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游览宁州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宁州老城的青石板路上。方青云带着家人开始了宁州一日游。第一站就是老城区的古建筑群。
"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方青云指着眼前的古宅院,"你看这些雕花门窗,还有屋顶的飞檐翘角,都很有特色。"
周晓赞叹道:"确实很精美。在京城很难看到保存这么完好的古建筑了。"
方宁好奇地摸摸斑驳的墙壁:"爸爸,这些房子有多少年历史了?"
"最老的差不多有四百多年了。"方青云说,"不过按照市里的规划,这里以后都是要被拆掉的。"
方明远惊讶地问:"为什么要拆?这些可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啊!"
方青云叹了口气:"新城规划要打通几条主干道,这里正好在规划线上。以后可能会在其他地方重建仿古建筑,但原貌是保不住了。"
"不能原样搬过去吗?"方明远不解地问,"或者把这片区域直接规划成历史文化景区?"
方青云摇摇头,开始耐心教导儿子:"原样搬迁技术上很难实现,成本也太高。规划成景区倒是个主意,但现在宁州财政还不宽裕。改造老城区、建设新港口,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
他指着狭窄的街道说:"你看,这里的居民很多还在用公共厕所,自来水也不通畅。现阶段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是第一位的。"
方明远若有所思:"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做一些取舍?"
"没错。"方青云点点头,"就拿招商引资来说。很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引入了一些污染很大的企业。当地的官员和老百姓能不知道会污染环境吗?但他们更明白,现在让老百姓富起来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周晓接话道:"你爸在这方面很注意。宁州引进的企业都有严格的环保标准。"
方青云继续说:"但是社会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有些轻度污染的企业,我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能做的,就是严格控制污染的范围,方便以后的治理。"
他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明远,你马上要去实习了。记住,要多看多学,很多事情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改革开放在摸索中前进,很多时候需要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方宁听到这里,撅起小嘴:"爸爸,哥哥,你们又说工作!今天是出来玩的!"
方青云赶紧道歉:"好好好,爸爸不对。咱们不说工作了,专心玩!"
周晓打圆场:"宁宁说得对!今天谁也不许谈工作!"
一家人说说笑笑,继续游览老城区。方青云当起导游,介绍着各个建筑的歷史典故,听得孩子们津津有味。
中午,方青云带家人去吃了地道的宁州海鲜。新鲜的鱼虾蟹贝让从未见过大海的方宁兴奋不已。
"爸爸,这个虾好甜啊!"方宁吃得满嘴是油。
方明远也赞不绝口:"确实新鲜!比在北京吃的海鲜味道好多了。"
饭后,方青云实现承诺,带家人去了海边。这是方宁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海。
"哇!大海好大啊!"方宁脱了鞋就往沙滩上跑,海浪扑上来打湿了她的裙摆,惹得她咯咯直笑。
周晓担心地喊:"宁宁慢点!别往深水里去!"
方青云笑着拉住妻子:"让她玩吧!有我在呢。"
方明远也被大海的壮阔震撼了:"爸,这海真美!要是能永远这么干净就好了。"
方青云目光深远:"所以爸爸要努力啊!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这片海。不能让子孙后代骂我们为了发展破坏了环境。"
他在沙滩上坐下,继续对儿子说:"你知道吗?宁州港改造项目里,就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虽然成本很高,但必须做。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方明远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爸。发展很重要,但要有长远眼光。"
夕阳西下,海面被染成金黄色。方宁在沙滩上捡贝壳,周晓在一旁陪着。方青云和儿子并肩走在沙滩上,继续着之前的谈话。
"明远,你要记住,"方青云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盯着gdp数字,更要考虑老百姓的真实福祉。有些政绩可能短期内看不出来,但对长远发展很重要。"
方明远郑重地说:"爸,我记住了。谢谢您的教导。"
回程的路上,方宁累得在车上睡着了。周晓轻声问丈夫:"今天跟明远说这些,是不是太深了?"
方青云摇摇头:"他马上要进入社会了,该懂这些道理了。改革开放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希望他将来不管走到哪一步,都能记住今天的这些话。"
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方青云心中感慨万千。宁州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有正确的方向,有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有对历史和未来的责任感,宁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夜幕低垂,海风轻轻吹拂着家属院的窗帘。方明远和方宁都已经入睡,客厅里只剩下方青云和周晓两人。柔和的灯光下,夫妻二人相对而坐,茶几上放着两杯已经微凉的茶水。
"晓晓,"方青云轻声开口,"以后有什么打算?是来宁州,还是回京城?"
周晓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她抬起头,眼中带着几分不舍:"青云,我想了想,还是等宁宁上高中再来宁州吧。现在她刚上初二,正是关键时候。京城的教育资源毕竟比宁州好得多..."
她顿了顿,继续说:"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带着孩子们来看你。平时你要是想我们了,也可以回京城。反正现在交通方便,坐飞机也就两个小时。"
方青云点点头,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他理解妻子的决定:"你说得对。宁宁的教育很重要,京城确实有优势。再说爸妈年纪都大了,也需要有人照顾。"
周晓握住丈夫的手:"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家里。你在宁州安心工作,不要有后顾之忧。"
这时,周晓想起什么,问道:"下个月爸过生日,你要回去吗?"
方青云沉思了一会儿,摇摇头:"估计回不去了。按照计划,下个月老城区改造就要开始了。这是宁州今年的重点工程,我必须在现场盯着。"
他叹了口气:"爸的生日...只能提前打个电话祝贺了。等工作走上正轨,我一定抽时间回去看他。"
周晓理解地点点头:"爸会理解的。他常跟我说,男人要以事业为重。你在宁州干出成绩,就是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方青云感激地看着妻子:"谢谢你这么理解。说真的,如果没有你在背后的支持,我也不可能安心在宁州工作。"
"夫妻之间说什么谢不谢的。"周晓温柔地笑笑,"倒是你,一个人在宁州,要照顾好自己。看你最近又瘦了,是不是经常加班不按时吃饭?"
方青云摸摸自己的脸:"还好吧?可能是最近太忙了。老城区改造涉及很多居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谨慎处理。"
周晓站起身,从行李里取出一个保温盒:"我就知道你会这样。特意从北京带了点参片和枸杞,明天开始每天给你泡水喝。还有,这是妈特意让我带来的酱菜,说你最爱吃这个下饭。"
方青云感动地看着妻子准备的这些东西:"还是你想得周到。"
夜渐渐深了,窗外传来海浪的声音。周晓靠在丈夫肩上,轻声说:"其实我也想来宁州陪你。但想想宁宁的教育,还有两边的老人...只能再等几年了。"
方青云搂住妻子的肩:"我明白。等宁宁上高中住校了,你就来宁州。到时候我也应该在这边站稳脚跟了,工作不会像现在这么忙。"
"说到工作,"周晓突然想起什么,"明远实习的事你多费心。这孩子像你,做事认真,就是有时候太较真。"
方青云笑了:"较真是好事。在国办工作,就需要这种认真劲。我过两天跟办公厅的人打声招呼,那几个老朋友会多关照明远的。"
夫妻二人又聊了些家常,从孩子的教育说到老人的健康,从北京的变化说到宁州的发展。虽然相隔两地,但他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