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黄梅戏起来了

听了程立国的话,江团长没有多说什么,先带人去四九城,反正模式已经确定了,就算不拍电影,从四九城开始表演准没错!

严团长那边动作也不慢,两个剧团一前一后到达四九城。

先来的是省剧团,到熟悉的招待所办理好住宿后,江团长就带着主要人员来到程立国家。

江团长,蒋兰两口子,刘导演,还有编剧。

程立国看着这熟悉的阵容,直接拿出了梁祝的剧本给他们。原本蒋兰在金义的内线得知向宛玉又得到了程立国老师的第二部作品,马上报告了团里,说要来四九城,可江团长说让她等等再看!

江团长和程立国接触过一段时间,觉得这个年轻人做事有自己的章法。培养了向锦绣,又培养蒋兰,其中是什么意思他有点猜测。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江团长看的很准,这不,省剧团也有新作品。

江团长得知后并没有因为得到新作品而高兴,而是为黄梅戏感到高兴。

国家这么多戏剧种类,目前独占鳌头的就是京剧,现在黄梅戏有坐第二把交椅的趋势了,这次两部作品同时登上舞台,就是京剧,在这几年也要给黄梅戏让路了。

各领风骚三五年,黄梅戏要崛起了,有四部经典作品,属于黄梅戏的又一个巅峰又要起来了。

不同以往,历史上黄梅戏的辉煌往往伴随着国仇家恨,世代变迁。这是新社会的辉煌,江团长很有信心,能让黄梅戏彻底辉煌下去,走出徽省,成为全国性艺术形式。

他有内部消息,今年国家艺术类学院,学习黄梅戏和研究黄梅戏的人已经开始增加了,这就是趋势啊!

对程立国作品的质量,他没有怀疑,程立国能主动联系他们,那作品的质量只会更好,这是人性,也是立国老师的自信!

果然,拿到作品后,就肯定了他的看法,梁祝是民间四大传说,群众基础很广,不像上次的女驸马,只是省内传说而已。

蒋兰拿到作品,看到名字,就知道祝英台这个角色是自己的。想到祝英台也是女扮男装,她不由得有所怀疑,难道自己真是女汉子?就适合走这个路线?

余秋意在思考,自己是演梁山伯还是马文才,这两个角色戏份都不少,不过考虑到蒋兰是自己老婆,还是选择梁山伯吧,马文才这个花花公子不适合自己!

不过他看了看程立国,心里想到点什么!

几杯茶水喝过后,大家都看了剧本不下三遍,这次大家都没有讨论剧本里存在的问题!

“立国老师,你对梁祝里的主要角色有什么样的安排?”

说话的是刘伟平导演,程立国安排演员进剧团是潜规则了,自己说出来也算是给人家台阶下了!

只是他们意外的是,程立国这次竟然没有安排。

“演员你们安排就行了,主演肯定是蒋兰老师,祝英台就是按照她的形象塑造的,除了她没有人能驾驭,至于别的演员你们剧团安排,我就不参与了!”

这话让几人有点懵逼,我知道主演是蒋兰,甚至她老公也要安排上,你没看到人我都带来了!可我要问的不是这个,是你老婆秦京茹怎么安排?

蒋兰看了看秦京茹,然后问道!

“京茹,你呢,有没有演这部戏的想法,你现在已经毕业了,第一部作品很重要啊!”

这算是主动向秦京茹发出了邀请,江团长见蒋兰还算有眼色,满意的点了点头。

“兰姐,这次我就不参加了,这部戏里没有合适我的角色!”

秦京茹拒绝了,不演戏有别的原因,但不能说出来。

剧团几人回过神来,仔细看了看剧本里的角色,还真的没有适合秦京茹的角色,除了祝英台,其她的女角色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程立国怎么会让自己媳妇演这种角色?

只不过他们习惯成自然,才没想这么多!

“既然这样那有点遗憾了,小秦老师的形象气质,号召力都是很强的,本来还想让小秦老师发挥作用呢,没想到被剧本限制了!”

江团长话说的很客气,这是会做人的表现,把秦京茹这个花瓶说成了重要人物!

“只是,江团长,对于梁祝我也创作了一首宣传歌,这首歌我会安排李丽珍来唱,算是提前宣传这部戏。”

“李丽珍?立国老师你说的是军区文工团的丽珍老师?”

江团长在调查程立国资料的时候,听到过程立国和李丽珍不清不楚的关系,见到程立国后,发现程立国一本正经,不像是很风流,只是长相风流罢了。

现在看来,传言或许是真的,只是这种猜测又不能说出来!

“是啊,她的知名度来唱这首歌,对我们宣传工作也有好处的!”

程立国怎么可能会忘了自己的女人?该有的好处不能少的!

“丽珍老师能唱主题曲,那是我们团的荣幸!”

程立国把化蝶这首歌拿了出来,让大家看了看!

晚上,吃过饭后,几人回到招待所就开始安排了排练,这次程立国没有安排拍电影。

不是不适合拍电影,相比舞台剧,电影版的场景切换更加自然,舞台剧还要停下来布置现场,可是程立国没有时间啊!这次两部戏,要是拍电影自己不在四九城,错过了去大草原怎么办?

因此程立国的意思是让先排练舞台剧,至于后边电影版的让剧团和长春电影厂去合作,自己不参与,也不要什么三方联合制作了!

这在剧团看来,好的方面是自由度高了,但坏处也是有的,就是艺术水平得不到保证!

隔天,江团长等人在招待所等来了严团长带领的团队,两队人马以这种方式见面,江团长邀请严团长去自己房间见面了!

“小严啊,我昨天去见过立国老师了,我们两个团要精诚合作,一定能让黄梅戏再上一个台阶!”

是的,和程立国沟通过后,江团长得知牛郎织女也是不比天仙配差的剧本,决定两部戏一起登台,轰炸下戏迷的神经,给人们一种经典作品爆发的感觉!

“一定,一定,咱们黄梅戏一直都是省剧团挂帅,我们金义也是接受省剧团的领导的!”

严团长姿态放的低,自己级别低没办法!但是自己和立国老师关系好啊,向家姑侄也和程立国老师关系更亲密,所以该有的待遇严团长也是不会退让的!

“这次省剧团的作品是改编了梁祝,你们团是牛郎织女,这四大传说被立国老师拿下了一半,这就是咱们黄梅戏的优势,取材范围太广了!”

听到牛郎织女几个字,严团长喜出望外,这和天仙配一脉相承啊,剧团都有经验了,直接原班人马出动就行了!

“江团,那咱们一起去剧院排练,等明天见过立国老师,听听他是什么意见,立国老师没有别的安排的话,咱们就同一天登台,这次一定能在京剧大本营掀起一股黄梅戏风!”

要说严团长最自豪的就是这点,由他开启了这个风潮,在四九城开疆拓土,但京剧却去不了金义。算是不对称战争吧!

也不知道之后江团长和严团长说了什么,两个老狐狸笑呵呵的出来了,向各自剧组人员宣布,这次两个剧团合作共赢!

金义那边的人也纷纷找省剧团的人打听情况,回来后对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更加期待了。

隔天,严团长带着几人拜访程立国,流程和前天接待省团差不多,秦京茹还是选择做一个旁观者,这次不拍电影,在四九城演那么几场意义不大!

不过程立国还是答应了,会在排练的时候前去指导,把自己对剧本的想法兑现出来!

接下来半个多月,两个剧团开足马力,加紧排练,能不能放一个更大的卫星,就在今日了!

李丽珍又来了一次程立国家,隔天,面色红润的回去了,还带走了化蝶这首歌。

这算是这几年里,第一首属于她的情歌,通过广播电台,人们得知了,黄梅戏又要出经典作品了,李丽珍的歌声太有魅惑力了!

通过报纸,黄梅戏两个剧团又被记者关注了,各种采访报道出来了,两个团精诚合作的事,也被各界大家赞赏!

且说此时,四九城的一栋楼里,一群人在开会,这群人是谁?是京剧协会的主要人员。

一位老者看了一圈的委员们,然后放下茶杯,扶了扶眼镜。众人都知道,这是会长要发言的节奏!

“大家都说说怎么办?黄梅戏现在是公开宣战了啊!”

老者叹息了一声,前边两次黄梅戏虽然也是从四九城开始演出的,但半个月时间就撤走了,也没有高谈阔论,什么振兴传统文化。

也算是给京剧留了脸面,可现在呢?这么搞事情就不怕出问题?特别是现在情况还很不好,他们都决定低调了,没想到黄梅戏那边坐不住了。自己再不行动,那以后京剧脸面怎么办?

“小梅,你和程立国接触过,你说说情况怎么样?”

这次说话的是程派那边的人,是曾经那位的关门弟子,现在年龄大了,不登台了,但还在圈子里发挥作用!

小梅虽然年龄小,但人家身份地位高,算是梅派的话事人了,现在京剧就他们两个派别实力最强,他们合作,则整个行业合作!

“你们说小程啊,要说他还是你们的本家呢,你们就没有派人去接触接触?”

“本家是没错,我们也调查过,人家和我们可没有关系,只是姓氏一样罢了!”

“那行,会长,我就给大家伙说说我所认识的程立国!那人啊,比我还年轻,但是成熟的不像是一个年轻人,对京剧的分析也是一针见血,当时他就给了我几点建议!”

“有建议?那你为啥不早说?”

会长有点不满意,下边那些小心思他能不知道?还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干自己的,说白了,还是没有人家黄梅戏那边团结!

“立国老师的意见我们还在研究,等成熟了再推出来,既然现在提到了,那我就告诉大家,一起商议商议?”

梅大师用了一个借口,把自己的心思掩盖了过去,不过大家也没有追究,这是正常状态!

“立国老师说,第一点就是要推陈出新,我们上一辈人就是这么做的,显然我们现在没做好!”

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可创新哪有那么容易?京剧几百年来,该有的形式都有了,现在无非是看个人发挥罢了!

“以前大家都叫做听戏,现在为啥叫做看戏?”

梅大师问了一个装逼的问题!

众人有苦难言,心里很不屑:还不是你家父亲的功劳?不用再来刺激我们了吧!

“还不是上一辈人敢于打破传统,增加了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声情并茂了!”

“所以立国老师说让我们打破传统,京剧取材也可以广泛一点,历史故事,小说作品,民间故事,甚至是现在发生的红色故事也可以加以改编!”

“小梅,这点建议虽然好,但是大家一直都没有拿出经典的作品来,你就没有说让立国老师出出手?”

程派的人开始讽刺了,你不是有优势,先接触了人家,怎么不行动?

“立国老师说不一定有时间,但我看得出来,他是不想出手,立国老师可能是在等待什么!”

这话让大家都想起了想在圈子里的处境,不得不佩服立国老师的远见,人家那么早就看出来什么了!

“还是说建议,立国老师说,咱们京剧是不是也可以用流行歌曲的方式推广?比如苏三起解那段,用戏腔唱出来,比起歌曲怎么样?”

大家正在沉思,梅大师继续道:“立国老师还说过,可以用电影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京剧!”

“电影?小梅你说说看!”

会长终于看到了方向,这是一个新的尝试!

“比如,家父他们那一代人对京剧的贡献,他们的名族气节,国仇家恨,都可以通过电影拍出来!”

大家都纷纷看向了梅大师,意思是你确定不是在给你家长辈谋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