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变天二

皇帝在勤政殿昏厥了!

一时宫中大乱,各方势力俱蠢蠢欲动。

唯顾家反而闭门不出,京中权贵都在猜测,因为太子殿下是顺位继承,所以顾家才这么老神在在。

勤政殿中太医进进出出,皇帝的身体自鼻衄开始,每况日下,昏厥过后,便呈现出灰败之势。

太医院中,各科圣手正在合议。

院判率先问责:“这段时日不是一直在养着吗,怎么才短短时日,腑内脏器腐坏至此?”

“下官……下官也不清楚,已经叮嘱要小心饮食,但似乎还是一直在恶化。”

“正是,下官这也是如此情况。”

“下官也是……”

几个被宣召过的太医纷纷喊苦。

其中一人道:“下官问过御膳房,皇上很少单独饮食,前一段在储秀宫两位娘娘处,鼻衄后基本在东宫饮食,东宫的食材记录,下官看过,并无冲突之处。”

院判半眯着眼,目下有精光闪过:“这么说,储秀宫那边的食材,有冲突之处?”

“确是如此。下官推测,初始的症状同饮食有关。”

“此事皇上可知?”

“下官是最近两日才弄清楚,尚未禀报,且他转至中宫用膳,下官想着,中宫总是安全的……”

他越说声气越小,终了,自己也觉得哪里不对,止了话语。

“方才你说中宫的食材记录,没有对冲之物。”院判思索着问。

“这个绝对没有,下官一味味仔细确认过。”

“从外面进来的呢?”

“外面?”被问者一愣,“这个,下官、、下官没有细究。”

“还是先看眼前情况吧。”另一人道:“现下用药最是艰难,多一分怕龙体受不住,少一分,眼下能不能度过,尚还两说。”

众人靠近,合力写出一方,院判交给最后面说话那人:“你心思缜密,性子最稳,亲自盯着将这药煎了,看皇上服下。”

那人接了方子,正欲执行,门外进来个太监。

“奴才奉宝妃娘娘之命前来。”那太监打了个尖儿。

几位大人面面相窥,院判挥手让取了方的人先走,道:“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皇上圣体欠安,娘娘虽在禁足中,仍担心不已,特命奴才来问清病因。”

“娘娘贤德,皇上龙体事大,尚未清楚病因,吾等还在合议,请娘娘恕罪。”

那太监阴阴声:“尔等这么多人,关起门来合议半天,就这么回复娘娘?”

院判肃色:“兹事体大,才需合议,待到确定了病因,定当第一时间回禀娘娘。”

“最好是,须知宝妃娘娘乃太子生母,该怎么做,诸位大人应该清楚。”

几位御医的面色统一变了,院判面上也升不起不悦,“公公所言甚是,待到确认了,定派人禀报娘娘。”

那太监面带得色,一副算你们识相的嘴脸,拂尘一甩,转身出去。

见他走完,几个御医纷纷繃不住了。

一人骂道:“一人得志,鸡犬升天。这些个阉人,都越发张狂了。”

“宝妃娘娘素日低调也好说话,怎地她下面的人这么没规矩。”

院判神色复杂,“你们谁在宝妃宫里见过这个人?”

众人皆愕。

“似乎没什么印象。”

“下官也没见过。”

“还真是眼生,若是娘娘跟前的人,总应该是见过才对。”

才反应过来。

“竟然是冒充的?可是这样有何好处?”

院判睨了说话之人一眼。

那人微怔,接着像悟到了什么,一下闭了嘴。

宝妃娘娘再蠢,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明目张胆派人来这般做派。

“不管什么人什么事,咱们只当不知道,望诸位谨记,咱们是纯臣,唯有纯臣才可保全自身,一旦站队,届时,死生便身不由己了。”

众人全都府首称是。

勤正殿中。

皇帝仍未转醒,皇后吩咐封锁消息,并迅速通知其亲兄长,加强巡防兵力。另派了一支精兵,将勤政殿团团围住。

后宫诸人噤若寒蝉,各宫宫门紧闭。

殿外,首领太监看着侍卫换防,脑中闪过皇帝昏过去前的交待:“朕若不醒,宫中诸事,以皇后决策为准。”

他站在宫门口,远眺宝妃居住的宫殿方向,不知在想什么,春日风大,偶有柳絮飘飞。

稍顷,转身回了殿内。

皇后身着半旧常服,一脸疲态,正在新支的贵妃榻上小憩。首领太监轻声禀:“国舅爷的人悉数都安排下了。”

小半晌,皇后才缓缓开双眸,“太医那边怎么说?”

“已合议出方子,在煎药。”

皇后颔首,“可有把握?”

“这个……奴才也说不好,稍等奴才请太医院的大人给娘娘说一说。”

这时,皇后近身的嬷嬷端了个托盘进来。

首领太监退后两步,让出位置。

嬷嬷道:“娘娘你两日没好好用膳,这是小厨房新炖的燕窝,你用一点吧。”

皇后瞧了一眼,摆手示意要她拿下去。

嬷嬷急了:“多少用一点,要是你也垮了,这偌大后宫,谁来主持?”

她说罢,朝首领太监投去求救的眼神。

首领太监愣了下神,从善如流跟着劝:“嬷嬷说得对,人是铁,饭是钢……”

皇后忍不着扯了下嘴角,好似无奈般取了那碗燕窝,几口饮尽了,饮得急,还小小呛了一口,捂着帕子轻咳。

跟前两位分别是帝、后跟前的老人,皇后咳过了劲儿,才道:“太后那边知晓了吧?”

嬷嬷斟酌道:“这么大的事儿,合宫都晓得了,太后娘娘想必也早有人去禀过。”

皇后不置可否,抬眸,恰见嬷嬷的目光闪了一下。

她顿了顿,对首领太监道:“不管如何,你亲自走一趟,将皇上现下的情况禀给她。也免得来日落下什么口实。”

首领太监应命退下,待瞧着他没了影,才转面嬷嬷:“何事?”

“那边传了话过来,您看……”

“拿来吧。”

嬷嬷递过去一张字条。

不解道:“娘娘贵为中宫,不管谁继承大统,你都是未来的太后,她即便同起同坐,也不能如何,你何苦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