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庄周梦蝶

第六十九章庄周梦蝶

灵儿的身体恢复的很快,就是情绪还不太稳定。

朱家半山别墅犹如人间炼狱,她从地狱走了一遭,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

隔天还要上学,灵儿要我陪她一起去。

其实她本来可以在家休息,但去学校更有利于她的病情。

心理病就是这样,刻意去养反而越厉害。

临城大学,这座全国闻名的高等学府,此刻正沐浴在晨光中。

晨光明媚,秋叶缤纷。

我只读过小学,从没想过有天会走进这等知识殿堂。

站在梧桐树下,看着来来往往的同龄人,他们或抱着书本匆匆赶课,或三三两两说笑着走过、

望着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我不禁喟叹命运的无常。

我今年也才十九岁。

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时刻。

我也有张年轻的脸,却不敢再称少年。

见证过鬼域的恐怖,沐浴过腥风血雨,斩杀过阴兵鬼将。

杀过鬼,也杀过人。

半山别墅是我第一次杀人,那种感觉并不好。

本该执笔的手,如今已沾满血腥。

灵儿很有人缘,一路走来遇见好几个同学和她打招呼,也有人好奇我的身份。

“灵儿,这位帅哥是谁?”一个扎马尾辫的女生好奇的问道。

“吴月,这是我哥。”灵儿笑嘻嘻的说道。

“真的是你哥?”

“当然,如假包换的亲哥,我哥人长得帅吧?”

“帅哥,能不能加个微信?”

“我哥不用手机。”

“啊?这年头还有人不用手机啊?”

吴月吃惊的看着我,夸张语气迎来一众女生的围观。

我尴尬的笑了笑,任由灵儿挽着我的胳膊往前走,神情好似骄傲的孔雀。

刚来到哲学楼下,有个男生兴冲冲的跑来。

“灵儿,早饭吃了没?”

“吃过了啊。”

“哦。我以为你又没吃,特意给你带了三食堂的锅贴和豆浆。”

“谢谢啦,我早饭和我哥一起吃的。”

“这是你哥?”

“是啊,我哥今天特意来陪我上课的。”灵儿得意的说道。

“你好,我叫皇甫海。”

“你好。”

我没有说自己的名字,虽然有点失礼。

“灵儿,今天是王教授的课,你戴口罩了没?”皇甫海问道。

“糟糕,忘带了。”

“那你等着啊,我去寝室给你拿。”

说着,皇甫海用百米冲刺般的速度跑向宿舍楼。

“灵儿,上课也要戴口罩?”

“你不知道,这个王教授烟瘾特别大,一节课要抽半包烟,大家只能戴着口罩听喽。”

“学校允许他上课抽烟?”

“没办法,谁教人家课讲的好,学校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皇甫海拿来两幅口罩,也给了我一副。

我不习惯,道谢后拒绝了。

王教授的课果然座无虚席,除了哲学系的学生外,一些外系的也跑来旁听。

今天讲的是庄子,讲传统哲学老庄思想是绕不开的。

我很喜欢庄子,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我这些学术派对庄子的理解有很大分歧,有些道理用世俗眼光去看没有问题。

但若真理解了庄子的修行境界,便知解读是错的。

譬如庄周梦蝶。

庄子梦中化为蝴蝶,醒后难辨自我与蝴蝶的界限,揭示万物皆处于动态转化中。

哲学上主张打破二元对立,万物本为一体。

梦境与现实界限的模糊性,暗示人类经验具有局限性,倘若梦境足够真实,人便无法分辨虚实??。

而若从修行角度来观,庄周梦蝶是一种坐忘境界。

坐忘而后朝彻,朝彻而后见独。

独,指的是道。

蝴蝶好比我玄关中的黑蛟,黑蛟是道之精神所化,而我的形体也由道之精神所生。

两者一阴一阳,同出而异名。

苏轼写过一首点绛唇,词中有两句: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

这个我,指的便是精神层面的我。

可惜世人只知物质肉身上的,而不晓得还有个精神上的我存在。

“后排那位新同学,你怎么看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我正在走神,忽然被点名。

接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的看向坐在最后一排的我。

“我?”我有点懵。

“嗯,说的就是你,说下你的心得。”王教授目光灼灼的望着我说道。

我不知到说什么,转头看向灵儿。

“王教授很和蔼,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事的。”灵儿小声说道。

我哭笑不得,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

“世上本无庄周。”我说道。

话音刚落,便惹得哄堂大笑,王教授也笑了。

但很快,他就收起了笑容。

因为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很认真,而这句话本身也很值得思索。

“继续说。”

“世上本无庄周,也没有蝴蝶,庄周与蝴蝶只是对两种存在状态的描述。”

“说的好,存在本身又是什么?”

“道。”

“何为道?”王教授问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若天下只有此一物,何来你我之分?”

“你我皆为道的体验。”

“体验?”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

这场辩论中,我没有谈及修行,纯粹从哲学观的角度阐述各人看法。

开始同学还带着玩味的态度看我,笑我不自量力。

居然敢和王教授论道。

到后来他们再笑不出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直到王教授把烟抽光,这场辩论才算结束。

下课后同学们围着我问东问西,我实在不胜其烦,但为了灵儿又不好摆脸色。

灵儿倒是开心,满脸都是光彩,深有荣焉。

中午吃饭时,我不想再被围观,就和灵儿提议去外面吃。

“那我们去望江楼吃鱼。”

“好。”

出了校门,灵儿给司机打电话,开车带我们去望江楼。

望江楼距临城大学不算太远,半小时车程。

这是一座百年老店,推开雕着缠枝莲纹的柏木门,时光的沉香扑面而来。

十二扇朱漆屏风,将大厅隔成若干雅座。

每扇屏风上都用螺钿嵌着不同的江河渔汛图,窗外正是临江旧码头遗址。

几艘锈迹斑驳的趸船在晚霞中摇晃。

望江楼是吃鱼的好地方,招牌菜全是鱼,松鼠桂鱼,西湖醋鱼,麒麟蒸鲥鱼……

最有名的当属二十四桥明月鳜。

来的路上灵儿就和我把菜名报了一遍,而我们今天要吃的就是这道二十四桥明月鳜。

这道菜是古法烧制,费时费力,味道鲜美绝伦。

“这位姑娘,实在不好意思,这道菜方才有人预定了,缺短时间内做不出第二道来。”做古装打扮的店小二前来通报。

“好吧,那给我们换成云腿山笋鳟,再多加一条松鼠桂鱼。”

“好嘞。”

等小二离开,灵儿向我抱怨道:“哥,好可惜,没能让你吃到明月鳜。”

“没什么,下次我们再来。”

“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是我妹妹,以后一起吃饭的机会很多啊。”

“嘿嘿,我就知道你对我好。”

等菜上桌时,我瞧见两名店小二抬着一方托盘出来上菜。

盘中鱼犹如牡丹花开,水月朦胧,真有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意境。

“这便是那明月鳜?”我问灵儿。

“是啊,好可惜。”

菜是靠窗的客人点的,我随意瞧了眼,顿时再也移不开眼睛。

这是一位年轻女子,穿着一身白色古衣。

桌子上摆着一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