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流星花园
晚上十点多,陈天才回到酒店。
这场采访的时间比他预想中的要长许多,持续了整整一天,几乎把他除网吧之外的所有产业都梳理了一遍。
可以想象后期制作团队将面临多么繁杂的剪辑工作,至于具体播出时间,央视方面表示等有消息时会提前告知陈天。
总导演还透露有些采访片段可能会提前登上新闻联播。
陈天从采访的侧重点来看,央视显然更关注华夏互联网的宏观发展,以及橙天集团在海外市场取得的成绩。
陈天暗自揣测,这两点很可能会成为最终播出时的重头戏进行报道。
采访结束后的晚宴,也印证了他的猜想。
席间,一位经常出现在新闻上的领导低调现身,在亲切慰问之后,语气和蔼的询问陈天:“公司在海外发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陈天抓住机会,提出了一个既实际又棘手的难题——外汇短缺。
随着橙天海外业务的快速扩张,从人员薪资到办公场地,从服务器扩容到市场营销,处处都需要消耗美元。
然而,橙天海外目前唯一的外汇收入渠道只有《欢乐农场》那微薄的道具收入,远远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支出需求。
并且橙天集团在国内的换汇额度早已用光。
华夏几大行深城分行行长陈天都找过了,开始都表示愿意提供贷款,但当陈天提出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外汇贷款需求时,各家银行行长都面露难色。
不是不愿帮,实在是国家外汇储备当下也不多,陈天要是只要几百万美金这种,他们还能想想办法...
但陈天一下要的太多,他们确实爱莫能助,临走前各行纷纷表示:“华夏币陈天要多少给多少。”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天只能表示自己在想想其它办法。
而今天就是好的契机,所以领导一问,他就果断提了出来,没有丝毫藏着掖着。
他知道这种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不要怕给领导找麻烦而不敢提要求,人家能来就已经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此时提要求不仅不会让领导反感,反而更让对方放心,毕竟无欲无求的人才最难管理,
领导此次前来可能就是希望陈天能提出些不大不小的要求,很多关系就是从相互提要求而开始慢慢建立。
果然,领导听完陈天汇报,止住了离开的脚步,他没有第一时间表态,而是转头看向陪同的另一个官员,在得到肯定的眼神后,当即拍板:
“橙天主动开拓海外市场,这是推动华夏互联网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现因外汇问题影响了发展,我会亲自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对接,务必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这番话听着像是什么都没答应,但对这个层级的领导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的直接表态了。
“我代表橙天集团感谢领导对企业的支持和厚爱。”陈天连忙满脸激动的表示感谢。
领导拍了拍陈天肩膀:“小陈,好好干,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临走前,又补充了句:“关于你在采访中提出的电脑硬件影响华夏互联网普及率的问题...我后续也会关注。”
“感谢领导关心!”陈天心中一惊,领导难道也在采访现场?
不然解释不清他这会儿就知道了,毕竟录了一天,哪怕去央视方面直接把录像拿去给领导看,这会儿也看不完。
“还有...弯岛业务,小陈也要多操心。”领导最后状做随意的提了句。
没等陈天表态就已经离开,仿佛从没说过什么。
紧跟领导的中年男子走到陈天身边时顿了顿,怕他年轻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提点了句:“有些话领导说的随意,却是最要重视的。”
“我明白。”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陈天语气郑重。
陈天不知道的是,他和领导“亲密”交谈的一幕被许多人看在眼里,个个面露艳羡,几位女主持人看陈天的目光都有了变化,但想了想双方的年龄差距...
这次秘密会晤不会见报,但当晚,陈天的名字就已经在京城各个圈子悄悄流传开来。
许多二代都接到了家里长辈的通知,看看能不能接触一下陈天,能交好自然是最好,就是不能交好也至少不要不开眼的跑去得罪。
谁知道领导下次会啥时候召见陈天,万一再问有什么困难。
陈天随口来一句:“有人在后面扯橙天后腿,影响了橙天的海外发展。”
那这些人能有好果子吃?
陈天现在只要高举海外扩张大旗,就像手持尚方宝剑,海外业务发展越好,这柄剑就愈加锋利。
......
洗完热水澡后,陈天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
他靠在酒店床头,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天采访的每一个细节。
“应该没说错什么话吧?”他暗自思忖。
仔细复盘了一遍采访过程,确认没有重大疏漏后,他稍稍安心,反正还有后期剪辑兜底,不必太过担心。
放下这桩心事,陈天思绪又飘到了昨天徐骏提到的娱乐公司计划上。
进军娱乐产业是他早就规划好的战略,不过他考量的可不是单纯赚点钱或是想着潜规则女明星。
在陈天的商业版图里,娱乐公司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舆论引导和品牌宣传。
随着橙天业务版图的扩张,单靠CC平台导流已经显得不够看了。
全国13亿人口中,网民仅有1500万,占比不过将将超过1%。
“这意味着还有98%的市场潜力没有被橙天挖掘。”
这些尚未触网的海量普通民众,就需要通过影视明星、热门剧集这样的传统渠道来触达。
他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这样的场景:热播剧男女主角用CC软件甜蜜聊天,在淘宝上为对方挑选礼物,戴着e耳机分享同一首歌。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软性植入,远比生硬的广告更能打动人心。
打造一家成功的娱乐公司无非也就三点:资本运作、内容生产和营销推广。
资本陈天早已不缺,橙天集团现在每月都能带来超过一亿华夏币的现金流。
营销渠道上,他手握CC网、贴吧等线上宣传平台,线下媒体资源也可以直接用金钱开道。
而作品方面,陈天有前世的记忆宝库在,可供选择的东西就太多太多了,他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找一个专业的“枪手”编剧。
陈天两世为人却从没有学习和接触过剧本创作,他脑海中只有故事。
他需要一个通过自己讲述故事梗概,把其精准转化为分镜头剧本的“枪手”,这样才能将那些存在于陈天记忆中的经典完美复现出来。
这个关键人选,将决定他娱乐版图能否顺利展开。
接着陈天开始认真筛选第一部试水作,他完全是个门外汉,自然不会一来就去搞什么大制作。
哪怕钱再多也不是这样烧的,况且特效技术水平当下也达不到,什么仙侠片、科幻片等吃特效的首先排除。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否则他真想现在就启动《仙剑奇侠传》的拍摄计划。
几天前,在陈天授意下,李蓝云与湾岛合伙人罗若敏配合,橙天版权部经过半个月的谈判,以一千万天价从大宇手中购得《仙剑奇侠传》全球所有版权。
交易细节传开后,在两岸游戏圈引发轩然大波。
两岸媒体人少见的达成共识,纷纷撰文嘲讽橙天集团“人傻钱多”。
《仙剑1》虽然口碑不错,但却是通过光盘发售的单机游戏,内地受盗版侵袭几无收益,湾岛又市场有限,
最终这部口碑爆棚的作品给带大宇来的收益连一百万华夏币都不到,而橙天现在直接花一千万买下所谓的全球所有版权。
听着好听,但《仙剑一》只是款单机游戏,除此外还能有什么版权收益?真没看出哪里能价值一千万。
但外界不知道的是,橙天不仅拿下了现有作品《仙剑一》版权,更将大宇已经构思好但还没开发的《仙剑》续作二和三世界观、剧情设定等核心资产一并收入囊中。
特别是《仙剑三》,才是陈天真正看重的资源,影响力和国民度相较于当下最火的《还珠格格》可能还差点,但捧人能力却比还珠还要更胜一筹。
将思绪拉回现实,陈天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偶像剧领域。
这类题材在未来二十年都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在当下娱乐匮乏的年代拿出来简直堪称核打击。
而且这类都市偶像剧也能更好的适配橙天旗下产品,方便植入广告。
至于那些以小博大的电影项目如《疯狂的石头》《泰囧》,他决定暂时搁置。
当前国内影院数量有限,观影文化也尚未成熟,过早推出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白白浪费了这些ip。
在千禧年前后的偶像剧领域,有一部作品如彗星般划过整个亚洲夜空。
那就是《流星花园》!
这部剧的影响力甚至超出了娱乐范畴。
这部剧当初有多火呢?
该剧于2001年4月21日在湾岛首播,以平均收视率6.99刷新台剧收视记录。
据制作人柴智屏估算,截至2005年,全球已有超过5亿观众见证了f4的魅力。
这部剧还在日本15个电视台轮番播出,意外带动了一股自发学习中文的热潮。
这些还不够的话...
《流星花园》2002年2月初才登录内地,仅仅播出月余,就在3月8日被紧急叫停。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易误导青少年。”
这种“被禁”的特殊经历,反而让这部剧在年轻人心目中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如果能让新版中的f4用CC聊天,在CC空间分享心情...”
陈天手指在床单上画着圈,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年轻观众争相效仿的场景。
这个植入创意,很可能帮助CC一举占领东南亚市场。
这不也是文化输出吗?
有这层原因在,想必上面也愿意特事特办,毕竟当初封禁的是湾版《流星花园》,与我这次拍的大陆版《流星花园》有什么关系?
而且剧本改编自漫画家神尾叶子的《花样男子》,只需购买改编权即可,不用陈天去转述制作剧本。
想到这,陈天恨不得立刻就给徐骏打电话询问他团队搞定了没,但看了眼已经凌晨一点。
他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说不准徐骏现在正在对“剧本”呢,况且表现的太过急切,也不利于陈天掌握这家合资娱乐公司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