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曹操出兵

就在争论趋于白热化,却毫无结果之时,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被紧急引入大殿,带来了最新的军情急报。′丸^本*榊-戦, ?免?沸^越+犊′

“报——!丞相!紧急军情!关西并非一路!侦骑探明,刘岱率十万大军出虎牢关的同时,关西卫将军刘昶率五万军马自并州南下,似欲强渡黄河,进攻河内!另有关西大将高顺、张辽率军自南阳北上,兵锋首指大谷关!!”

“什么?三路进军?!”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头。

刚才还在争论守城还是迎战的大臣们,顿时哑口无言。

刘岱这一手,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这意味着,关西的目标不仅仅是包围许昌,而是要彻底切断许昌与外界的全部联系!

河内是联系河北袁绍的命脉,大谷关是通往南方的门户。

一旦这两地被关西军控制,许昌就真的成了一座死城,届时别说等待袁绍的救援,就连自身都可能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

曹操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色铁青,眼中闪过一丝惊怒,但随即被一种狠厉之色所取代。

他彻底明白了刘岱的意图——这是要将他困死在许昌!

不能再犹豫了!不能再争论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刀,扫过全场,所有的嘈杂声瞬间消失,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曹操的最终决断。¨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

“诸卿之议,孤己尽知!”曹操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厉和决断,“伏完所言固守,虽是老成谋国之言,然今关西军三路来犯,意在锁我咽喉,断我手足!若一味困守孤城,待其合围之势成,则我等皆为瓮中之鳖,徒耗粮饷,坐以待毙耳!荀彧所言联窦抗关西,确是正理,孤即刻便遣使北上,重礼邀约袁绍!然,远水难解近渴,岂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他人之手?”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激昂:“夏侯惇所言迎战,勇气可嘉!然刘昶亲率主力,兵锋正盛,不可正面硬撼。刘昶、高顺两路偏师,方是关西军此番布局之关键,亦是其薄弱之处!尤其是刘昶一路,若让其顺利占据河内,则我与河北通道彻底断绝,袁绍即便想来,也难以及时赶到!此路一断,我大势去矣!”

他的手指重重地砸在桌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故此,孤意己决!孤要亲自率军,前往荥阳、虎牢一线!”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荥阳?

那里是许昌西面的重要屏障,但并非关西军主攻方向啊?

曹操看出了众人的疑惑,冷笑道:“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孤亲至荥阳,其意有三:其一,荥阳地处水陆要冲,东可屏护许昌,西可呼应河内,北可观望黄河渡口。孤坐镇于此,犹如一把尖刀,顶在刘岱侧翼,使其不敢全力西进围攻许昌,更可随时策应河内方向,阻止刘昶南下!其二,荥阳距许昌不远,孤率主力于此,进可窥视关西军动向,若其分兵攻他处,孤可寻机截击;若其主力顿兵许昌城下,久攻不克,孤则可与许昌守军里应外合,夹击刘岱!其三,亦是向河北袁绍表明我决一死战之态度与实力,促其早日发兵!届时,孤在荥阳,袁绍自北而来,许昌守军自西而出,三面合击,何愁刘岱不破?”

不得不说,曹操的战略眼光,的确是非常的不凡。

不愧是原本历史轨迹中的汉末军事第一人。

...................

战略既定,曹操立刻展现出其雷厉风行的一面,开始连续下达命令:

“毛玠听令!孤命你为特使,携国书及重礼,即刻出发,北上邺城,面见袁绍!告诉他,关西军若灭孤,下一个必是河北!孤愿与他结为兄弟之盟,共分中原!只要他肯发兵,粮秣军需,孤可供应一半!务必说服他火速南下!”

“荀彧听令!孤命你为许昌留守,总督京城一切防务!孤拨与你五万精兵,给孤牢牢守住许昌城!深沟高垒,闭门不战,没有孤的命令,绝不许出城浪战!务必确保都城万无一失!”

“曹仁、夏侯惇听令!尔等随孤出征!点齐十万精锐,三日后兵发荥阳!”

“许褚听令!命你为前锋大将,率骑兵一万,即刻先行,抢占荥阳周边要地,探查敌情,加固城防!”

“乐进、李典诸将,各率所部,随中军行动!”

“诏令各地州县,加紧向许昌、荥阳输送粮草,有延误者,斩!”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确,显示出曹操在军事上的老练。

他选择了荀彧守许昌,带上了勇猛但需要自己约束的兄弟子侄,派出了毛玠出使河北,并且优先保障了前线基地荥阳的占领。

三日后,许昌城外,洛水之滨。

十万曹军精锐己然集结。

旗帜招展,刀枪如林,规模虽不及关西军浩大,却也显出一股决绝之气。

曹操换上一身金光闪闪的明光铠,骑着高头大马,检阅部队。

他深知士气可鼓不可泄,于是举行了一场誓师大会。

他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声嘶力竭地喊道:“将士们!关西无道,兴不义之师,犯我疆土,欲亡我国,奴我民!孤与尔等,皆乃中原豪杰,岂能坐以待毙?今孤亲率尔等,东出荥阳,迎击关西贼寇!荥阳乃天下险塞,我军据之,以逸待劳!更有河北袁绍,百万大军不日即至!届时里应外合,必叫那刘岱有来无回!此战,关乎大汉正统存亡,关乎尔等身家性命!奋勇杀敌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畏缩不前者,立斩不赦!随孤——杀敌建功!”

尽管内心或许忐忑,但曹操的演讲依旧极具煽动力。

曹军官兵被鼓动起来,“杀敌!建功!”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然而,在这喧嚣之下,有多少人是真心相信能战胜如日中天的关西军,有多少人是出于恐惧而呼喊,就不得而知了。

誓师完毕,大军开拔。

曹操一马当先,率领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出许昌,向着西面的荥阳方向迤逦而行。

烟尘滚滚,旌旗蔽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