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人就一辈子,该争的就得争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得了卓王孙给的家奴百人、钱百万,还有出嫁时的衣物财物,随即返回成都,购置田地房产,摇身一变,过上了富足日子。

而且不仅如此,司马相如也突然时来运转,迎来了好运。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偶然间读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当即便宣司马相如进宫面圣。

司马相如听闻消息,欣喜若狂,赶忙辞别卓文君,只身奔赴京师。

面见汉武帝时,司马相如恭敬说道:‘陛下,《子虚赋》写的不过是诸侯打猎之事,臣愿再作一篇,专门描绘天子打猎的英武风姿。’

汉武帝听后,欣然点头应允。

没过多久,司马相如果然创作出一篇文辞华丽、气势恢宏的《上林赋》。

汉武帝读完,龙颜大悦,当即封司马相如为中郎将。

身处京师的司马相如,一时间风头无两,尽享荣光。

渐渐的,就把成都家中的卓文君,给抛到了脑后。

而随着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司马相如还萌生出了休妻的念头。”

刘彻看见这一幕,脸上面无表情的轻声问道:“朕做过这等事?朕怎么一点都不记得了?”

卫青瞥了一眼刘彻,欲言又止。

还是霍去病胆子大,他直接说道:“陛下,要不臣去办了他?”

“你还是留着劲儿办匈奴吧。”刘彻白了霍去病一眼,随后对身旁的卫青说道:

“传朕旨意,免去司马相如一切职务,永世不得录用!

同时,再派人去成都找找,看看登榜的卓文君,是不是咱们世界的这位。”

“微臣这就去安排!”

卫青离开后,刘彻又忍不住啐了一口,“呸!渣男!”

“司马相如动了休妻心思,于是便试探着给卓文君写了封信。

信中的内容极为简单,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原本欢喜的拿着夫君写来的信,等着接她去京城享福。

哪知道,等来的却是这样一封信。

卓文君是何等聪慧,一看便明白了司马相如的意思。

信中有百、千、万,却唯独缺‘亿’,这不正是说对她‘无亿(意)’了嘛。

卓文君又悲又恨,当即提笔,以数字为引,给司马相如回了一封信: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而司马相如在看过卓文君的回信后,又被卓文君的才情深深打动。

再回想起这些年对卓文君的忽视,他心中满是愧疚,最终还是将卓文君接到了京城,结束了两人长久的分居生活。

可谁能想到,年过五十的司马相如依旧风流不改,竟提出要娶茂陵女子为妾。

这一次,卓文君彻底对司马相如是彻底的失望了,

一首饱含血泪的《白头吟》在她笔下缓缓流出。

同时,她还附上了一封《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看到这些诗文后,终于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然而,‘与君长诀’这几个字,在十年之后还是真的应验了。

汉武帝元狩六年,司马相如因病离世。

卓文君孤身一人,身体也每况愈下。

在司马相如去世后的第二年深秋,也香消玉殒,告别了这个让她爱恨交织的世界。”

观众们看到这儿,忍不住叹息起来,

“唉,女人呐,何苦为了负心汉,这般糟践自已的青春。”

“我觉得,司马相如虽然浪,但却至少还能浪子回头,多少还是有点底线的。”

“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更何况司马相还是风流多才。”

“真是不要脸!”

霍去病犹豫片刻后,向刘彻问道:“陛下,要不要臣去把大将军追回来?”

视频里已经说了,司马相如虽然渣,但最后都没有付诸行动。

现在去把他办了,多少有些不厚道。

但刘彻却说道:“让他办,朕最见不得这种朝三暮四之辈!”

“……”

视频最后总结道,

“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三首诗:

《怨郎诗》《白头吟》《诀别书》,字字都饱含血泪,句句都深情无限。

却又在处处,都透着极致的绝望。

爱之深,恨之切,因为深爱,所以伤心。

因为坚守,所以绝望。”

“卓文君一生敢爱敢恨。

爱司马相如时,如飞蛾扑火,哪怕耗尽一生也在所不惜。

当司马相如负心时,她也能决然写下‘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她用手中的笔和出众的文采,对抗世道的不公、丈夫的薄情,为自已的人生幸福奋力拼搏。

后世有人评价她‘是一个活出了自我的女性。’

她凭借自已的智慧与勇气,一生都在坚守‘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的誓言,

令人钦佩,也让人尊敬。”

【华夏历史十大才女第七位: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盘点完毕!】

看过视频里对卓文君的盘点后,有人忍不住说道,

“卓文君太傻,何必死缠烂打。”

“人活这一辈子,自已的日子自已不过明白,难道等着别人施舍吗?该争的就得争,不然连自已想要的都留不住。”

“以前总觉得女子就该安分守已,现在才想明白,那些所谓的世俗礼法,大多都是约束女人的。

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态,女人为自已争点公平就被说三道四,太不公平了。”

“可惜我晚生了几百年,否则我定取了他……的狗头!”

“......”

卓文君这一生,自小寡居到与司马相如私奔,

再到后来一次次应对丈夫的变心,走的全是坎坷路。

但她从没认过命,她用一首首诗文守住了自已的尊严和婚姻,最终也算有了安稳的归宿。

这一切,不是靠别人可怜,而是她自已一步步争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