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紫霄宫三叙
“要开始了吗?”
玄涛饮下一口琼浆喃喃道。
大劫还未开启,但劫云已生,各方因果牵扯之下,已拉开了序幕。
如果说逐鹿之战,是大劫之始,往后人族开疆扩土,天庭征讨不臣,便是大劫积蓄。
而那杨戬,便是应运而生的大劫之因,一人便身负人族、天庭、阐教气运,正是那拉开帷幕的最佳人选。
而玄涛需要做的,便是保证通天教主如后世传说那般,与圣人战,打碎洪荒!
......
天道,天意!
大劫!!!
瑶姬乃是当初巫妖大战,划破天地,自混沌飞来天庭的一块混沌玉石,在天庭浓郁的灵气下,机缘巧合下诞生了灵智。
恰逢昊天与瑶池奉命接管天庭,遇到了刚刚诞生灵智的混沌玉石。
要知晓混沌玉石,乃是死物,昊天本乃混沌玉石也是受道祖点化,才诞生了灵智。
这自我诞生灵智的混沌玉石,极为难得,可算作昊天同族,也可能是世间唯一的同族了。
是以,昊天便将那开了灵智混沌玉石赐名瑶姬,收做了义妹。
名为义妹,实际上,是当女儿在养啊!!
如今瑶姬为了维护天庭威严,为了维护昊天的颜面,选择了道化天地。
怪谁??
杨戬?!
他只是想救出母亲,一个十二岁开始,便一心修行不谙世事,他能知道些什么?
况且,瑶姬最后的愿望,便是让昊天照顾他们兄妹二人。
昊天虽然对杨戬感情复杂,但也不至于去怪罪一个小孩。
阐教!!!
昊天猛地起身,化作一道遁光,向天外紫霄宫而去。
......
“痴儿!”
鸿钧自体悟天道中退出,看向遁来的昊天。
抬手,一石碑自鸿钧掌中浮现,碑首刻有三大道神文,名曰:封神榜!
“老爷!!”
......
接引与女娲一道来了地府平心娘娘处,不晓得三人商议了何事。
欲要借此番大劫,谋划何事。
......
太清看向世间逐渐浓郁劫云,又缓缓闭眼,感悟天道。
......
“诸圣,且来紫霄宫一叙!”
突然,天道鸿钧的冷漠声音,在诸圣耳边响起。
“此番大劫,师尊亦要插手吗?”
元始天尊喃喃道,随后一步踏出,向紫霄宫而去。
......
“噢?”
红云却是有些惊讶。
作为天地胎膜本身,大劫将至,红云自是晓得。
虽然有些不忍,但,大劫促进天地晋升,终归是好事。
师尊插手干什?
红云摇了摇头,便将执念尸分化而出,送去了紫霄宫。
玄涛与镇元子二人,虽为混元,却并非圣人,不在邀请之列。
......
诸圣来到紫霄宫。
却见那道祖云床旁,有一大碑,名曰:封神榜。
碑旁又有一金鞭立于一旁。
诸圣并非愚钝之人。
一眼便看出了这封神榜,便是那从未出世的天书。
且,此番大劫,定然与这封神榜脱不了干系。
待红云最后前来紫霄宫落座后。
鸿钧,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云床上。
诸圣纷纷拱手施礼拜见。
“见过师尊!”
“见过...”
...
“善。”
天道鸿钧冷漠一声。
诸圣自然也看出了师尊现在是代天道言语。
“当初人皇归位之时,阐教弟子造下杀孽,劫气自生,经多年衍化,天发杀机,量劫将起。”
“此劫,乃神仙杀劫!”
量劫一事,诸圣多多少少有些察觉,也没有言语,静候着师尊下文。
“恰逢天庭人丁稀少,周天不全,无法维系洪荒运转。”
“吾欲以封神榜,于量劫之中分封三百六十五正神,供天帝驱使。”
“以全量劫,维系洪荒秩序。”
“敢问师尊,不知量劫之中当何人上榜?何人脱劫而出?”
元始天尊问寻道。
毕竟此事跟阐教脱不了干系,而那封神榜说得好听,诸圣先前观摩自然知晓,入榜者说是正神,实为奴仆。
鸿钧看向元始,开口道:
“此番神仙杀劫,玄门之下,除圣人外,皆在量劫之中。”
“量劫中福源厚者自得仙道,得享清静自在,脱劫而出,次者可入封神榜,封得正神之位,再次者化为灰灰了去。”
“至于何人上榜,便由尔等商议。”
说完,鸿钧便不再言语,老神在在。
而诸圣,却都是默不作声。
红云与女娲无弟子,无大教,自是作壁上观。
“罢了罢了。”
老子作为大师兄,此时自当为诸圣先。
“吾门下弟子唯有玄都一人,还需其传承道统,吾便以化身入榜,以全人教应劫之数。”
说完,太清分出一道化身,窜入封神榜中,于榜中刻下太上老君四字。
“吾西方教在西方世界,行功德,攒气运,当不入此番量劫。”
接引开口道。
“接引,师尊言玄门之下,界在劫中,汝是想脱离玄门不成!”
通天知晓,自己门下弟子众多,此番封神,若是西方教脱劫而出,那填榜之人,不就只有截教与阐教了?
而阐教门人本就寥寥无几,这如何使得。
而接引却是一言不发,等待着鸿钧应答。
“唉。”
鸿钧轻叹了一声,而后道:
“西方教,确不在劫中。”
“为何?!!”
“西方教另有缘法,不入玄门之列。”
...
又是长久静默。
元始天尊却是上前,将几个曾于昆仑听道,却根基有瑕此生无法更进一步的记名弟子写上。
不论是十二金仙,还是南极仙翁、云中子,却是无一姓名。
“通天,该你了!”
“怎的,要吾弟子来填补这些空缺吗?”
截教本就是为截取世间生灵一线生机而立。
通天又怎会签上自己弟子姓名。
不过,截教之中,确实有一些弟子,根基低下,大道无望,若是上榜,也不失为一番造化。
念此,通天大笔一挥,便签上了百余人。
然,就算如此,也不过三分之一,还差的远呢。
见此,元始继续开口道:
“汝截教之人,良莠不齐,多为披毛带甲之辈,能看的过眼者也不过三四。”
“今日上榜也算是一番机缘造化了,快多写些吧。”
“元始,你...”
通天怒不可遏。
你的弟子就是弟子,我的弟子就是披毛戴甲之辈?
确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