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毕业和林茹逝世

十二月的北京,寒风凛冽。党校的礼堂内却暖意融融,省部级干部培训班的毕业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方青云坐在台下,看着主席台上颁发的毕业证书,心中感慨万千。这是一九八八年的冬天,改革开放已经十年,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毕业仪式结束后,赵主任照例组织了一次聚餐。这次选择的是党校附近的一家淮扬菜馆,环境雅致,菜品精致。

“来,让我们共同举杯,祝贺各位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赵司长作为班长,首先致辞,“这三个月的同窗之谊,必将成为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方青云举起酒杯,真诚地说:“感谢赵主任这三个月的精心组织,感谢各位同学的真诚交流。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李为民接话道:“青云书记太谦虚了。您分享的宁州经验,让我们这些西部省份的干部很受启发啊。”

席间气氛热烈,大家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工作心得。这些平日里严肃认真的高级干部,此刻都卸下了工作中的紧张,展现出轻松愉快的一面。

正当气氛热烈时,包间门被猛地推开。方青山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脸色苍白,额头上满是汗珠。

“哥!快!妈不行了!”方青山的声音带着哭腔。

包间里顿时安静下来。方青云手中的酒杯"啪"的一声掉在桌上,酒液洒了一身。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怎么回事?”方青云的声音在颤抖。

“妈突然昏迷,医院说...说可能就这一会儿了...”方青山已经泣不成声。

方青云甚至来不及和同学们解释,抓起外套就往外冲。兄弟俩飞奔下楼,方青山的吉普车就停在饭店门口。

车上,方青云双手紧握,指节发白。窗外北京的夜景飞速后退,但他的眼中只有母亲慈祥的面容。他想起离家去党校前,母亲还笑着说:“好好学,妈等你回来。”谁能想到,这一别可能成为永诀。

赶到北京医院时,周晓和方明远已经守在抢救室外。方铁瘫坐在长椅上,老泪纵横。

“爸!”方青云快步上前,“妈怎么样了?”

方铁抬起头,泪水模糊了双眼:“青云啊...你妈...你妈在等你...”

抢救室的门这时开了,一位医生走出来,面色凝重:“方书记,老太太清醒了一会儿,说要见您。请快点...”

方青云冲进抢救室,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林茹的脸色苍白如纸,但看到儿子时,眼中却闪过一丝光彩。

“妈!”方青云跪在床前,握住母亲冰凉的手。

林茹艰难地抬起手,轻轻抚摸儿子的脸:“青云...回来了...学习...好吗?”

“好,都好。”方青云哽咽着,“妈,您要挺住,一定会好起来的。”

林茹微微摇头,气息微弱:“妈...不行了...看到你...就放心了...”她的目光转向门口,方铁、方青山、周晓、方明远都站在那里,个个泪流满面。

“照顾好...你爸...”林茹的声音越来越轻,“好好...工作...”

她的手缓缓垂下,眼睛慢慢闭上,嘴角还带着一丝安详的微笑。心电监护仪上,那条跳动的曲线变成了一条直线,发出刺耳的长鸣。

“妈!”方青云痛哭失声,紧紧握住母亲已经冰凉的手。

医护人员进来进行最后的检查,然后默默地退出,留给家人最后告别的时刻。方铁扑到病床前,老泪纵横:“老伴啊...你怎么就扔下我先走了...”

方青云跪在母亲床前,久久不愿起身。

周晓轻轻扶起丈夫:“青云,让妈安心地走吧。”

方明远也红着眼圈劝道:“爸,奶奶最放不下的就是您。您要保重身体。”

这时,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主任、李为民等十多位同学赶到了医院。他们先是打听到医院地址才赶过来的。

看到抢救室里的情景,众人都愣住了。李为民率先反应过来,轻声问旁边的医生:“老太太她...”

医生摇摇头:“刚刚过世。方书记见到最后一面了。”

同学们面面相觑,个个面露悲戚。赵主任示意大家退到走廊,低声说:“让方书记和家人单独待一会儿。我们在这里等着,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走廊里,这些平日里叱咤风云的省部级干部,此刻都沉默地站着。

半小时后,方青云红着眼圈从抢救室出来。看到同学们都还在,他既惊讶又感动:“你们...怎么都来了?”

赵主任上前握住他的手:“方书记,节哀顺变。我们听说消息就赶过来了。老太太走得安详吗?”

方青云点点头,声音沙哑:“见到最后一面了。走得很安详。”

李为民拍拍他的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后事要办得体面,我们大家一起帮着张罗。”

方青云感激地看着同学们:“谢谢大家。这个时候你们能来,我真的很感动。”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林茹的后事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由于事发突然,许多具体事宜还需要时间安排。方青云强忍悲痛,开始处理母亲的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