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浸润式光刻
一直忙活到深夜,最后一台设备才终于稳妥地安置就位。
张如京轻轻抚摸着这些饱经沧桑的“老伙计”,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缅怀。
“这就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陈天望着眼前这个比想象中更为精巧的光刻机,不禁向前探身。
两世为人,他也是第一次见到真家伙,下意识就要伸手去触碰。
“当心!”张如京一个箭步上前拦住:“你连防静电设备都没带,一不小心就可能损伤内部精密零件。”
陈天讪讪地收回手,却仍忍不住围着机器打转,像是看到一个大号玩具。
这台凝聚着人类智慧结晶的设备,对任何男人都有着一股致命的吸引力。
“张老,给我讲讲这个宝贝的故事吧。”
张如京目光变得深远:“这台老伙计已经服役八年了。”
注意到陈天略显失望的神情,他轻笑一声:“可别小看它,这在国内依然是制程最先进的光刻机了。”
“193纳米的duv(深紫外光源)光刻技术,至今仍是许多晶圆厂的看家本领。”
陈天眼前一亮,追问道:“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就能生产193纳米的芯片?”
“不够准确,光刻机的193纳米指的是光源波长,这并不直接等同于芯片制程。”张如京纠正道。
“芯片生产环节还受线宽、折射等多重因素影响,理论上来说,193纳米的光源通过多次曝光可以生产出低于193纳米的芯片。”
怕陈天听不懂,张如京还举了个生动的例子:
“如e电脑使用的英伟达geforce2显卡、奔腾3处理器都是180纳米制程,而这些芯片都是通过193纳米的光刻机生产出来的。”
“甚至我听说台积电明年就准备量产130纳米芯片,也是用的这种型号光刻机。”
张如京无疑是个好老师,经过他这一番生动的解释。
陈天基本弄清楚了光刻机和芯片之间的影响关系。
陈天满脸谦虚的请教道:“那您现在掌握的技术,能量产什么制程的芯片?”
“180纳米,”张如京明显有着自己的骄傲,接着补充:“130纳米也有了头绪,不会落后台积电太多。”
陈天满脸钦佩,他可是知道张如京技术方面不比台积电的张中谋差。
不然当初他创立的“世大”也不会遭到台积电的打压式收购,盖因抢了台积电大量订单,威胁到了对方地位。
现在落后台积电半年时间,全因被台积电暗算,最近在筹备中芯国际而耽误了时间。
张如京接着说道:“193纳米光刻技术是道坎,已经困扰了全球顶尖半导体公司数年之久。”
“直到最近,svg和尼康才通过157纳米的氟分子激光实现技术突破,但成本极高,且还没能生产出157纳米光刻机。”
陈天若有所思。
张如京的讲解让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前世那个如雷贯耳的荷兰巨头,此刻竟没被提及。
“荷兰AsmL(阿斯麦)呢?他们现在的技术还比不上尼康吗?”陈天忍不住问道。
张如京略显诧异地看了他一眼:“AsmL自然比不上尼康。”
“他们连157激光需要的反折射镜头技术都没突破,还卡在193这个坎上。”
见陈天面露疑惑,张如京又补充道:
“在米国能源部和几大芯片巨头组建的euv光刻联盟里,AsmL连核心成员都算不上,只是个打杂的小角色。”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陈天一眼:“难为你居然知道这家二线光刻机厂商。”
张如京想了想他对半导体行业重视程度,只能归咎于对方是做了大量功课。
陈天没有解释,只是陷入沉思。
他前世曾看过一篇关于AsmL关键转折的报道:
在自身迟迟无法突破193这个重要关卡,AsmL最终另辟蹊径。
2001年,这家荷兰公司做了一笔震惊业界的买卖。
以16亿美元天价收购市值仅10亿的svg。
当时svg市场份额不足8%,年营收仅2.7亿美元,193产品性能甚至不如AsmL自家产品。
华尔街一片哗然,AsmL股价当日暴跌7.5%。
但后来的历史证明,这笔交易买到了光刻机行业最珍贵的两样东西:时间,以及svg掌握的成熟157光学技术。
正是这次豪赌,让AsmL在未来的光刻机战争中抢占了先机。
想到这,陈天不禁斟酌着开口:“您说...我们有没有可能收购svg?听说他们最近经营状况不太乐观。”
“想都别想。”张如京斩钉截铁地说道:“就算svg明天就要破产清算,米国人宁可把设备砸了也不会让我们碰一下。”
陈天苦笑着点头。
他想起前世资料里记载,即便是荷兰盟友AsmL收购svg时,也遭到了米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百般刁难。
西方人也不都是一家子。
最终AsmL不得不接受一系列苛刻条件:不许收购svg负责打磨镜片的子公司tisley,以及保证各种技术和人才留在米国。
这些限制的条款,反而让AsmL深度绑定米国技术体系,为日后垄断euv市场埋下伏笔。
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宝藏却拿不到手,这让陈天心痒难耐。
“那...如果还是通过idg这样的国际资本暗度陈仓呢?”陈天仍不死心,压低声音问道:“就像我们收购世大这样?”
“世大是台岛企业,技术也不算最前沿,但svg?”他冷笑一声:“那是米国人的命根子,你觉得他们会允许技术外流?”
见陈天还想说什么,张如京直接摆手:
“别天真了,idg这些资本确实唯利是图,但他们更清楚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会要命。”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张如京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但有些壁垒,不是靠商业手段就能突破,只能靠我们自己。”
“要是真这么简单就能突破封锁,国家早就出手收购了,何至于被卡脖子这么多年?”
张如京这番话如一盆冷水浇下,陈天不得不彻底打消收购svg的念头。
但让他就此放弃光刻机这个半导体产业的皇冠明珠,又实在心有不甘。
“国内...总该有光刻机厂商吧?”陈天不死心地追问:“哪怕技术落后几代,至少是个起点。”
张如京摇头叹息:“国内还在用接触式光刻机,技术和西方至少有二十年差距。”
他目光带着几分无奈:“这种落后技术,投入再多也是徒劳。”
见陈天神色黯然,张如京突然失笑:“你这孩子,胃口未免太大。”
他指了指身旁的设备:“能把世大的技术和设备带回来,已经是天大的功劳,至少给国内半导体发展抢回五年时间,这还不够?”
陈天谦逊地笑了笑:“这都是您的技术,我只是物归原主。”
“少来这套。”张如京摆摆手,神色忽然严肃。
“世大被台积电收购后,这些技术就与我无关了,严格来说,我现在用这些技术都算侵权,台积电随时可以起诉我。”
他望向厂房里整齐排列的设备,语气复杂:“现在这些技术随世大到了你手里,反倒是我这个老头子沾了你的光。”
陈天笑而不语。
张如京还真没猜错,在前世轨迹中,正是因为他使用自己的技术创建中芯国际,被台积电以侵权为由告上法庭。
那场官司不仅让中芯巨额赔偿,过了几年更迫使这位半导体教父黯然离职。
而现在,历史的轨迹已经悄然改变。
陈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光刻机可不是只有干刻法。
他想起一个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路径——浸润式光刻。
如果能抢在台积电之前弄出浸润式光刻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初AsmL就是通过和台积电合作开发浸润式技术,成功干掉了尼康这个半导体霸主,后来居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商。
但光靠他可搞不出来这项技术,陈天只知道浸润式需要水,通过水的折射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其它的,让他这个前世网吧小老板说出个所以然来就是难为他了。
“张老,”陈天故作随意地问道:“您认识林本坚吗?”
“林本坚?”张如京猛地抬头:“你怎么会知道他?”
陈天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我一直在物色半导体人才,通过猎头打听到这位在iBm工作的大牛。”
他耸耸肩,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听说他在光学领域很有建树,想看看能不能挖来中芯。”
“他在iBm干了三十年,从没踏足过国内...”他狐疑地打量着陈天:“你确定只是通过猎头打听到的?”
陈天能感觉到张如京目光中的探究,但他面不改色:“现在搞半导体,人才最重要,我自然要下足功夫搜罗各方英才。”
张如京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有意思,林本坚确实是个奇才,不过...你想挖iBm的墙角怕是不太容易。”
陈天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他可是很清楚对方2000年加入了台积电,2002年提出浸润式光刻构想,彻底改写了光刻机行业的格局。
“如果他能来的话,给他中芯副总裁职位,年薪随便开。”
陈天想到现在已经六月份,搞不好对方已经加入了台积电,再次加注:“另外,我愿意拿出5%的中芯股份赠予他,作为技术入股。”
“你疯了?”张如京压低声音:“5%的股份你知道值多少钱吗?更何况......你怎么就确定他值这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