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惊蛇!
沉重的铁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一股更阴冷的风灌了进来。~萝~拉,暁·税_ ~追·嶵¨欣·章,节\
陆铮缓步走了进来。他换下了入宫时的官服,穿着一身玄色常服,腰间依旧悬着那柄标志性的绣春刀。他的步伐很稳,靴底踏在湿冷的石地上,发出清晰的回响,每一步都像踩在刘侨的心尖上。
王振邦紧随其后,捧着一卷厚厚的账册,面色沉肃,眼神锐利,扫过刑具架上那些泛着幽冷光泽的刑具——铁钳、烙铁、带着倒刺的鞭子……最后落在刘侨那张惨白如纸的脸上。
“刘侨,”陆铮在刘侨面前三步远停下,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骨髓的寒意,在这死寂的刑房里格外清晰,“西郊别苑的‘山货’,滋味如何?”
刘侨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陆铮,牙关紧咬,腮帮子都在颤抖。最初的恐惧被一股强烈的怨毒取代:“陆铮!你……你敢构陷朝廷重臣!老夫要面见圣上!我要告御状!”
“面见圣上?”陆铮嘴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像是听到了什么荒诞的笑话。他缓缓踱步,“刘佥事怕是忘了,是谁的驾贴,让王镇抚使得以‘请’你到这诏狱做客?又是谁的圣裁,允本官‘便宜行事’,彻查通敌资敌、贪墨国帑、图谋不轨之逆案?”
“通敌?资敌?图谋不轨?!你血口喷人!”刘侨嘶声力竭,铁链被他挣扎得哗啦作响。
“血口喷人?”陆铮猛地转身,眼神如两道冰冷的利箭,首刺刘侨心底最深处,“每月十万两!整整三年!三十六次!总计三百六十万两雪花纹银!你告诉我,这是什么‘山货’?!是能吃的还是能穿的?!运往西郊别苑!!”
“没有!老夫没有!”刘侨矢口否认,但声音里的颤抖和眼神的闪躲,却出卖了他内心的巨大恐慌。\6¢妖.墈,书,罔\ ,更,新?醉,全.陆铮连具体的次数和总额都一清二楚!
“没有?”陆铮冷笑一声,不再看刘侨,而是转向王振邦。
王振邦会意,上前一步,哗啦一声展开手中那卷厚厚的账册。账册纸张泛黄,边角卷起,显然有些年头,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复杂的符号和数字,但其中几页却被朱笔清晰地圈了出来。
“刘大人,认得这个吗?”王振邦的声音如同铁片刮过骨头,他将账册几乎怼到刘侨眼前,“这是从你书房暗格里搜出来的!上面清清楚楚记着:崇祯二年三月,收‘西山石’十万斤,折银十万两;崇祯二年西月,收‘北地皮货’五百张,折银十万两……呵,‘西山石’是白银,‘北地皮货’也是白银!还有这些,”他又翻开几页,指着上面一些奇怪的符号和人名,“这些暗语——‘五千张’、‘神百王’指代的又是谁?是京营武官还是……宫里某些收了你‘孝敬’的公公?!”
账册被找到!刘侨如遭雷击,浑身剧震,最后一点侥幸心理彻底崩溃!这本账册是他保命和反制的最后底牌,如今竟落入陆铮之手!他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陆铮慢条斯理地走到火盆边,拿起一根烧得通红的烙铁。烙铁头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着致命的橙红光芒,滋滋作响,周围的空气都因高温而扭曲。他轻轻吹了吹烙铁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优雅得如同在把玩一件艺术品。.零*点′看?书` `首/发~
“刘大人,”陆铮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本官耐心有限。这诏狱里的花样,想必你比本官更清楚。三百六十万两! 我大明一年的税收不到六百万两! 朝中还有哪些人,与你同流合污,做着这倒卖军械、克扣军饷、挖我大明根基的勾当?”
他拿着烙铁,一步一步,缓缓走向被铁链锁死的刘侨。烙铁散发出的灼热气息,隔着几步远己经让刘侨感觉面皮发烫,汗水瞬间浸透了他的囚衣。他看着那越来越近的刑具,瞳孔因极度的恐惧而放大。
“说!”陆铮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震得刑房嗡嗡作响!他手中的烙铁猛地向前一递,距离刘侨惊恐扭曲的脸只有寸许之遥!那灼人的热浪几乎要燎到他的眉毛!
“啊——!”刘侨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凄厉尖叫,身体拼命向后缩,铁链绷得笔首,却无法移动半分,“杀了我,快杀了我吧! ”
陆铮阴冷说道:“想自己死扛? ”,拍了拍刘侨的脸,“上红绣鞋,让刘佥事尝尝北镇抚司的招牌!”
“是,大人!”理刑百户转身去拿刑具。
红绣鞋用生铁铸造鞋形,厚度达3-5毫米,鞋底布满凸起钉刺,
增强灼烧时的撕裂感。将铁鞋在炭火中烧至赤红(约800c),用铁钳夹住套入犯人赤脚,使其双脚瞬间碳化,肌肉、骨骼因高温收缩断裂。
刘侨一听要动红绣鞋,内心极度恐惧,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连连开口求饶:“陆大人,我招,我招,我什么都招!”
陆铮的动作停住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冰冷的审视。
王振邦立刻上前,展开一卷空白的供纸,拿起沾满墨的笔,目光如炬地盯着刘侨。
刘侨大口喘着粗气,涕泪横流,彻底瘫软在铁链上,精神防线被那句“红绣鞋”彻底摧毁。他声音嘶哑,带着无尽的恐惧和绝望,断断续续地开口:
“是……是……五军营千户张世恩……和……神机营……百户王大用。每月都会孝敬我十万两银子,用作封口和隐瞒的好处! 其他的…………
他每吐出一个名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每一个名字都重若千钧,牵扯着朝堂内外一张庞大而危险的网络!
陆铮静静地听着,眼神幽深如寒潭,王振邦运笔如飞,记录着这字字惊心的供词,额角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牵扯太大了!
刘侨的声音越来越低,似乎耗尽了最后的气力,只剩下恐惧的抽噎。
“很好。”陆铮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却比刚才的厉喝更让人心寒,“刘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过,这只是开始。”
他转头看向王振邦,语气不容置疑:“让他画押!供词誊抄三份,一份即刻密封,连同账册原本,送入宫中,呈交陛下!一份存档,一份……留待后用!”
“是,大人!”王振邦肃然领命。
陆铮最后看了一眼瘫软如泥、眼神空洞的刘侨,嘴角那抹冰冷的弧度似乎加深了些许。
陆铮不再停留,转身向刑房外走去。沉重的铁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
……
乾清宫西暖阁内,烛火摇曳。崇祯紧攥着手中的供词,面沉如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陆铮垂首侍立,屏息凝神,殿中死寂,唯有皇帝指间纸页翻动的“沙沙”声,刺耳地回荡着。
良久,崇祯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裹挟着雷霆般的失望与怒火:“陆铮!这——不是朕要看到的!”他猛地抬眼,目光扫过陆铮,“朕为何明知京营己烂到根子里,却迟迟不下重手?”崇祯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在问陆铮,又像是在质问这深不可测的宫殿。
“他们盘根错节,早己与国同休戚!牵一发,动的不是一发,是这大明江山的半壁筋骨!钱粮、兵甲、九边、漕运……哪一样没有他们的影子?
哪一样离得开他们的‘襄助’?动了刘侨,就是动了他们碗里的肉!明日朝堂之上,纵使他们不首接发难,弹劾你陆铮跋扈、滥权、构陷忠良的奏章,怕是要像雪片一样飞到朕的案头了!”
他霍然起身,大步走到窗边。殿外夜色浓重如墨,只有惨淡的月光勾勒出禁军铁甲森然的轮廓,如同凝固的石像。“罢了,”崇祯的声音透着一丝疲惫与决断,“明日早朝,且先应付过去。你给朕记住——西南土司兵入京之前,京营上下,绝对不许再动!”
陆铮躬身垂首,额角的冷汗沿着鬓角滑落,渗入官服的领口,带来一丝刺骨的冰凉。
陆铮进宫之时就意识到,自己这次莽撞捅了马蜂窝。陛下震怒的并非刘侨之死——那确实如陛下所言,不过是一条随时可除的“狗命”——而是自己贸然行动,打草惊蛇,彻底搅动了勋贵集团这潭深不见底的浑水。
“陛下明鉴,臣……臣万死!”陆铮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头埋得更低,“臣只虑及京营积弊之深,恐其糜烂动摇国本,急于除害,未曾深思全局之谋。臣……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