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深入田地 了解春耕情况

沈蕴借柳天纵刺杀一事为契机,于众目睽睽之下驳斥谣言,并阐明自身立场。

以强势手腕与缜密逻辑,迅速平息了坊间所有不利于他的流言蜚语。

济州城内,自此再无人敢公开谈论去年的灾祸与官场清洗之事,取而代之的是对‘沈青天’接下来所推行政策的热烈讨论,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殷切期盼。

在沈蕴的强力掌控与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推动下,济州城乃至整个东山道,皆如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面逐渐繁荣,人心日趋安定,呈现出一派太平景象。

随着那些由沈蕴亲自选拔,深受其政令影响的佐贰官们纷纷到任履职,沈蕴的意志恰似涓涓细流,悄然渗透至东山道的每一个府县角落。

这些新官深知沈蕴的脾性与手段,无人敢阳奉阴违,皆全力以赴地执行着以恢复民生为首要任务的各项政令。

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安抚流民、整顿治安……各项事务皆有条不紊地展开。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再度浮现忙碌的身影,废弃的村落渐次升起袅袅炊烟,商旅往来日益频繁。

整个东山道宛如久病初愈,正在温暖的春光下,缓缓恢复着生机与元气。

转眼便到了万物复苏,春耕至关重要的时节。

这一日,沈蕴换上了一身寻常的粗布衣衫,未带任何仪仗,仅带着几名同样扮作随从的亲卫,悄然来到了青州城外的乡野。

阳光和煦,洒落在刚刚解冻不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田地上。

沈蕴卷起裤脚,毫不犹豫地踏入还有些冰凉的泥水中,接过一位老农手中的犁耙,一边尝试着驱使耕牛,一边与围拢过来的农夫们亲切交谈。

“老丈,今年春耕,种子可还够用?粮种可还称手?”沈蕴扶了扶犁,额角微微见汗,语气却十分自然。

那老农见沈蕴虽着粗布衣裳,但皮色白嫩,气质独特,一看便知来头不小,因此,不免有些拘谨。

但见沈蕴不仅毫无架子,竟真的会摆弄农具,且所问问题皆切中要害,便也打开了话匣子:

“回公子您的话,托沈青天的福,年前分了粮食,开春衙门又按户贷了些粮种,大多是够的。”

“就是……就是这好的粮种还是紧俏,有些人家分到的,出芽率都不太高。”

沈蕴认真倾听着,点了点头,又指向不远处几户共用一头牛的人家:

“我看那边几户合使一头耕牛,甚是吃力,如今各乡里,耕牛可还缺得厉害?”

“缺啊,怎么不缺!”另一个中年农夫插话道,脸上带着愁容,“去年兵荒马乱的,牲口死的死,丢的丢,虽说衙门也在想办法调配,可终究是杯水车薪。”

“像我们这几家,还算好的,能轮着用,那边山坳里的村子,全靠人力拉犁,一天也翻不了几分地,眼看就要误了农时了!”

沈蕴眉头微蹙,将这些情况一一记在心里。

他又详细询问了农具损耗、水利修缮以及官府贷种、贷牛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

因其言语朴实,态度诚恳,没有丝毫优越感和架子,很快就与这些淳朴的农夫打成了一片。

时至中午,沈蕴甚至接过农妇递来的粗面饼子与咸菜,就着田埂边的凉水,与农夫们一同用了午饭。

午后,沈蕴辞别了农夫们,两脚泥泞,径直踏入青州城,在随从簇拥下,来到了青州府衙。

如今主持青州一应大小事务的同知傅梓成,听闻沈蕴竟悄无声息地抵达青州,且在城外农田里待了一上午,心中顿时一紧,急忙整理衣冠,迎了出来。

内心忐忑不安,不知沈蕴此番微服私访,是否发现了青州府政务中的疏漏,或是自己处置不当之处。

傅梓成一边恭敬行礼,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沈蕴的神情。

看到沈蕴一身粗布衣裳,鞋面裤脚上还沾着新鲜的泥点,浑身上下透着田间的风尘气息时,不由得惊愕。

他可知道,沈蕴如今在东山道一言九鼎的权势地位,竟能如此不拘小节,亲身下到田间地头,体察最为细微的民情,这份务实与用心,远超他的想象。

“下官傅梓成,叩见大人!不知大人驾临,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傅梓成恭敬地将沈蕴迎入府衙,语气中带着请罪之意:

“大人若要巡视春耕,只需派人知会一声,下官必当妥善安排,何须大人亲履贱地,如此辛苦……”

沈蕴也在打量着傅梓成,见他官袍整洁,但眉宇间少了曾经的桀骜与戾气,多了几分沉稳与干练,眼神中也透着实实在在做事的人才有的专注,心中颇为满意。

摆了摆手,径自在公房主位坐下,语气平和:

“不必拘礼,本官此行,正是要查看各地春耕推进的实际情况,听些真话、实话,若提前告知,前呼后拥,看到的、听到的,只怕就未必是原本的模样了。”

说话间,沈蕴端起傅梓成亲自奉上的茶,喝了一口,缓声接着道:

“青州府春耕推进的总体情况,本官一路行来,看在眼里,进度在东山道各州府中算是快的,田地翻整、粮种下播都颇有章法,府衙上下,你用心了。”

傅梓成闻言,心头先是一松,知道沈蕴并非来寻错处,刚要谦逊几句,却听沈蕴话锋微转:

“不过,在城外与老农们一同耕作时,也听闻了些许急待改进之处。”

“其一,优质粮种分配仍有不均,部分农户所得种子出芽率堪忧,此事关乎秋收实绩,需立即核查调剂,或设法从外府购入良种补充。”

“其二,耕牛缺口比预想更大,尤其是偏远村落,几户乃至十几户共用一牛,人力拉犁,效率低下,恐误农时。”

“府衙当立即统计确切缺口,一方面督促各村合理调配、延长借用时长,另一方面,看看能否从军中或邻近府县暂时协调些驮马、健驴应急,哪怕能分担部分劳力也是好的。”

傅梓成听得心惊肉跳,也敬佩不已,知道沈蕴确确实实深入田地,和农夫们交谈了,不然不可能有如此详细的指示。

又见沈蕴放下茶杯,目光沉静地看向傅梓成,强调道:

“梓成,今年春耕,关乎东山道能否恢复元气,更关乎千万百姓今年的口粮和民心安稳。”

“去年浩劫,百姓家底十不存一,今年若再欠收,后果不堪设想,故而,所有政务,皆需为此让路,确保今年大家能够吃上饱饭,有点余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