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京剧来人
“小梅,立国老师的这个想法有可行性,立国老师具体是怎么说的?”
会长肯定了梅大师,不过对于把他父亲拍成电影还是不赞同,想问问有没有别的人物!
不是会长认为故去的那位梅大师不合适,反而是再合适不过了,首先活人拍电影不太好,那位的情况刚好,还可以说是追忆下,卖卖情怀,其次梅大师名望高,有说服力!。
要不是那位一心搞艺术,这个会长都轮不到他。
但是程派不认可啊,那团结就谈不上了,所以会长认为,电影可以拍,但第一部作品不能是那位,后边的就无所谓了,各凭本事了!
梅大师顿了顿,也明白会长的意思!
“我刚才只是举个例子,立国老师说的对象肯定不止家父一人。比如民国时期或者抗战时期都有很多京剧大师为国为民,百折不挠!他们都是很好的拍摄对象!”
这次梅大师把范围扩大了,所有会员也满意了,这么算的话,他们每家都有拿的出手的人物,要是把那位拉出来,自己家祖先比不了!
“小梅,你详细说说,立国老师的具体想法,怎么能把这些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程派话事人也出来说话了,这种方式比拼的是故事本身,而不是哪个主角了!
梅大师微微思考了一会,他在想如何利益最大化,别人还以为梅大师在总结程立国的话!
“立国老师的意思是要选取一个小的维度,不能为了宣传京剧而拍摄电影,要做到不着痕迹,潜移默化。让观众们对这个故事本身记忆犹新,被里边传递的精神所打动,那么顺带宣传京剧的目的就达成了,否则会起反作用!”
梅大师回忆了一会当初程立国的话,然后用自己的意思概括了出来,当然,也添加了私货,说起故事性,谁能比得上自己父亲?
自己父亲可是不折不挠,曾经以死明志,这种精神不高尚吗?
不过他恰恰没有理会程立国的核心意思,在程立国看来,恰恰是他父亲不适合作为宣传对象,为何?人物形象烙印太深刻了,一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吸引不了人!
“小梅啊,你说的还是太朦胧了,能不能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会长也有点头大,知易行难,程立国有这个本事那是因为人家是干这个的,他们擅长的是唱戏,不是拍电影,更不是写电影剧本!
梅大师有点无奈,自己已经总结的很到位了,你们直接说家父故事性强,又有民族精神,不就行了?
让我举例子?我好意思吹嘘自己父亲?他环视四周,看了看自己这派的人,那意思是:这种事我不好意思说,你们上吧,为你们师傅出力就在此时了!
可那一群人只不过是吃第二道饭,也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装作不懂得样子!
师弟啊,不是我们不出力,我们理解的不到位,要是辱没了师傅他老人家,将来还有何面目去面对师傅?
梅大师暗骂了一句没用,就只能自己上了。第一次他感觉队伍不好带,难怪自己父亲以前不喜欢管事。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父亲地位太高了,不管事也没人敢造次,可他就不行了!
“这样吧,立国老师当初给我讲了一个关于霸王别姬的小故事,我就分享给大家!”
于是,梅大师就把当初程立国的话说了出来。众人听完后,不得不感慨,人作家就是不一样,随便虚构一个故事,就这么吸引人。
要什么有什么,本身霸王别姬就是京剧的代表作之一,要是听这个名字,还以为说的是项羽和虞姬的故事,或者是京剧。但是认真的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两者都不是。
反而是讲的一个小孩从小学京剧,立志要唱霸王别姬,最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动荡的年代背景,又让这个人的一生很坎坷,这样的故事肯定很能打动人!
众人思考了很久,才由会长做了总结。
“立国老师不亏是知名作家,随口一个小故事就这么丰富,但要写成剧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们谁愿意接手?”
会长的话有几层意思,这件事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梅大师记一功,否则不会有接手这么一说。
其次,谁都可以继续跟进,梅大师本人也可以,但也要给别人机会。
最后,剧本你们可以自己写,或者找人写,当然,最好是直接找程立国本人。看你们各自的本事了。
“我看还是让梅师弟出马吧,这件事是梅师弟提出来的,他也和立国老师沟通过,再次去有诚意,立国老师也不会反感!”
说话的是梅大师的师哥,他师弟又不能毛遂自荐,所以只能他出来说话了。
“怎么样,你们有意见吗?”
会长看了看其他的人,反问道!在他看来,小梅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坐在这个位置上,要一碗水端平,这话不能由他说出来!
其他人也不好反对什么,梅派那位师兄说的很有道理,他们出动成功率没有小梅高!
一方面是人家认识,算是故人。其次是年龄相差不大,都是年轻人话题多,他们这些人去了怎么说?用年龄压人家程立国?派个小辈去了,又显得没有诚意!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梅大师回去后,拿出了当时立国老师留下的地址,就准备去找程立国了!
梅大师按图索骥,来到了程立国家,出来开门的是秦京茹,程立国不在家,在剧院指导那两部戏呢!
听秦京茹说晚上才能回来,他只好先回去,让秦京茹转告程立国,自己明天再来!虽然他和秦京茹也认识,但是人家一个女人在家,他怎么好意思进去?
晚上,程立国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还真不巧,如果去年他们有这个打算,程立国还有可能帮他们,但是现在?
隔天,程立国没有去剧院,就在家等梅大师,对方是有身份的人,就算不帮忙,也不能避而不见!
“立国啊,老哥这次来是有事相求的,你务必要帮帮老哥啊!”
“梅哥,你有什么要求就直接说,我力所能及的话,不会推辞的!”
虽然知道是什么事,但也要等人家说出来再拒绝,万一人家想说的是请自己吃饭呢?
“立国你还记得去年在女驸马电影首映礼上,你和我说的话吗?”
“去年?记得啊,就是咱们聊京剧的事吧?”
“是啊,当时你给我提了几点建议,我回去后和同志们商量了,觉得很有可行性,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还得老弟你能者多劳啊!”
梅大师话说的很客气,无处不在恭维程立国,但程立国不以为然?
商量?开个会就能搞定了,你这会开了多半年?我总共说了有几句话?一次开会商量一句,也用不了多半年吧?
这里边的内情程立国多少也知道点,但与自己无关,你们怎么折腾我不管,自己也没有时间参与了。
“梅哥,你具体指的是哪方面?”
“就是电影宣传京剧的事,你说的那个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很好,我们协会同意了,所以让我来请老弟你出手,把剧本加工出来!”
“剧本啊,很不巧啊,不是我不愿意出手,只是我没有时间啊!”
“这是怎么了?我们没有时间要求的,只要你愿意出手,完成了再告诉我就行了!”
梅大师不明白程立国为何说没有时间?我们又不是让你明天就拿出来,再说你才二十出头,老哥我都还是年轻力壮,你怎么会说没有时间了?
难道是老弟得了什么不治之症?那自己来请人干活就是罪过了,不过程立国这红光满面的,也不像啊!
“不是这样的,梅哥你不知道,我和京茹准备去大草原了,算是为那群英勇的人服务了,也不知道哪天就要出发了!”
程立国这个理由很高大上,梅大师不好说不让人家说,至于说大草原艰苦?这话心里想想就行了,可千万不能说出来!
“这样啊,那你去大概要多久?如果时间不长的话,等你回四九城了,老哥再来找你?”
梅大师以为程立国可能就去大草原转一圈,这种任务文工团每年都有,所以不奇怪!
“这次可能是长期驻扎,短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具体时间我也说不准,这要听团里的安排了!”
这让梅大师无可奈何了,虽然在他看来,程立国两口子去大草原有点浪费,但是那边情况特殊,他又不能过多打听。
梅大师失望的回去了,走之前说等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剧本的事他要想别的办法了!
在程立国看来,他们诚意不够,京剧内部派系斗争自己不愿意参与,最好的时机是等将来开放以后,那时候电视机逐渐普及了,京剧逐渐没人关注了,他们才开始着急了。
原本的霸王别姬就是在那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当然程立国能拿的出手的剧本肯定不止霸王别姬一部!
后事如何,程立国不知道了,等再次见到梅大师,程立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梅大师也彻底成熟了,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且说梅大师,从程立国家离开后,回到协会,就把真相说了出来,这次他没有装逼!
程派的人有点幸灾乐祸,你不是和人家认识吗?怎么也没有成功?
没办法,会长只能让大家各尽所能,寻求别的办法,好在这群人能量也不小,到是有很多人出手了,其中不乏名家,但最后得到的剧本,电影厂那边不满意。
最后不了了之了,牛郎织女和梁祝都已经火遍大江南北了,他们剧本都没有准备好!
“立国,梅哥是什么意思啊,去年你就给他们出主意可,现在他们才想起来,这是不信任你啊!”
秦京茹也不太满意,这种态度在敷衍人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要是真的想出手,在咱们走之前,肯定能把剧本拿出来,可他们内部都还没弄明白,咱们不清不楚的掺合进去不太合适!况且这个年代,黄梅戏抢不了京剧的位置!”
转眼间就入秋了,这一年是程立国过的最快的一年,什么事都没做就过去了。好在程立国已经把媳妇送进了文工团,和李丽珍是同事了,秦京茹也没有要办公室,就在李丽珍办公室又放了一张桌子!
出去演出的时候,李丽珍带着秦京茹,慢慢的秦京茹会的活也多了起来,唱歌跳舞,演小品都能轻松驾驭了!
这天,李和平团长通知秦京茹,让程立国来文工团一趟,程立国早上去轧钢厂请假,就来找李团长了。
“立国,你要去边疆,确定是哪块?什么环境都能接受吗?”
李团长不确定程立国两口子还有李丽珍这三人能不能吃的了苦,团里派出去的人都是底层出身,吃苦耐劳的,况且过去也就走一圈就回来了。
这三人要长期呆,那只能走借调关系了,调出去容易,再调回来就不是自己说了算了。
他也不想长期失去这三个人的使用权,团里的招牌人物了,秦京茹都有做主持人的潜质,搞气氛是一把好手!
“最好是大草原吧,那边形势最严峻,我希望能为国家做些贡献,不去最艰苦的地方,个人的思想和眼界都不能提高,团长你看着安排就行了!”
不是程立国不愿意去其他地方,其他地方自己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只有大草原情况特殊,自己能呆的安稳,也没有谁敢去哪里搞事情!
“行吧,你自己准备好,先把轧钢厂的工作停了,年后我就把你借调到那边的单位去,团里也会安排一部分人过去,到时候你们一起!”
程立国正准备答应,李团长又说到:“只是立国啊,你过去容易,像你们这种人才,去哪个单位都受欢迎,只是你过去后,什么时候能回来,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其实程立国三人早就可以过去了,只是李团长舍不得,一直没有放行,否则程立国早就去放羊了!
李团长以为程立国只是心血来潮,等时间长了就淡了,没想到程立国越来越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