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互联网传奇(上)

央视演播厅内,灯光璀璨,机位就绪。

“陈总,我们准备开始了?”主持人王志微微倾身,望向陈天。

陈天神色从容地点了点头,右手却不经意轻触了下鼻尖。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央视《东方之子》节目,我是主持人王志。”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这位嘉宾,他改写了华夏互联网的发展轨迹...”

王志故意停顿了一下,随即浑厚的旁白声响起:

“1998年,他毅然辞去电子厂的工作,只身南下莞城创业。

“1999年创立橙天科技,先后推出CC即时通讯、贴吧、开心农场等风靡全国的互联网产品,注册用户突破千万。

“20岁的年纪就成为华夏互联网行业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领航者。

“2000年3月10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却因他创立的淘宝网而载入史册。

“网站上线首日,就创下一分钟售出万件电子产品的惊人纪录。

“三天后,这个数字刷新至五分钟二十万台,开创了华夏电子商务纪元。

“不仅如此,平台销售渠道也惠及到了普通商家,至今已让五千多名商家收入实现了数倍增长,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请看大屏幕。”随着王志的话音落下,演播厅的大屏幕亮起。

陈天也跟随主持人将目光投向了屏幕上的采访画面。

画面切换到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虽是深夜,这里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央视女记者手持话筒穿行其间,镜头捕捉到的每个店铺门前都堆满了待发的包裹,邮政货车来回穿梭,挨家挨户收取门口包裹。

“观众朋友们,现在是凌晨一点三十分,我正身处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个时间段本该闭市,此刻却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接下来就让我与您一起一探究竟。”

记者在市场随意的走着,忽然在一家女装店前驻足。

店铺门口,一位中年妇女正麻利地打包着堆积如山的服装,柜台旁的年轻女孩却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上噼里啪啦的打着字,像是在跟网友聊天。

这反常的画面像是引起了央视女记者的注意。

“阿姨您好,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看到您深夜还在忙碌,能跟我们说说这些货物是要发往哪里吗?”

记者将话筒递向正在打包的中年妇女,镜头聚焦下,她紧张地整理了下围裙。

“这些包裹啊,要发往天南海北呢!”中年妇女声音透着喜悦,手上打包动作却丝毫不停。

记者适时露出惊讶表情:“这真是太神奇了!您在义乌开店,怎么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呢?”

“我们在淘宝上开了网店,”妇女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自豪:“现在全国用户都能在网上看到我家的衣服啦!”

“能跟我们说说您是怎么接触到淘宝的吗?开网店会不会很复杂?”记者追问道。

妇女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些网上的东西我可弄不明白,都是我外甥女在打理。”说着朝电脑前的女孩喊道:“丽丽,你来跟记者同志说说。”

一直埋头打字的罗仕丽这才抬起头来。

演播厅里,陈天也看清这个始终低头在电脑前忙碌的女孩。

只是一眼,陈天就记住了她的长相。

深邃立体的五官,微陷的眼窝衬得那双大眼睛格外灵动。

高高扎起的马尾辫随着她转头动作轻轻摆动,白t搭配牛仔短裤,整个人由内而外都散发着青春活力。

她长相带着疆省姑娘特征,却又柔和了几分,像是肉巴与娜扎的完美结合体。

陈天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目光在屏幕上多停留了几秒。

这个在深夜依然专注坐在电脑前工作的女孩,与其身后堆积如山的包裹形成了鲜明反差,画面极具冲击感。

陈天已经在考虑把这一幕做成淘宝的宣传素材。

主持人王志敏锐捕捉到陈天的反应,嘴角浮现一抹笑意,这个年轻企业家,此刻的眼神他再熟悉不过。

不过也难怪,屏幕里那个女孩确实特别,不是那种惊艳的美,而是身上有着一股独特的气质,和充满辨识度的魅力。

只要看一眼就很难忘掉,他第一次看到时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王志想到后面的采访内容,很好奇陈天看到后会不会亲自去接触这个女孩,节目组可是有这个女孩的联系方式,他倒愿意成人之美。

记者主动走了过去,一组摄像机对准女孩,另一组则捕捉着她面前的电脑屏幕:“能介绍一下你怎么接触到淘宝,还有平时的工作吗?”

罗仕丽倒是丝毫不怕生,落落大方的笑了笑,自我介绍起来:“我叫罗仕丽,来自黔省,高中毕业后来大姨店里帮忙。”

“我是橙天产品的忠实用户,有天淘宝的地推人员来店里推广,邀请我们开网店,大姨一开始还以为是骗子要赶人走...是我拦了下来。”

“可不是嘛!”中年妇女插话道,脸上写满了当初的怀疑:“那时候谁能想到网上真能卖东西?还卖的这么好。”

罗仕丽笑着继续道:“至于我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回复买家咨询、拍摄商品照片、上架新品。”

“现在每天能卖出多少?收入相比以前有提升吗?”记者追问道。

“平均每天五百多单。”罗仕丽眼含感激:“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这都要感谢淘宝网,让我们的衣服能卖到全国各地。”

记者没有询问具体利润,这个销量已经让她暗自咋舌。

按最保守估算,哪怕薄利多销一件赚一块钱,一天也是500块,日利润抵得上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了。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自己的采访本,这个收入让她这个央视记者都有些动心。

她单纯工资的话也就千余元而已。

“最后想问,”记者快速调整好情绪:“我们这次采访,橙天集团的陈总也会看到。”

“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或者对产品有什么建议?”

“陈天也会看到?”罗仕丽的脸突然泛起红晕,手都不自觉地握紧了鼠标:“我...我收集过所有关于他的报道,在我心中他是最完美的天才。”

“想说的话...”她声音越来越小,突然又鼓起勇气直视镜头,仿佛要穿透屏幕看到那个人:“如果可以...能给我一张他的签名照吗?”

演播厅里,陈天听到这个请求时,嘴角微微上扬。

记者显然没料到这个回答,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这个...我会帮你向陈天先生转达的。”

她在采访本上快速记下这个意外的小插曲,这些画面最终会呈现在全国观众电视机上的。

这最后一段,她心里清楚很可能在后期被剪掉,毕竟这与央视严肃的专访报道不太相符。

室外采访结束,画面重新回到演播室。

【演播厅全景镜头缓缓推进,背景大屏幕切换为全球地图,用闪烁光点标注着橙天科技的海外布局】

王志浑厚有力的旁白声,在激昂背景音乐中再次响起:“就在同一天,橙天科技旗下产品,在北美、欧洲、俄、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掀起一股追捧热潮。”

“华尔街日报盛赞其'重新定义了社交,并呼吁本国企业提高警惕',硅谷科技媒体更将陈天誉为'21世纪最具创新精神的产品魔术师'。”

【大屏幕切换为海外媒体报道集锦,配以中文翻译字幕】

“这是华夏互联网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王志的声音陡然提高:“起步晚于西方十年的华夏互联网,在陈天的带领下完成了弯道超车。”

【镜头切至陈天特写,捕捉到他眼中闪过的讶异与激动】

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创业者微微低头,似乎也在惊叹自己创造的奇迹。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从电子厂走出来的年轻人,如今正在改写全球互联网的格局?

【音乐渐强,画面快速切换橙天科技各款产品界面】

“他究竟拥有怎样的魔力?”

“他是怎么让这些产品征服了全球用户?”

“他带领下的华夏互联网未来将能走到多远?”

王志每问一个“他”,语气就更加激昂有力,直接将观众的情绪和好奇心都彻底调动了起来。

最后他转向陈天,眼中满是赞赏:“本期《东方之子》,让我们共同探寻——陈天,与他的互联网传奇!”

【激昂的音乐达到高潮,演播厅灯光全亮,正式进入访谈环节】

镜头缓缓推近,聚焦在访谈区。

王志微笑着伸出手:“陈天你好,欢迎来到《东方之子》栏目组,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陈天微微欠身:“主持人好,全国观众朋友们好,很感谢《东方之子》给我这个机会,能和大家面对面交流。”

【特写镜头捕捉到陈天略带腼腆的笑容】

王志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不禁感叹:“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看到您的第一反应都是——太年轻了!”

陈天低头轻笑,摩挲着沙发扶手:“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永远需要新鲜的视角和想法。”

【镜头扫过陈天的穿搭】

白衬衫配蓝牛仔,整个人显得干净清爽、朝气十足。

王志适时点评:“我注意到您今天的着装很有特点,没有选择传统的商务西装,而是...”

“程序员的标准皮肤。”陈天幽默地接话,引得现场工作人员一阵轻笑:“其实就想让大家看到我最真实的状态,我们用户大多数也都是年轻人。”

【演播厅大屏幕适时切换到橙天产品用户群体的数据图表】

王志点头赞许:“这种真实感,或许正是您和橙天科技成功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