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想拜访秦王
雅间中,众人苦笑一声。~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
说来也是。
吴万全乃是商业司主事徐百泉的姐夫,宴请岂能忘了他?
吴贵见状,不由得解释道:“与徐主事无关,乃是大王钦定。”
众人一惊,吴万全更是惊喜交加。
吴贵说道:“当年徐主事能够从一介商贾一跃成为商业司主事,便是因为其为秦州从凉州带回了战马。
而吴东家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大王一直记得这份情谊。”
闻言,众人是真的无话可说。
张连庆深有同感。
当年他帮助秦州牧府招募难民和流民,从而得到秦王接见和奖赏。
从那之后,张连庆可谓是风生水起。
最让张连庆感慨的是,秦王一直记得他,这才是真正的恩赐。
吴万全放心下来后,其他人就难受了。
狄府令规定的三条硬性要求,能够达标的商贾少之又少。
特别是第二条。
景平十二年之前,秦州虽然收服了关远郡,且刚刚吞并益州,但因为大炎朝局没有彻底崩坏。
故而,大炎各大商会、商行并未在秦州开设太多商铺。
临江商行管事何茂林问道:“吴管事,可知为何会设置这三条硬性要求?”
众人投来目光。
吴贵说道:“这是都督府衙第一次设宴,更多的是奖赏从一开始就支持大王支持秦州的商贾。建国之后,除夕前的晚宴将形成定制,你们都有机会。”
建国?!
众人立刻被吸引到了。
苏宝成按捺着激动神色,问道:“吴管事,不知何时建国?”
吴贵说道:“我也不知。”
他虽然消息灵通,但有些消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也不会贸然打听。
吴贵转而道:“今日把大家叫过来,还有另外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都督府衙不日将委托秦州商会筹集物资。
这批物资主要用以支援庆州,物资价格比之市价多一成。三日后,布政司和商业司就将召集你们,并给出所需物资名单。”
吴贵沉声道:“这件事非常重要,若是有空闲物资,可以全部奉献出来,府衙不会亏待你们。”
“吴管事宽心,府衙相召,我等岂能不从。”
众人连忙说道。
吴贵满意的颔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明晃晃的就是在告知众人,只要坚定追随秦州,那么就不会亏待他们。
正事说完之后,众人开始畅聊趣事。\d¨a?s_h,e+n^k?s′.*c^o_m+
何茂林说道:“上个月,临江商行名下一支商队从并州经由代州返回,发现代州已经逐步加严商旅通行。在重要道路、城池,皆设有关卡,严查来往灵州、庆州的商旅。”
王乐福挑眉问道:“可曾发现军队的行踪?”
何茂林摇头道:“南下灵州或庆州的商队,只能走固定线路。若是走错线路,轻则扣留货物,重则入狱。”
吴贵说道:“预料之中。你们名下的商队来往并州、豫州等地,若是留意到异常之处,不论消息价值高低,皆可及时说出来。
若是真的有价值,都督府衙定不会吝啬赏赐。”
秦州黑冰台遍布大炎,情报探查能力无需赘言。
但商队来往各地,接触的人鱼龙混杂,保不齐能够瞎猫碰上死耗子,且还不容易遭人怀疑。
此外,黑冰台也时常会与商队交流,挖掘有价值的情报。
吴贵告诉众人,待到秦国建立,大家伙就都是秦国人,在外要为秦国争取利益。
众人纷纷应承下来。
其实,即便吴贵不提醒,他们在外也会这么做。
今日能够坐在这里的,基本上与秦州深度绑定了。
秦国发展的越好,给他们带来的益处也越多。
秦州酒楼外,张连庆和苏宝成两人满身酒气,但还保留着清醒。
两人在小厮搀扶下坐上马车。
“苏老弟,明日你跟我一道去拜访关士子。”
苏宝成脸上露出狐疑之色。
张连庆口中的关士子,全名叫关舟,益州人士,今年刚参加招贤考试。
前三轮考试中,皆拔得头筹。
第四轮考试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关舟有望摘得前三甲。
“大哥,关士子貌似不屑于与我等商贾往来。前两次上门拜访,关士子直接拒绝了。”
张连庆摇头道:“才两次算什么?我打听了一下,府衙内很多官员看好关舟,认为其能夺得前三甲。按照府衙招贤考试的惯例,前三甲士子将直接下放至地方任县丞或主簿。
你也知晓,秦州仕途最广的还是地方官员。花点钱财和精力,交好一名潜在的高官,对你我来说没有任何损失。
”
苏宝成犹豫道:“可是前两年交好的士子,如今全都断了联系。”
这三年来,张连庆和苏宝成交好的年轻士子不下二十多名。
其中不乏有几人仕途昌顺,却不再与他们亲近来往。
张连庆和苏宝成上门拜访,交谈之间也是多有疏离。
一来二去,苏宝成也就断了结交年轻士子的念想。
张连庆靠在车厢上,说道:“前几日,吴管事跟我提到,往后都督府衙将更加注重年轻官吏的培养,亦会给予年轻官吏更多升迁机会。\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
张连庆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苏宝成,在结交有潜力的士子一事上,绝不能半途而废。
现在年轻士子对他们爱答不理,往后可就说不准了。
……
京畿,日月县。
郑承旭和孙南寻已经抵达,正在驿馆中喝茶驱寒。
孙南寻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道:“公子,连日大雪,安和县子一行怕是要在路上耽误好几天。”
郑承旭慢悠悠的喝着茶水:“晚几天也没关系,你我怕是要在日月县过新年了。”
孙南寻颔首。
来之前,他就有所预料。
并州和豫州结盟攻秦,其中需要商讨的事情真的太多了。
双方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
即便尽快达成共识,运河冰冻,也无法乘船返回豫州。
孙南寻说道:“公子,关于我方的底线,在下还是有不同想法。”
郑承旭叹气道:“豫州不是一言堂,况且我不想因为这件事,去引发内部不和。”
孙南寻张了张嘴,话语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他其实很想说,公子身为李公嫡长子,就要果断去竞争。
只是这种话,他不敢说,也不能说。
孙南寻驱散脑海中的思绪后,说道:“公子,庆州不能由豫州一家进攻,但战后豫州应分得更多的郡县。”
郑承旭皱眉,陷入沉思。
孙南寻口中的不同想法,其实就是战后瓜分庆州出现分歧。
在两人来之前,豫州已经召开了多次集议,商讨结盟一事。
根据众人的商讨,可以猜测明年并州十有八九会选择主攻灵州广卫郡。
基于这一猜测,那么庆州将由豫州主攻。
若是明年能够攻下庆州和灵州,两家各自分得一州,皆大欢喜。
只是这根本不可能。
秦州的实力摆在明面上。
想要从秦州手中同时夺回两州,除非是秦王死了,秦州内部崩溃。
所以攻秦成功,最大的战果有两个。
一是压制住秦州势头,二是庆州。
如何瓜分庆州,豫州大部分官员的想法是均分。
亦有少部分人,认为哪一家出力多,哪一家分配的郡县就应该更多。
孙南寻便是其中之一。
郑承旭沉思片刻,道:“待到李柏川一行到了,洽谈开始后,先漫天要价。”
孙南寻轻笑道:“理应如此。”
既然是谈判,那肯定不可能一开始就把“价钱”谈好。
忽而,孙南寻压低声音:“公子,可曾想过剑走偏锋,给秦州制造内乱?”
郑承旭反问道:“刺杀秦王?”
孙南寻摇头。
刺杀秦王,犹如水中捞月。
这些年,刺杀秦王的行动很多,但无一例外全部都失败了。
孙南寻说道:“可让秦蜀乱起来,尤其是益州,乃是秦州的后勤粮仓,益州一乱,秦州自然崩溃。”
郑承旭面色怪异。
“孙先生,难道你不知晓益州如今的情况?江家和乔家跟在秦王身后混得风生水起,其他益州豪族不过是小猫两三只,翻不起风浪。”
孙南寻说道:“益州的情况,在下自然知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况且不需要益州豪族起事造反,只需要让秦州粮草转运不畅,便足矣。”
郑承旭明白孙南寻的想法了。
从夜雨探明的情报可知,秦州攻打灵州、庆州,粮草大多来自益州。
这就导致秦州粮草转运线路很长,一旦中途出现变故,粮草转运就将陷入停滞。
缺粮是战场之上,最大的变故。
郑承旭沉思良久,道:“孙先生,你的提议我会跟父亲商量。”
孙南寻闻言,不由得说道:“公子,郑公既然已经决定退隐,那么非紧急必要的事情就没必要得到郑公首肯。
公子可跟长孙将军、白先生他们商讨,只要他们同意,便可让夜雨展开行动。”
郑承旭若有所思的看着孙南寻,后者面色如常。
片刻后,郑承旭微微颔首。
“多谢孙先生提点。”
“公子客气了。恰逢乱世,敢争才能赢。
”
郑承旭有些恍惚。
这句话,很多人都对他说过。
这时,敲门声响起。
而后,一名黑衣汉子快步走过来。
“公子,收到消息,安和县子一行最快明日傍晚之前就可抵达日月县。”
这么快?
原本在郑承旭的预计中,李柏川他们至少要拖延半个月。
未曾想,还提前了。
翌日,傍晚。
一辆马车冒着风雪,缓缓驶入日月县城。
驿馆外,郑承旭面带笑意看着走下马车的李柏川。
“乘风兄,多年未见,风采依旧啊。”
李柏川作揖回礼:“世丰兄,别来无恙。”
今日李柏川一行刚到日月县,自然不可能洽谈结盟事宜。
故而,郑承旭以老友身份邀请李柏川小酌。
煤球炉旁,两人相对而坐,且没有叫人侍奉一旁。
郑承旭给李柏川斟酒后,道:“我以为来的会是你大兄。”
李柏川平淡道:“大兄现在可是大忙人,哪有时间担任使者来日月县洽谈结盟事宜。我不同,只是闲散人员。”
郑承旭直接拆穿:“闲散人员能担任并州都督府监?我才是真正的闲散人员。”
李柏川忍不住发笑。
因为他发现郑承旭言语中透露着一抹艳羡。
“听闻郑公亦是退隐了?”
郑承旭颔首。
不知为何,李氏和郑氏的族长相继对外宣布退隐,且态度非常强硬,不容任何人质疑。
“那你慌张什么?”李柏川说道,“豫州虽未成立都督府,但是你已经参与豫州政务,又何必在意官职虚名。”
郑承旭苦笑一声。
他不在虚名,但往往有时候虚名代表着一种认可。
李柏川端起酒杯跟郑承旭一碰,转而道:“听闻你今年专门去丰郡面见秦王,收获如何?”
郑承旭神情变得严肃。
“收获巨大,却也令我感到压力巨大。”
“哦?说说看。”李柏川来了兴趣。
他曾与大兄交谈过,只是大兄并未细说,这让他心痒难耐。
郑承旭说道:“正如我父亲所言,秦王乃当世豪杰之一。秦王年纪与你我的子侄相差不大,所取得的成就,却超过了你我两大世家。
秦王独具魅力,这一点与历朝历代开国帝王相似。我与之交谈,一直处于下风,却又不会生厌。”
李柏川神色一滞,而后惊讶的问道:“你被秦王的气质感染到了?”
“是的。”郑承旭大方的承认了。
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他虽年长秦王且是郑氏长公子,可身份地位与秦王相比较,还是差的太远了。
从一介商贾之子,成长为执掌四州的君王,可不是说说而已。
至少,郑承旭扪心自问过,若是没有家族帮助,景平十年换他前往秦州担任州牧,他最多只能执掌秦州一地。
郑承旭说了很多,足足说了一炷香,李柏川听完之后,眉头紧锁。
郑承旭说的很多话,大兄也对他说过。
简而言之,秦王值得一见。
李柏川将酒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世丰兄,听你说完,我真的想飞奔前往秦州,拜访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