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宁州通过
五月的宁州,已经有了初夏的气息。市委大院里的梧桐树已经枝繁叶茂,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方青云正在主持一个关于新区建设的专题会议,秘书陈明轻轻推门进来,在他耳边低语:“方书记,京城来的电话,在您办公室。”
方青云点点头,对与会人员说:“大家先讨论,我接个电话。”
快步回到办公室,红色保密电话的听筒静静躺在桌面上。方青云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您好,我是方青云。”
“青云啊,是我。”电话那头传来熟悉而威严的声音,“给你报个喜讯,宁州申请副省级城市的事情,过了!”
方青云的心猛地一跳,握电话的手微微收紧:“太好了!谢谢老领导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
“这是你们自己干出来的成绩。”陈老的语气中带着赞许,“评审会上,你们那个关于吸引创新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行发展的方案,很受重视。有人说这是‘既要高质量发展,又要保障民生就业’的好思路。”
方青云感到一阵暖流涌上心头。这个方案是他带领团队经过半年调研、数十次修改才形成的,其中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老领导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探索。”
“不要谦虚。上面特别肯定你们‘将短期经济发展和稳定持久发展相结合’的做法,这次宁州是以大优势获胜的。”
又聊了几句,陈老叮嘱道:“正式通知很快就会下发,你们要做好准备。升格不只是换个牌子,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挂断电话,方青云站在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五月的阳光洒满宁州城,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五年来,他们引进了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培育了本土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同时也没有放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其竞争力。如今,宁州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既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有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
“方书记?”陈明轻轻敲门,“会议还在继续...”
方青云回过神来:“好的,我马上过去。”
回到会议室,他看上去平静如常,只有细心的人才会发现他眼角眉梢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喜悦。会议结束后,他照常批阅文件,听取汇报,安排工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果然,不到半小时,王平书记的电话就打来了:“青云,来我办公室一趟。”
方青云放下手中的笔,对陈明说:“我去省委一趟,下午的调研安排推迟到明天。”
驱车前往省委的路上,方青云看着街道两旁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色。四年前他刚来宁州时,这里还没有像样的公路,如今已经有三条主要线路通车,其他四通八达的公路在建;曾经的老城区经过改造,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新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这一切变化,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而今天,宁州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刻。
来到王平办公室,省委书记正在批阅文件,见他进来,放下笔笑道:“青云来了,坐。”
秘书送上茶后轻轻带上门。王平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坐在方青云对面的沙发上:“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宁州申请副省级城市的事情,通过了!”
方青云适当地露出惊喜的表情:“太好了!这是全省的大喜事!”
王平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忽然笑了:“看你这样子,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方青云不好意思地笑笑:“刚才接了个京城的电话,透露了一点消息。”
“我就知道。”王平指着方青云,会心一笑,“这种事情,从来都是‘民间’先知道,‘官方’后宣布。不过在你面前我就不装糊涂了。”
两人相视而笑,气氛轻松了许多。
王平正色道:“这次宁州成功升格,对全省发展意义重大。接下来最关键的是平稳过渡,不能出任何乱子。”他顿了顿,“我的意见是,这段时间你的工作重心要放在宁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方青云点头:“书记放心,我已经有了一些考虑。首先是要做好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避免因为升格而产生浮躁情绪;其次是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确保与副省级城市的要求接轨;第三是要继续抓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不能因为升格而分散精力。”
“想得很周全。”王平赞许地说,“特别是干部思想工作这一块,一定要抓好。升格后有些干部可能会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提一级,这种思想要及时纠正。”
“我已经让组织部开始摸底调研,准备制定详细的干部安置方案。”方青云说,“总的原则是既要考虑工作需要,又要兼顾干部个人发展,还要符合中央关于干部管理的各项规定。”
王平若有所思:“这个事情要稳妥处理。这样吧,你把方案做出来后,先报省委常委会研究。”
“好的。”方青云记下这个要求,“另外,关于升格后的发展规划,我建议聘请国家级智库进行咨询论证,确保宁州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战略。”
“这个想法很好。”王平表示赞同,“需要省里支持的地方尽管提出来。”
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从王平办公室出来,方青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升格不只是荣誉,更是责任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