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别具一格的‘鹿鸣宴’
三日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宴会在济州城的一处会馆中隆重举行。
虽筹备时间颇为仓促,但在属官们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的精心操办下,会场布置得庄重典雅而不失喜庆氛围。
其效率与质量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官办宴会,也是沈蕴的主张和思想体现。
宴会设于宽敞明亮的大厅之内,四周高悬着喜庆的红灯笼,虽不及以往鹿鸣宴那般极致奢华、富丽堂皇,却也案几齐整有序,器皿洁净光亮,处处透着一种简约而不失格调的美感。
空气中弥漫着酒肉的醇厚香气与炭火的融融暖意,令人倍感温与惬意,将初春时的寒冷驱散。
众多新科中榜的考生皆已换上了象征新身份的官袍,他们或峨冠博带,或锦袍加身,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低声交谈着,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喜悦,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向往。
整个会场人声鼎沸,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气氛热烈非凡。
这时,一声清亮的通传响彻大厅:
“沈大人到!”
霎时间,所有的交谈声戛然而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按下暂停键。
众人迅速收敛笑容,依照官场礼仪,按品秩高低依次肃立,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入口处,带着敬畏与好奇交织的复杂情绪。
只见沈蕴在一众属官的簇拥下,缓步而入,步伐沉稳而有力。
沈蕴今日未着官服,只穿了一身藏青色暗纹锦袍,腰束玉带,更显身姿挺拔如松,风度翩翩。
面容依旧俊朗不凡,但眉宇间经此数月历练,已沉淀了几分更深沉的威严与从容不迫的气度。
唇角含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如炬般扫过在场众人,那目光既不显倨傲无礼,也无过分亲昵之态,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独特气度,仿佛能洞察人心,却又给人以莫名的安心感。
众人见他如此平易近人,与传闻中谈笑间平定叛乱的铁血形象颇有不同,心中不免暗赞果然不负‘青天大老爷’之名,对其好感倍增。
原本因初次面见上官而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松弛下来,会场的气氛随之恢复了几分轻松与活跃,欢声笑语再次响起。
待沈蕴坐下后,众人一起恭敬行礼,声音整齐划一:
“参见沈大人!”
沈蕴迈着沉稳的步伐,径直走向上首主位坐下,随即和蔼地摆了摆手,声音清朗如钟:
“诸位不必多礼,都请坐吧。”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缓缓掠过,在傅梓成身上略有停留,朝着他微微颔首示意,傅梓成亦是心领神会,恭敬地欠身回应,一切尽在不言中。
待众人落座后,沈蕴环视一圈,见济济一堂,皆是新晋选拔的优秀人才,眼中露出满意之色,朗声宣布道:
“宴席开始,诸位请尽情享用。”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侍从们鱼贯而入,奉上美酒佳肴,一时间,酒香四溢,菜香扑鼻,更显热闹。
不一会,便有激动的考生起身,高举酒杯向沈蕴敬酒,声音激昂而诚恳:
“学生等多谢大人赏识录用之恩!若非大人开此恩科,我等寒窗苦读,尚不知何日方能报效朝廷,造福乡梓。”
“今日得此良机,定当竭尽全力,为大人分忧,为朝廷效力,不负大人今日知遇之恩!”
“是啊,沈大人于我东山道有再造之恩,又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实乃我等之幸,东山道百姓之福,我等必以大人为楷模,勤勉任事,不负韶华!”
接连不断的感激之声响起,皆是对沈蕴的由衷感谢与效忠之言,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沈蕴面带微笑,一一颔首回应,尽显大家风范。
待众人情绪稍平,他举杯起身,开始了他的演讲,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诸位,今日此宴,虽规制不及鹿鸣盛宴那般隆重盛大,然其意相同,皆为庆贺诸位脱颖而出,即将踏上仕途,开启人生新篇章,望诸位不必过于拘束,尽兴即可,共襄此盛举。”
他顿了顿,目光凝重,继续说道:
“想必诸位也深有体会,本次科考,与以往大相径庭,本官不主考经义辞藻之雕琢,亦不空谈策论华章之虚浮,所重者,唯‘务实’二字耳。”
“为何如此?盖因东山道历经战乱与灾祸,民生困苦,百姓亟待解困,此时所需者,乃能脚踏实地、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官员,而非只会吟风弄月、空谈误国的书生。”
说着,沈蕴举了两个详细的例子:
“便如本次考题中,有问及‘春耕在即,若遇农具、种子短缺,当如何应对?’”
“有考生答:‘可令富户借贷农资,官府作保,秋后偿还,同时清查官仓,若有存余,优先贷予赤贫之家,以助其春耕。’此策便颇得务实之要,切中时弊!”
“又如问‘灾后恐生疫病,如何防范?’有考生答:‘首要清理污秽,疏通沟渠,以防污水积聚;其次广采廉价草药,分设汤药点,供百姓饮用预防;再令乡老里长严查死畜,及时掩埋,以防疫病传播。’”
“此等答案,看似朴实无华,却远胜于空谈仁政、泛论医理之虚言。”
在场众人听了,这才彻底明白沈蕴举办此次特殊科举的真正用意。
许多原本对考题形式心存疑虑的人,此刻也是恍然大悟,深感佩服,对沈蕴的远见卓识赞叹不已。
沈蕴见众人已然领会,语气转为郑重,声音沉稳有力:
“再者,本官需向诸位言明,此番录用诸位,所任官职,皆为各府、州、县之佐贰官,如同知、通判、县丞、主簿等,虽非正印官,然职责却重于泰山,关乎一方之治乱!”
说着,目光如炬般扫过全场,声音抬高几分:
“尤其在此非常之时,东山道各级正印官缺额甚多,需待朝廷与吏部另行铨选派遣,在此期间,各州府县之日常政务、维稳安民、恢复生产之重任,皆需仰仗在场诸位佐贰官暂理大局,不可有丝毫懈怠!”
“在场诸位,皆是本官从数千份考卷中,精心遴选出的务实之才,本官期望诸位到任之后,能牢记今日初心,将百姓疾苦放在心头,将为民办实事作为首要之务,不负朝廷重托,不负百姓期望。”
“望诸位能各展所长,助我东山道尽快恢复元气,重现往日太平安乐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