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过年回京

时间在宁州的快速发展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已到年末。腊月三十这天,方青云早早安排好了慰问行程。虽然正值除夕,但他坚持要亲自去看望宁州的退休老干部们。

"小陈,慰问品都准备好了吗?"方青云一边整理着装一边问。

陈明连忙回答:"都准备好了方书记。按照您的吩咐,每人一份年货,还有慰问金。"

第一站来到原宁州市长老李家中。老李已经八十高龄,但精神矍铄。看到方青云亲自来访,激动得热泪盈眶:"方书记,您这么忙还来看我这个老头子..."

方青云握住老李的手:"李老,您为宁州发展立过功,我们永远记得。过年了,来看看您是应该的。"

接着又走访了几位退休干部。每到一处,方青云都细心询问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困难,嘱咐随行人员一定要照顾好这些老同志。

慰问完退休干部,方青云又赶往市人民医院,看望春节期间值班的医护人员。

"大家辛苦了!"方青云与值班医生护士一一握手,"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你们还坚守岗位,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

一位年轻护士激动地说:"方书记,您不也在工作吗?我们都应该向您学习!"

方青云笑笑:"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接着又慰问了火车站、汽车站的值班人员,电力、供水等民生保障单位。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询问值班安排和应急准备情况,确保市民能过个安稳年。

忙完这些,已是傍晚时分。方青云让司机先送陈明回家:"小陈,快回去吧,家人该等急了。"

陈明犹豫道:"方书记,那您..."

"我没事,"方青云摆摆手,"机场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辛苦一年了,好好陪家人过年。"

送走陈明后,方青云回到办公室,处理完最后几份文件。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他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愧疚。欣慰的是宁州这一年的发展成就,愧疚的是又不能陪家人吃年夜饭。

晚上九点,方青云独自乘车前往宁川机场。候机室里冷冷清清,只有寥寥几个旅客。方青云找了个角落坐下,拿出文件继续审阅。

飞机因天气原因延误了。直到深夜十一点多,才终于通知登机。方青云登上飞机,望着窗外的夜空,思绪万千。这一年,宁州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付出的代价是与家人聚少离多。

飞机在夜空中航行,方青云小憩了一会儿。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已是凌晨一点多。方青山早已在出口等候。

"哥!"方青山快步迎上来,"怎么这么晚?妈都担心坏了。"

方青云拍拍弟弟的肩:"飞机延误了。这么晚还让你来接,辛苦你了。"

回城的路上,兄弟俩聊着这一年的变化。方青山兴奋地说起维修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还计划明年开分店。方青云则简单介绍了宁州的发展情况。

回到什刹海边的四合院,已是凌晨两点多。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门廊亮着一盏灯,那是林茹特意为儿子留的。

方青山压低声音:"爸妈都睡了,明远和宁宁也早睡了。妈给你留了饭,热热就能吃。"

方青云摇摇头:"不热了,简单吃点就行。你也快去休息吧。"

兄弟俩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林茹准备了饺子和小菜,虽然凉了,但方青云吃得很香。这是妈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简单吃完,方青山说:"哥,你去我屋里睡吧,被子都铺好了。"

方青云点点头:"好。你也累了一天了,快去睡吧。"

躺在熟悉的床上,方青云却一时难以入睡。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回放:港口的机器轰鸣、老城区的拆迁现场、招商引资的谈判桌、老百姓期待的眼神...

虽然疲惫,但内心充实。改革开放给了他们这一代人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宁州的发展证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窗外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提醒着人们新年已经到来。方青云想着明天要陪家人好好过年,想着宁州新一年的发展规划,慢慢进入梦乡。

第二天清晨,方青云早早起床。虽然昨天深夜才到家,但多年的工作习惯让他依然在六点准时醒来。推开房门,就看见母亲林茹已经在厨房忙碌。

"妈,新年好!"方青云走进厨房,"怎么起这么早?多睡会儿啊。"

林茹回头看见儿子,脸上笑开了花:"青云回来了!妈高兴,睡不着。给你包饺子吃,你最爱吃的三鲜馅儿。"

方铁也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青云啊,可算回来了!昨晚几点到的?"

"爸,新年好!"方青云连忙上前搀扶,"凌晨两点多到的,看您睡了就没打扰。"

这时,孩子们也陆续起床。方宁第一个跑过来:"爸爸!新年好!红包拿来!"

方青云笑着从公文包里取出准备好的红包:"早就准备好了!来,宁宁的,明远的,文静的,明轩的,都有!"

方明远有些不好意思:"爸,我都上大学了,不要红包了。"

方青云硬塞到儿子手里:"在大学也是孩子!拿着,这是爸爸的心意。"

方文静也推辞:"大伯,我也上大学了,不要了。"

"都要都要!"方青云笑着把红包塞给侄女,"文静考上大学,这是大伯给的奖励!听说你考得不错?"

方文静害羞地点头:"嗯,考上北师大了。"

"好学校!"方青云竖起大拇指,"将来当老师,教书育人,很好!"

早饭时分,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方铁关心地问起儿子在宁州的工作:"听说宁州发展很快?港口改造怎么样了?"

方青云简单汇报:"进展很顺利。招商引资也很有起色,今年引进了一批电子企业。"

林茹给儿子夹了个饺子:"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看你又瘦了。"

饭后,周晓和刘芳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方青云挽起袖子要帮忙,被周晓推出去:"你去陪爸说说话吧,这里我们来就行。"

方青云和父亲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方铁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明远都要大学毕业了,文静也上大学了。咱们家真是人才辈出啊!"

"都是爸教育得好。"方青云笑着说。

中午时分,周晓和刘芳已经做好了丰盛的饭菜。林茹嘱咐道:"给你们爸妈都带点饺子去,让他们也尝尝。"

方青云一家准备去周家拜年,方青山一家也要去刘芳娘家。临出门前,周晓不放心地交代:"妈,饭菜都在锅里热着,中午你们热一下就能吃。晚上婉儿他们就过来了。"

林茹摆摆手:"去吧去吧,我们老两口还能饿着?"

两家人分头出发。方青云开车带着妻儿前往岳父家。路上,周晓有些担心地说:"听说小川那个对象吹了,爸妈正为这事发愁呢。"

方青云有些疑惑:"怎么吹了?"

"我也不是很清楚,小川也不说!"

到了周家,周正国和赵雅琴早已在门口等候。看见女儿一家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

"青云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周正国拉着女婿的手,"听说宁州发展得很好?"

方青云笑着回答:"还不错。"

赵雅琴关切地问:"晓晓说你们那边条件还比较艰苦?住得习惯吗?"

"挺好的妈,"方青云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中午吃饭时,周小川也回来了。果然,一坐下赵雅琴就开始唠叨:"小川啊,你说那个姑娘多好,怎么说吹就吹了?"

周小川无奈地说:"妈,感情的事不能强求。人家觉得外交部工作太忙,顾不上家。"

方青云打圆场:"妈,小川还年轻,事业刚起步,不急。"

周正国也帮腔:"是啊,男人先立业后成家。小川现在在外交部发展得很好,将来还怕找不到好对象?"

饭后,方青云和周正国在书房聊了很久。从宁州的发展谈到国家大事,从改革开放谈到国际形势。周正国虽然退休了,但对国家大事依然很关心。

傍晚时分,两家人陆续回到四合院。方婉一家也过来了,还带着一对双胞胎。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舅舅!"双胞胎看到方青云,欢快地跑过来。

方青云抱起两个孩子:"又长高了!想舅舅没有?"

"想了!"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晚上,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三代同堂,其乐融融。方铁看着儿孙满堂,感慨地说:"咱们家现在真是人丁兴旺啊!"

方明远举起酒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祝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工作顺利!祝弟弟妹妹学习进步!"

大家都举杯共饮。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