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丑话在前2
顺妃脸上的笑容依旧温然得体,仿佛南瑾的质问并未触及她分毫。
听她声音和缓道:“妹妹这话本宫倒是越听越糊涂了。”
南瑾目光落在她右耳重新佩戴好的红玛瑙耳坠上,不疾不徐道:
“这红玛瑙耳坠分量不轻,不似碧玺、锆石那般轻巧。耳坠脱落若说当时未曾察觉,倒也寻常。可姐姐离了我这承乾宫,人都上了轿子,为何能突然察觉到右耳空了?”
顺妃道:“妹妹多心了。原是宝玲搀扶本宫的时候,看见......”
“她看不见。”南瑾断然截住她的话,望向顺妃微微蜷缩的左腿,
“你伤在左腿,每逢雨雪必是疼痒难耐,行动格外不便。宝玲身为你的贴身侍婢,自是了解你的痛处。她搀扶你时,定要紧贴你身子左侧,以便作你的支撑。
至于外面那些抬轿的内监,皆是内务府精挑细选、训练有素的,向来最重规矩。迎主子时,必须全程低头,目视脚下,岂敢抬头直视主子仪容?”
南瑾冷笑道:“本宫实在好奇,宝玲在左侧搀扶着你,她不顾着低头看路,反倒要踮起脚绕到另一侧去瞧你右耳上的耳坠子还在不在?呵......”
她目光敛回,静静打量着顺妃,“你自己觉得这事儿合乎常理吗?”
南瑾并不动怒,但语气却带了明显的疏离。
今日初雪骤降,宫人们皆忙于清扫宫道庭院。
许平安方才来得急,南瑾因不知他所为何事,散了请安后也没叫人在外头守着。
而心思玲珑如顺妃,大抵是察觉到了许平安神色异常。于是故意将耳坠留在殿内,再遣宝玲回来寻找,实则是想借机窥探许平安究竟与南瑾说了什么。
南瑾不愿如此揣度顺妃。
可近来宫中流言四起,知笙久居凤鸾宫闭门不出,殿内又时常飘出浓重的药味,后妃早已私下议论纷纷,揣测皇后是否身染沉疴,恐难长久。
这般风声鹤唳之下,即便原本并无野心之人,也难免会想着要上前进一步。
南瑾从未忘记自己初入宫闱时,后宫是如何的暗流汹涌、明枪暗箭。
这些女子人人皆有自保的本事,人人也都有反击的手段。
她不会因为眼前的片刻平静,就天真地相信所有人都会安于现状,心如止水。
毕竟人皆向往高处。
眼见能得了机会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谁会不想争一争?
若知笙真有不测,那么与南瑾同为妃位、且资历更深的顺妃,自然也有资格离着后位更近一步。
人心隔肚皮。
南瑾清醒地知道,她与顺妃之间所谓的“情谊”,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彼此试探、互相借力的算计之上。
到了眼下这一刻,为护全知笙,南瑾必须亮明态度。
她要让顺妃知道,她有这份底气,若顺妃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她也不惮于与顺妃翻了脸面。
殿内一时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
顺妃默然良久,才眉心微动,迎着南瑾的目光坦然道:
“你猜得没错。我确是好奇许平安要向你禀报何事。我知道今日赴恭州救灾的太医们都已回宫,也知道南宫大人就在恭州。
我关心皇后娘娘,急于想知道南宫大人的安危,此事是我思虑不周,用了下策。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并无其他不该有的心思。”
南瑾看着窗外的银装素裹,缓缓道:“我自然是愿意相信姐姐的。正因为相信姐姐的为人,我才愿意请姐姐回来,亲口将实情告知,省得姐姐再这般费心费力,要与我生分地去打探什么消息。”
她收回目光,定定地看向顺妃,一字一句道:“恭州传回消息,南宫大人......已经遇难殁了。”
“什么?!”顺妃闻言身体猛地一震,双手下意识紧紧抓住座椅扶手,“那皇后娘娘那边怎么说?”
南瑾道:“稍后我会去面见皇上,商量着将此事瞒着皇后娘娘。”
顺妃连连摇头,“可那到底是皇后娘娘唯一的亲人了,从前他生死未卜咱们瞒着也就罢了,如今人没了,若连发丧下葬都不让娘娘知晓,不让她见最后一面......”
她语气沉重,“这只是咱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为了娘娘好。若换做是我,我的家人在川渝遭遇不测,我也是宁愿知道真相,也不愿被蒙在鼓里的。”
她停顿片刻,已是略有揣测了,
“你执意要瞒着娘娘,可是因为娘娘的身子当真如宫中流传那般,已是不大好了?”
南瑾不能和顺妃一一解释清楚,告诉她知笙与沈晏辞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能告诉顺妃知笙如今的真实情况。
她只能郑重地提醒顺妃,“南宫大人的事即便我不说,方才宝玲在殿外想必也多少听去了些许。我此刻明明白白与你说清楚,就是希望你能明白其中利害,全当不知此事。
我也必须提醒你一句,越是后宫流言蜚语四起之时,咱们才更要心思一致,莫存了杂念。南宫大人之事,咱们能瞒住皇后娘娘多久,就暂且瞒住她多久。倘若你将此事告诉了皇后娘娘......”
南瑾顿一顿,语气陡然转冷,“那本宫只能把丑话说在前头,任何伤着姐姐的人,本宫都不会放过。”
南瑾的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冰冷,眼神中的狠厉与决绝,更是顺妃从未在她身上见过的。
但顺妃心中明白,南瑾如此疾言厉色,原不过是害怕自己因那些关于后位的流言而生了异心。
她知道南瑾与皇后的情谊有多深。所以她也诚恳道:“妹妹既如此说,我定是信你的。我虽不知皇后娘娘究竟因何致此,但你日日能出入凤鸾宫陪伴在娘娘身侧,自然比我更清楚怎样做才是真正为娘娘好。”
她起身缓缓走到南瑾面前,主动牵起南瑾的手,
“皇后娘娘待我素来待我不薄。妹妹从前救过盈月的性命,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从未敢忘。所以妹妹也该相信,我并非那等忘恩负义之人。”
南瑾回握住顺妃的手,颔首应道:“我知道。所以我才没有因今日之事扣下宝玲,也没有因此事与姐姐计较什么。
我也希望姐姐莫要怪我方才与你说的那些话。我总是盼着我们能和乐安稳地相处下去。那些无休止的算计、争斗,本就不该存在于我们这些后宫女眷之间。”
顺妃表情真挚地颔首,“妹妹放心,我与你的心思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