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命
庄韫兰也去“视察”过工作,还蛮有兴致的坐在纺纱机前面试了试。
还挺先进的,就是不知道跟珍妮机比起来差多少。
但是火器方面目前应该还是持平状态?
嘤,能不能梦一个工业革命哦。
就……感觉景朝除了东南地区的抗倭需要之外,好像并没有闭关锁国之类的政策哦,从太宗皇帝开始,皇室还经常遣使者出海“做生意”呢。
不知道有没有带回什么科技成果。
做完“旁听生”,庄韫兰就回乾清宫去了,她想去乾清宫书库看看,看有没有数学啊、物理啊这方面的东西。
结果二皇子竟然在看《革象新.书》,就是之前某个朝代学者写的一本研究小孔成像的书,而皇帝陛下竟然也在旁边,还对二皇子看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了指导。
竟然是中原皇朝夭折的折射定律!
庄韫兰赶紧凑过去,装作不明白的样子这样那样的提问题,希望聪明睿智的皇帝陛下能由她这些问题往折射定律方面靠,得出点“先进结论”。
这种类型的书民间可不常有。
庄韫兰也能理解,毕竟这是个独尊儒术的时代嘛,对士大夫们而言,儒家经典才是好书。
数学、物理什么的都是“小道”,属于是“术数”还有“奇淫技巧”那方面的东西,并非“大雅”。
但是之乎者也面对先进武器真的只有抓瞎的份,毕竟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嘛。
作为中原百姓的一份子,庄韫兰当然不希望她生活的这片沃土在数百年后被迫接受列强的“真理”。
皇后问的兴致勃勃,二皇子也听的认认真真。
皇帝看看皇后,再看看二皇子,继续给他们答疑解惑,但慢慢的,他就发现皇后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很有条理的,他不由诧异问:“什么时候看的这些书?”
因为科举并不涉及此类知识,而这些东西又不是轻易能让人读懂的,属于不论是为功名还是为休闲,都没有什么用处的书,所以在民间的流传范围极为狭窄。
庄韫兰默默答:上辈子!
然后无奈心虚骗人:“入宫之后啊,偶然在藏书馆看到过,当时觉得有些新鲜,就拿去看了。”
皇帝点了点头,又想起很多年前,南方州府洪灾那次,也是皇后提醒了他治水之法,可惜皇后所说的那本书至今也没能寻到,很可能是在朝代更替的战火之中失传了。
皇帝不无可惜。
皇后和二皇子仍旧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等他解惑。
皇帝笑着摇了摇头,这母子俩,好像都很喜欢这些被读书人视作“杂学”的东西。
但是皇帝很清楚,这些所谓的“杂学”究竟会有多么大的用处。
所以当二皇子捧着诸如《革象新书》、《四元玉鉴》之类的书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皇帝不仅不觉得儿子不务正业,反倒对此觉得欣慰。
大本堂很快就添了传授几何、算数、物理等知识的先生,庄韫兰知道之后十分惊喜,还拉着皇帝陛下问,能不能在国子监啊、地方的官办书院啊之类的地方也增添这些课程。
结果皇帝陛下竟然有点无奈的叹了口气。
单是在大本堂增添这些课程,朝臣之中的反对之声已然颇多,若是再在宫外各学府广为推广,只怕天下士子就要联名抵制了。
毕竟与儒学相悖,而士人又全部都是长期接受儒学教育的,若是在科举之中增加所谓“杂学”,那些自认利益有损的人又怎能不反对。
所以皇帝的想法是,暂时先在大本堂中加,若大本堂的这些学子能取得这方面的成就,那他就对此予以厚赏,只要好处足够多,天下总会有人愿意在这方面用功。
而这些用功的人若是也足够多,那也就由不得士人不肯接受了。
皇帝把他的想法跟皇后说,庄韫兰就又眨了下眼睛,开玩笑似的问皇帝:“旁的‘杂学’倒也罢了,但是天文、历算之类的学科若是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您就不担心……”
她越说就越小声,但是这些与“天命”之间的牵扯又何须言明。
皇帝竟然也开了个玩笑:“前朝末帝登基之时,也自称是天命所受,可是他为帝昏庸,这‘天命’不还是改归我朝太祖?先前那些以前朝皇帝为‘天命’的天文、历算之说,不也又称太祖皇爷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了么。”
竟然是根本没把“天命”当回事,甚至说起“天命”二字之时,还带了那么几分促狭。
庄韫兰难掩诧异的去看皇帝。
皇帝却拍了下旁边二皇子的肩膀。
“允珩——”
二皇子转头看父皇,明白父皇如此叫他的时候,就是有正经事要交代,因而面上也带了严肃认真之意,他拱手道:“儿子在。”
皇帝缓缓的道:“你要记得,‘天命’之说可用而不可仰,为皇者大权在握、吏治清明,自然就是天下人眼中的天命所归,但若是耽于享乐,以至皇权旁落,又或者是奸佞横行致使民不聊生,那就自然会被新的‘天命之人’所取代,天子固然可用‘天命’,但若是沦落到以‘天命’续皇权的地步,那这天子也就要当不成了。”
二皇子再次拱手,肃然道:“儿子领训。”
……
元徽九年四月,蒙皇后恩旨,景朝定鼎之后,第一次有宫女得以走出皇城。
相熟的宫女将她们送至宫门。
跨出这道宫门之后,不论是寻着多年之前的记忆回归家乡,还是坐上皇家的车马去往南直隶的织造局当差,她们都不必再以“奴婢”二字自称,也再不是因为主子一句话,就随时都有可能毙命的奴婢。
梁才人随皇后站在城墙之上,遥遥望着那些远去的马车,忽然就生出了些恍若隔世之感。
然后她伸手去扶皇后:“妾伺候娘娘去尚宫局。”
开给留宫宫女的识字课第一日提上日程,皇后自然是要去看女官们的准备情况。
她按下梁才人伸出来扶她的手,改为拉着梁才人往尚宫局走。
梁才人先是因皇后的抬爱而有些惶恐,继而就低头抿出了一个温柔的微笑,“妾还记得,当年妾能识字,也是多亏娘娘慈心,真是从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走在前面的皇后于是也转头回梁才人一个柔和笑容。
到了尚宫局,女官并宫人们已经在何尚宫的带领下,遥遥恭迎皇后娘娘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