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迫之以势,王通挥师向南
自古以来,南船北马。
不是说南方没有马,而是说南方的土地不适合骑兵作战。
骑兵在北方可以纵横驰突,是因为北方不仅地势平坦,水渠较少,还因为北方种植的是粟、菽、高梁等旱地作物,土壤比较干硬。而南方是种植水稻的,不仅有大量引水沟渠,水田的土壤也不太适合战马奔跑。
实际上,北方也是可以种水稻的,后世在辽宁阜新县高台山遗址发现了3500年前的水稻碳化物和灌溉水渠网络,大连湾大嘴子遗址也出土了2400年前的碳化粳米。
隋唐时的“卢州(今吉林)之稻”闻名天下。但是,到了元朝时,朝廷为了确保骑兵的优势,禁止包括东北在内的黄河以北种植水稻。
到了清朝时,也禁止在东北种水稻。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骑兵的优势。
而现在。
周瑜机关算尽,又是提前几天引汉江之水浸泡田野,又是让黄盖顶替主帅之名,又是摆了个留有重大破绽的空心方阵,为的就是要引北方骑兵入套。
但是,他没想到,王通会大胆起用刚刚归顺的南方降将;也没想到会让从未统帅过骑兵的文聘来做张绣这支骑兵的副将;更没想到文聘也是如此的厉害。
……
接下来的情况,完全超出了周瑜的料想。
张绣并没有直接冲进江东军的空心方阵之中,而是在击破了空心方阵的前军后,拐向“凹型”一侧的外围,一边策马快跑,一边向江东军的密集长矛阵射箭。
周瑜见状,也调集弓箭兵回射。
但是,骑兵的机动力远远强过周瑜的弓弩兵,而且,张绣和文聘又还有望远镜。每次都是射上几轮,看到江东军的弓弩兵跑过来时,便纵马离开,到另外一个地方接着再射。
江东军的弓弩兵很难找到与张绣的骑兵对射的机会,而张绣的骑兵,则给江东军造成大量的伤亡。
……
“怎么办?”
黄盖心急如焚,找到周瑜道:
“王通的中军与张绣的先锋,仅仅相距不到二十里。张绣只要拖住我军,待王通的大队步兵赶到,我军就会遭到围歼。”
“无妨,坚持到天黑!”
“天黑撤退?”
“是的。”
“可他们有战马!”
“放心吧。”
周瑜冷哼一声道:“我周瑜用兵,又岂能不考虑自己的退路!”
……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很久。
江东军伤亡疲重,但因张绣不敢用骑兵冲阵,江东军倒也没有崩溃。
黄昏时分,西北方向鼓声大作,数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看那人数,足有五六万人。
那是王通的中军即将赶到。
王通的中军以步兵为主,若是不出意外,王通只要用步兵冲上去破了周瑜的空心方阵,再用骑兵衔尾追杀,周瑜这三万江东军必遭全军覆没!
不过,周瑜也是早有准备。
就在王通的中军快要赶到时,吕蒙率领的船队也赶到了。吕蒙按周瑜之前的安排,带着八百多艘战船沿着汉江逆流而上,来到战场附近的江面上。
周瑜率残部江东军,在战船上弓弩手的掩护下登上战船,顺流而下,扬长而去。
……
当王通率军赶到战场时,周瑜的军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只留下遍地血污和数千具尸体。
张绣和文聘赶来相见,向王通行礼道:
“末将张绣(文聘)拜见主公!”
“不必多礼!”
王通上前扶起两人,拍了拍张绣的肩膀,又看向文聘道:“若我所料不差,识破周瑜之计者,必是仲业!”
“主公英明。”
张绣道:“正是文将军识破周瑜阴谋,才避免了一场大败。否则,末将和这一万多骑兵兄弟,恐怕都会丧命于此。此战能有小胜,文将军当为首功!”
“很好很好!”
王通大笑道:“文将军是荆州本地人,又有勇有谋,此战挫败周瑜阴谋,挽救了近万骑兵将士性命,功劳确实不小。
张将军能够不骄不躁,虚心听取文将军的建议,也难能可贵,两位将军皆吾乾军良将!”
略一停顿,又问文聘道:
“江夏乃荆州门户,非智勇双全者所不能守。本将欲拜文将军为江夏太守,不知文将军可愿屈就。”
文聘见王通如此重视自己,赶紧拜倒在地道:“末将绝不负主公信任。”
王通扶起文聘,笑道:“江夏我就不去了,本将给你四万人马,你自去接收江夏即可。”
“接收?”
众人都有些诧异。因为在他们看来,周瑜虽然败退,但周瑜和孙权手上的军队加起来,至少还有四万。
“难道孙权会不战而逃?”文聘问道。
“是的。”
王通点了点头,转头看向徐庶。
徐庶见状,便上前解释道:
“经过襄阳之战,周瑜八万大军损伤过半。在方才江边这一战中,周瑜又损失了将近五千余人。
连续两场大败,已让江东军士气低落,兵无战心,得知乾公亲率十万大军到来,焉敢不慌。周瑜和孙权应该很清楚,就算是死战,也难挡乾公十万大军兵锋。
他们现在唯一的倚仗,就是长江。
如今北方水师远征倭岛未回,孙权的江东水师独霸着长江水道,其水师优势暂时无人可以撼动。
江夏在长江之北,因此,放弃长江之北的江夏,凭借江东水师守住长江以南地区,便是孙权最明智的选择。”
听了徐庶之言,众人尽皆恍然大悟。
随后,徐庶又对王通道:
“江夏由文将军带四万人马前去接受即可。既然主公不想去江夏,那就去江陵如何?”
言下之意,是中途改道挥师向南,夺回江陵。
江陵是荆州重镇,只有夺回江陵,才能与荆南取得联系,从而将荆南(湖南)与荆北(湖北)连成一块。
而现在江陵守刘磐战死,张允投敌,江陵已控制在程普和鲁肃的手中。这种情况下,夺取江陵其实比夺取江夏还要重要很多。
“元直言之有理。”
王通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严重支持。
随后,便令文聘率三万五千步兵和五千骑兵,虚张声势,装成六万大军的样子,浩浩荡荡赶往江夏。
而王通本人,则率领六万大军,渡过汉江,挥师向南,赶往江陵。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王通分兵杀问江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