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我有个同学

第一百四十九章我有个同学

“所以啊,所长想到了你,这件事情交给你正正好。”钱教授眼底都是说不尽的欣赏之色。

吴金花翻看着文件,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钱教授,项目组需要招人吗?我有个同学,专业基础很好,现在在乡下务农……您应该认识他的,陈晓东。”

钱教授略微沉思一下,衣服恍然大悟的模样:“我想起来了!机械学院,你的那个中专同学,你们俩还获得过省里的科技竞赛奖!”

“正是他。”吴金花笑眯眯的点头。

“行,那我跟所长打个报告去!”

钱教授前脚一走,吴金花后脚就找出信纸,给陈晓东写回信。

笔尖快速的在纸张上移动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字里行间都透着兴奋。

【晓东同学:你好,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所里要成立一个农机具改良组,我已经向领导举荐了你,如果顺利的话,你应该很快就能重返技术岗位了!】

李牧川看着她奋笔疾书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你这个急性子,这调令还没下来呢。”

“先让他高兴高兴呗,”吴金花头也不抬,“他是个很愿意配合别人的人,又在农村憋了这么久……”

……

三天后,吴金花正在实验室里调试设备,钱教授兴冲冲的推门进来了。

“批了!金花,陈晓东的调令批下来了!给他打个电报,让他尽快来报到!”

李牧川建吴金花激动的要往外冲,立刻拦住她。

“你先忙你的,我去帮你发加急电报!”

“好好好!正好他来了可以住你旁边的那个宿舍里,等你回来了,我们一起给他准备生活用品。”

吴金花催促着他赶紧出门办事。

这天午休的时候,俩人特意去了一趟附近的供销社,买了被褥和洗脸盆洗脚盆,小到牙刷牙膏都一起买了。

吴金花想了想,又买了一台塑料台灯。

陈晓东的眼睛一直都不太好,以前就戴着眼镜,现在回乡下了,肯定没少在煤油灯下熬夜看书。

又过了四天,吴金花刚刚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忽然听到门口传来爽朗的笑声和她熟悉的声音。

她偏着头一看,一个晒得黝黑的年轻人背对着实验室门口站着,正在跟钱教授说着什么。

“陈晓东同学!”吴金花惊喜的喊了一声他的名字。

陈晓东转过身,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泪光。

他比上学的时候瘦了不少,可眼睛依然明亮,肩膀上挎着一个洗的发白的帆布包,手里还拎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几个鸡蛋和红薯。

“金花!”他快步走过来,声音有些哽咽,“谢谢你,要不是你……”

“说什么呢!”吴金花接过他手里的网兜,“走,我先带你去宿舍,东西都准备好了,去瞧瞧。”

当陈晓东站在属于他的宿舍的时候,目光都有些呆滞了,他走到书桌前,轻轻的抚摸着崭新的台灯,轻声问:“这些,都是我的吗?”

“当然了!”吴金花笑了,拍了拍陈晓东的肩膀,“以后你就是我们农机组的骨干了,虽然给你配备了台灯,你也不能太熬夜,知道吗?”

安顿好陈晓东,李牧川的小组有事要去处理先离开了,吴金花则带着他参观了实验室。

看着崭新的设备和满书架的资料,陈晓东眼睛都舍不得眨。

“这些……以后我都可以使用?”他小心翼翼的抚过一台进口的测量仪问。

“当然了!”吴金花笑了,“以后你还是我的助手,我们就跟在学校一样,同心协力!”

“好!”

“刘晓娟呢?她怎么样了?自从我去德古国留学后,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她……妈妈生重病,她毕业后回家了,跟我们所有同学都没有联系了……也跟我分手了。”

陈晓东的声音有些沉重。

吴金花的心也跟着沉了下来。

“那你知道她家的地址吗?有机会的话,我想去看看她。”

“有,我知道!她家在户县的长征公社,距离省城一百二十公里。”

“好,那等休息的时候,我们亲自跑一趟。”

吴金花敲定计划。

傍晚时分,吴金花带着陈晓东来到研究所食堂。

正值饭点,食堂里人声鼎沸。

几个年轻技术员看到他们,纷纷好奇的打量着这个皮肤黝黑的新面孔。

“这位是陈晓东同、志,农机组新来的技术员。”吴金花向大家介绍,“他在校的时候获得过省里的科技奖项。”

陈晓东腼腆的笑了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这幅眼镜已经很旧了,镜腿用胶布缠了好几圈。

李牧川已经排队打好了饭菜过来,招呼他们坐下:“快坐下,晓东,尝尝我们食堂的红烧肉,做的很好吃。”

陈晓东连连点头,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突然红了眼眶。

“我上次吃肉大概是春节的时候。”

饭桌上,陈晓东讲起自己回乡后的生活。

白天跟着生产队下地,晚上点着煤油灯看书,早晨起来的时候鼻孔都是黑的。

公社里的拖拉机坏了,他修好后就成了附近公社远近闻名的“修车匠”。

“最远的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去了五十里地外去修抽水机,”他很平静的叙述着过去的事情,“那个村子给了我十个鸡蛋当报酬,我舍不得吃,拿着去换了一本关于汽车的杂志。”

吴金花听得心里发酸。

她想起自己在德古国留学的时候,实验室里那些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理论知识。

而眼前这位才华横溢的同学,却因为家庭条件,连看个杂志都要用鸡蛋去换。

“现在都好了。”她给陈晓东夹了一块鱼肉,“所里资料室什么书都有,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陈晓东狠狠的点头,大口大口的吃着白米饭。

吃过饭了,三人沿着研究所的林荫道散步。

初春的晚风还带着寒意,陈晓东走的很慢,哪怕是一棵树,他都要仔细端详。

“真好哇,所里的树都这么有精神头。”

“到了夏天所里更好看,到处都有鲜花盛开。”吴金花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