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既能运筹帷幄 又能俯身泥田

听沈蕴言辞严重,傅梓成神色一凛,原本稍有放松的心绪再度紧绷起来,全神贯注,听得极为认真,将沈蕴所指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牢牢铭记于心。

待沈蕴言罢,傅梓成当即拱手,神色肃穆,恭声应道:

“大人明察秋毫,所指出的问题,确系下官疏忽或思虑不周之处。”

“下官即刻便着手安排,亲自督办各项事宜,核查粮种储备情况、统计耕牛缺口数量、设法调配畜力资源,定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以免耽误春耕这一关乎民生的大事!”

见傅梓成反应敏捷,态度端正诚恳,沈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微微颔首,至此,公务方面的交代便算完毕。

随即,沈蕴将声音压低了几分,看似漫不经心地随口问起家常,可所问内容却与方才的公务截然不同:

“嗯,对了,那些旧人旧物,如今收拾得怎么样了?可还安稳无虞?”

傅梓成立刻心领神会,明白沈蕴所问何事,并未立刻作答,而是先起身走到公房门口,对着守在外面的衙差吩咐道:

“我与大人有要事相商,尔等退至院外回廊守候,未经传唤,不得靠近半步。”

待外面脚步声渐渐远去,傅梓成这才转身回来,靠近沈蕴,以极低的声音禀报道:

“回大人的话,天理教残部已初步整合完毕,遵循优胜劣汰原则,汰弱留强,如今皆已转入地下,以各种身份隐匿于市井乡野之间。”

“按照您的吩咐,部分兵甲、钱粮也已秘密储藏于几处稳妥的库房之中。”

“目前一切安稳有序,只要大人您一声令下,属下有十足把握在三日之内,悄无声息地拉出一支千人之队,且皆是见过血、敢拼杀的精锐老底子。”

沈蕴静静聆听,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似在思索着什么。

傅梓成的汇报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既无夸大其词之嫌,亦无隐瞒困难之意,充分显示出其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对自身当下身份的高度投入。

沈蕴亦能看出,傅梓成是真心诚意地按照自己的规划经营着这支隐藏的力量,而非心怀异志、想着借机自立门户。

沈蕴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既然他已然选择了招降并重用傅梓成,便会给予其相应的信任。

而从傅梓成此刻沉稳干练的汇报,以及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青州政务和秘密任务的状态来看,这位曾经的义军首领,确实已心甘情愿地蛰伏下来,将自己视为沈蕴棋局中的重要一子,静静等待着未知将来的召唤。

沉默良久,沈蕴满意地点点头:

“非常好,保持现状,继续暗中积蓄力量,未得我令,万不可轻举妄动,眼下,明面上的春耕民生之事,才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

“属下明白!”傅梓成郑重应诺,语气坚定。

公事私事皆已谈妥,沈蕴也不多做停留,起身轻轻拍了拍依旧沾着泥点的衣袍,便欲离开。

傅梓成恭送他至府衙侧门,望着沈蕴融入街巷的平凡背影,心中对这位年轻主上除了敬畏之外,也不由得生出几分由衷的折服。

这位年轻的主上既能高坐明堂,执掌大局,运筹帷幄之中,又能俯身泥土,体察微末,关心百姓疾苦。

更能于无声处布下暗棋,为将来之大事未雨绸缪,这等人物,其志向恐怕绝非区区一个东山道所能局限。

傅梓成对于沈蕴曾提及的‘大业’也愈发有信心了。

如今百姓确实过得太过困苦,天下需要有沈蕴这样一个贤明之主出现,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去年,整个东山道可谓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赤地千里,一片凄惨之象。

而时至今日,东山道大部分百姓都重新分到了良田,加之沈蕴推行诸多惠民政策,以绝对的强势,令各州府县官吏将民生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如今已有政通人和、欣欣向荣之景。

……

青州府衙侧门处,一辆毫不起眼的青篷马车早已静静等候在幽深的巷口。

沈蕴出了府衙后,来到这马车上,抬手掀开车帘,身形一转,稳稳钻入车厢之内。

早已在车内恭候多时的英莲,见状立刻盈盈迎了上来。

“爷,您回来了!”

她那清脆悦耳的声音里,透着难以掩饰的雀跃之意。

然而,当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到沈蕴沾满泥泞的裤脚和鞋履之上时,秀气的眉头瞬间微微蹙起,眸中满是毫不掩饰的心疼与关切。

但她丝毫没有嫌弃这满目的污秽,自然而然地屈身蹲下,一边伸出纤纤玉手,动作轻柔熟练地去帮沈蕴解开那沾满湿泥的鞋带,一边仰起脸,语气中满是关切之情:

“瞧瞧这脚上、裤腿上沾的,皆是冰冷的泥水。田里寒气深重,爷怎不多留意些,若是着了凉,可如何是好?”

沈蕴放松地靠在车壁上,惬意地享受着这位俏丽婢女细致入微的服侍。

静静地看着英莲专注而认真的侧脸,心中一片温软,仿佛被春日的暖阳轻轻拂过。

缓缓伸出手,轻轻拂开她额前一缕散落的发丝,温声解释道:

“无妨,若要体察真实的民情,仅坐在衙门里听下属通禀,又怎能知晓真切情况?”

“总得亲身下到田埂之间,沾些泥土,听听老农的实话,看看春耕的实况,倒是辛苦你了,弄脏了你的手。”

英莲闻言,立刻用力地摇了摇头,手上动作丝毫不停,利落地为他脱下那脏污的鞋袜。

随后,她又取过早已备好的温水湿帕,仔细而认真地替他擦拭脚上的泥点,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细心与温柔。

她抬起明亮的眼眸,语气真诚无比,仿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深情:

“爷快别这么说,婢子以前什么脏活累活没做过?这点泥土又算得了什么,婢子懂的虽不多,却知道爷您这是在做天大的好事呢!”

顿了顿,她的脸上泛起崇拜的光彩,声音轻柔却无比坚定:

“别的官老爷都高高在上,哪会像爷您这样,亲自下田,跟那些苦哈哈的农户泥腿子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

“您心里装着的是整个东山道的百姓,是能让大家都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的‘青天大老爷’!”

“婢子能跟在爷身边,伺候爷,是婢子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心里只有敬着、念着,哪会觉得辛苦,更不会嫌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