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消息

回到省委大院,方青云在省委也正式有了属于自己的副书记办公室。

秘书陈明正在整理文件,见方青云进来,立即汇报:“方书记,您的电话已经转接过来。刚才已经有十几个道贺电话,我都记录下来了。”

方青云点点头:“辛苦了。有没有重要的电话?”

“李建国市长来电,说想要当面向您汇报工作。”陈明说,“另外京城方面也有几个电话,我都记在日程表上了。”

方青云走到窗前,望着楼下院子里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员。每一次人事变动都会在官场引起连锁反应,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会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通知李市长下午三点过来。”方青云转身吩咐道,“另外,把宁州申报副省级城市的材料再准备一份,我要仔细看看。”

陈明有些意外:“材料不是已经报上去了吗?”

方青云微微一笑:“报是报上去了,但我们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些资料。”

下午三点,李建国准时来到方青云的办公室。这位宁州市长精神焕发,显然对申报副省级城市充满期待。

“方书记,恭喜恭喜!”李建国热情地握手,“您高升是我们宁州的福气啊。”

方青云请李建国坐下:“建国同志,咱们直入主题吧。申报材料虽然报上去了,但后续工作不能松懈。你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继续跟进申报进度,二是即使申报成功,也要确保平稳过渡。”

李建国连连点头:“您说得对。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对接国家部委。同时也制定了过渡方案,确保不管结果如何,都不影响宁州的发展。”

方青云满意地点头:“你办事我放心。另外有件事——”他压低声音,“王部长这次来,不只是宣布我的任命这么简单。上面对汉江的班子建设有通盘考虑,宁州的升格是关键一环。”

李建国心领神会:“我明白。您放心,宁州绝不会掉链子。”

送走李建国,方青云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夕阳西下,汉江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在这片星光之下,权力与梦想交织,编织着一幅幅复杂而精彩的人生图景。

手机响起,是妻子周晓发来的短信:“听说任命公布了?恭喜!宁宁说要给你庆祝。”

方青云回复:“谢谢。等下次回去,我们一起吃饭。”

他放下手机,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政治生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的他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前方的道路既充满机遇,也布满挑战。

晚宴的时间快到了。方青云整理了一下西装和领带,镜中的自己,鬓角已经有些花白,但眼神依然锐利。他知道,今晚将是一个重要的舞台,他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晚宴设在汉江宾馆最大的宴会厅“长江厅”。水晶吊灯将整个大厅照得如同白昼,红木圆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银质餐具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泽。省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早已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主桌上摆放着名牌:王健部长居中,左右分别是王平和吴起,方青云的位置被安排在吴起旁边。

王平举杯致辞:“王部长远道而来,我代表汉江省委省政府表示热烈欢迎。这几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汉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不足,还请王部长多指导。”

王健笑着举杯回应:“汉江的工作中央是肯定的。特别是这几年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方面,有很多创新做法,相关经验还在内部刊物上刊登过。”

这话让在座的人都精神一振。方青云注意到王平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活跃起来。王健看似随意地问起汉江省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王平一一作答,吴起和方青云适时补充。

王健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宴会进行到一半时,他看似不经意地说:“中央对地方工作的评价,不仅要看经济指标,更要看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汉江省在这方面把握得不错。”

这话虽然简短,但分量很重。方青云看到王平举杯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虽然很快恢复平静,但那一瞬间的激动是掩饰不住的。

晚宴结束后,王健婉拒了继续喝茶的邀请,表示要回房处理一些文件。王平三人一直将他送到电梯口。

“王部长早点休息,明天我们再来送您。”王平说。

王健与三人一一握手,轮到方青云时,他特意多握了一会儿:“青云同志年轻有为,好好干。”

回到宾馆大堂,王平长舒一口气,对吴起和方青云说:“咱们也回去休息吧。明天早上八点准时到这里集合。”

第二天清晨,方青云提前十分钟到达宾馆。让他意外的是,王平和吴起已经在大堂等候了。

“青云来了,”王平招手让他过去,“刚才和王部长一起吃早餐,他又提到了宁州的工作。看来中央对你们的改革很关注啊。”

方青云心中一动:“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没有省里的支持,宁州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

吴起拍拍他的肩:“不用谦虚。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

八点整,王健准时出现在大堂。

“各位太客气了,还专门来送。”王健与大家握手告别。

去机场的路上,王健看似随意地聊起了一些干部交流的情况:“沿海有个省份的省委书记可能要动,中央正在考虑接任人选。”他说这话时,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王平。

方青云注意到王平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但面上依然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干部交流是好事,可以促进经验交流和工作创新。”

送到安检口,王健与三人最后一次握手:“就送到这里吧。你们工作忙,不必再送了。”

回程的车上,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王平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片刻,突然开口:“青云啊,你现在是省委副书记了,不能只盯着宁州这一亩三分地。省委这边的工作你也要担起来。”

方青云立即回应:“请书记指示,我一定全力以赴。”

王平睁开眼,目光锐利:“这样,你先把党建工作抓起来。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要尽快熟悉情况。另外,宁州申报副省级城市的事你继续跟进,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吴起补充道:“省政府这边有些跨区域协调的工作,也需要你多参与。比如宁州港与周边港口的合作,你来牵头可能更合适。”

方青云一一记下:“好的,我会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不过...”他略作迟疑,“我兼任宁州市委书记,工作重心是否应该还在宁州?”

王平摆摆手:“这个不必担心。省委副书记分管党建工作是惯例,不会影响你在宁州的工作。相反,这两个职务相辅相成,更有利于你统筹全局。”

方青云心中了然。这是王平在为他今后的发展铺路。作为省委副书记,如果只局限于一个地方的工作,反而会限制视野和能力展示。

“我明白了。”方青云郑重承诺,“一定不辜负书记和省长的信任。”

车窗外,汉江市的街景飞速后退。

回到省委大院,方青云直接来到自己的新办公室。秘书陈明已经将今天的文件整理好放在桌上。

“方书记,这是今天需要阅处的文件。红色文件夹是急件,蓝色的是日常文件。”陈明汇报说,“另外组织部李部长约您下午三点汇报工作,说是王书记交代的。”

方青云点点头:“好的。你把近三年全省干部任免的相关材料整理一下,我要看看。”

陈明有些惊讶:“全部吗?量可能比较大。”

“先要省级干部和各地市主要领导的。”方青云说,“我要尽快熟悉情况。”

下午三点,组织部长李明准时来到办公室。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组织工作者,说话做事极其严谨。

“方书记,我来向您汇报全省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李明打开笔记本,开始详细汇报。

方青云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问。谈话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结束时李明不禁感叹:“方书记了解得很深入啊,很多问题都问到点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