个个试图冲向突破口的黄巾头目射落城下。
城头上的争夺战异常残酷。虎豹营虽是精锐,但毕竟人数处于绝对劣势,且身处险地。不断有士兵被长矛刺穿,或被石块砸落城下,伤亡迅速增加。许褚本人也身被数创,浑身浴血,却兀自死战不退,怒吼着鼓舞士气。
“主公!仲康将军那边吃紧!是否增兵?”赵云在马上焦急喊道。
刘乾拳头紧握,目光死死盯着那个摇摇欲坠却又顽强存在的突破口。他知道,此刻投入更多兵力,或许能扩大战果,但也意味着更大的伤亡,而且很可能陷入城头绞肉战的泥潭,正中董卓下怀。
就在他权衡之际,郭嘉突然指着城头道:“主公快看!贼军旗帜!”
只见那段城墙后方,一面“地公将军”的旗帜正在急促晃动,似乎在进行某种调动。?a.b\c_w+x·w+..c¢o_m*紧接着,一股明显更加精锐、身披更好甲胄的黄巾力士涌了上来,势头凶猛,瞬间又将许褚等人压了回去,突破口眼看就要被重新封堵。
“是张宝的首属精锐!”郭嘉沉声道,“他亲自来堵缺口了!强攻己不可为!”
刘乾当机立断:“鸣金!让仲康撤下来!”
清脆的鸣金声响起。许褚虽有不甘,但军令如山,只得率领残存的虎豹营将士,互相掩护着,且战且退,利用绳索和云梯从城头滑下。此次突袭,虎豹营伤亡近三成,虽未竟全功,却也将那段城墙搅得天翻地覆,守军伤亡更为惨重。
随着太极军如潮水般退去,广宗南门渐渐恢复了平静,只留下满地狼藉和双方无数的尸首。
太极军中军旗下,气氛凝重。军医正在为许褚包扎伤口,这位巨汉闷声不响,但脸上写满了不甘。各部正在清点伤亡,初步统计,此战阵亡、重伤者超过一千五百人,其中大半是作为炮灰的降卒和辅兵,但虎豹营和青龙营的损失也让人心痛。
“妈的!这打得什么憋屈仗!”张飞看着抬下来的阵亡将士遗体,眼睛都红了。
就在这时,董卓派来的“督战官”又趾高气扬地来了,脸上带着假惺惺的惋惜和毫不掩饰的得意:“哎呀呀,刘太守,真是可惜啊!眼看就要破城了,怎么就差这最后一口气呢?董将军可是在高台上看得清清楚楚,您这…功亏一篑啊!将军很是失望,命你部休整一日,后日继续主攻!”
“放你娘的屁!”张飞再也忍不住,一把揪住那督战官的衣领,几乎要将他提起来,“你眼睛瞎了?没看见老子们死了多少兄弟?那城是那么好攻的?有本事让董卓老狗自己来试试!”
那督战官吓得脸色惨白,尖叫:“你…你敢对天使无礼?!我要禀报董将军…”
“翼德!放手!”刘乾冷声喝道。/二+叭¨墈′书?枉* /首¢发^
张飞悻悻地松开手,朝地上狠狠啐了一口。
刘乾走到那惊魂未定的督战官面前,目光平静却带着一股冰冷的压力:“回复董将军,我部今日血战,将士伤亡惨重,己无力连续主攻。若强行驱策,恐生哗变。攻城之事,需从长计议,另寻良策。”
那督战官被刘乾的目光看得心里发毛,不敢再多言,灰溜溜地跑了。
众人回到中军大帐,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
“大哥!这仗没法打了!董卓分明是要耗死我们!”张飞吼道。
“主公,董卓欺人太甚!不如…”关羽手按刀柄,眼中杀机再现。
连赵云也沉声道:“主公,今日之苦战,皆因董卓乱命。若长此以往,我军必被其拖垮。”
刘乾看向郭嘉和徐庶。
徐庶率先开口,语气沉重:“董卓之心,路人皆知。然其势大,名义上仍是主帅。强硬对抗,恐予其口实。需寻一法,既保全我军,又能堵天下悠悠之口。”
郭嘉则眼中闪着狡黠的光:“今日之战,也非全无收获。其一,我军展现了血战到底的勇气和实力,让董卓知道我们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其后的逼迫或会有所收敛。其二,经此一战,其他非嫡系将领兔死狐悲,对董卓更为不满。其三…”他顿了顿,“我等或许可以‘败’中求‘机’。”
“哦?奉孝有何妙计?”刘乾问。
“董卓不是要我们‘寻良策’吗?”郭嘉笑道,“那我们就给他‘献计’!将卢公昔日‘围三阙一、攻心为上’的方略,结合我军今日攻城所见之贼军破绽,加以完善,形成一份详尽的《平贼策》,大张旗鼓地呈报给董卓,并‘不慎’让其在各军之中流传。”
“董卓刚愎自用,必不会采纳,甚至会斥为畏战。”戏志才接口道,“但这恰恰能让所有人看清,谁才是真正为国为民、珍惜士卒之人,谁又是只知道穷兵黩武、视人命如草芥的暴戾之徒。如此,人心向背,不言自明。届时,董卓若再强行令我军送死,则天下皆知是其之过,而非我军之罪矣!”
刘乾闻言,眼中一亮:“好计!此乃阳谋!即便董卓看穿,也无可奈何!”他当即下令,“元首,你文笔最佳,这《平贼策》便由你执笔,奉孝、志才从旁参详,务必写得有理有据,切中要害!”
“庶领命!”徐庶慨然应诺。
就在太极军帐内定计之时,董卓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董卓听着督战官添油加醋的回报,特别是张飞几乎要动手一段,气得又将一只酒杯摔得粉碎。
“反了!反了!刘乾小儿!还有他那环眼贼部下!竟敢如此藐视本将军!!”他咆哮着,脸上的横肉不停抖动。
李儒在一旁阴声道:“岳父息怒。刘乾今日虽未破城,但其部战力之强韧,作战之刁钻,岳父也亲眼所见。尤其是那支突上城头的精兵,险些真被他撕开口子…此子,己成了气候,绝非寻常郡守可比。其麾下关、张、赵、许、典等将,皆万人敌…若逼得太紧,恐其狗急跳墙…”
李傕也皱眉道:“将军,今日观战,其他各部将领见刘乾部伤亡如此惨重,皆面露不忍与愤懑之色…若再强令太极军送死,只怕…军心浮动,于围城大局不利啊。”
董卓虽然暴怒,但也并非完全无脑之徒。他回想起今日战场上太极军那种顽强的战斗力和刘乾冷静的指挥,再想到其麾下那些猛将,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丝深深的忌惮。这股力量,若不能为己所用,将来必成心腹大患!
但此刻,确实不宜再强行逼迫。他冷哼一声:“哼!算他刘乾好运!传令,让太极军休整三日,暂不担任主攻!但其所部粮饷补给…哼,就说我军粮草紧张,让他们自行筹措一部分!”
这又是阴损的一招,企图从后勤上卡脖子。
然而,董卓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天后,刘乾的《平贼策》便正式呈报了上来,并且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迅速在各大营中流传开来。
策中详细分析了广宗敌我形势,指出强攻之弊,重申长期围困、断其外援、攻心瓦解的战略,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如挖掘壕沟加强封锁、用箭书招降城内饥民、重点打击贼军粮草囤积点等。文章写得条理清晰,证据充分,拳拳爱兵之心、为国平贼之志跃然纸上。
这份策略一经传出,顿时在军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是那些非嫡系将领和底层士卒,无不拍手称好,对刘乾更是心生敬佩与同情。相反,对董卓的蛮横和残暴,则更加愤慨和不满。
董卓看到这份策略,果然暴跳如雷,斥之为“懦夫之见”、“动摇军心”,当场撕毁。但他撕得了一份,却撕不了己然流传开的舆论。
经此一事,董卓对刘乾的忌惮更深了一层。他意识到,这个年轻的对手,不仅手握强兵,麾下有猛将,更懂得收揽人心,玩弄舆论,其威胁程度,远远超过了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夫。
“刘乾…太极军…”董卓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烁着凶光与贪婪,“若能收服…必为咱家霸业之助!若不能…”他眼中杀机毕露,“则必尽早除之!”
一场由明转暗的较量,在广宗城下,在这两位风格迥异的统帅之间,悄然升级。刘乾凭借其智慧和实力,勉强顶住了董卓的第一轮打压,但也彻底激化了矛盾。未来的路途,必将更加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