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杨震

沈凡顺着水仙的手向下看去,就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彪形大汉走出了四方馆,身上没带兵器,似乎是要去逛街。

赵忠呵呵一笑道:“这家伙的体格是挺大,胳膊也够粗,不过也没这画上画的那么邪乎。”

沈凡道:“从他走路的姿势来看,绝对是个高手。”

赵忠:“怎么没看他拿大铁锤?”

沈凡笑道:“我是不会拿几十斤的铁锤逛街的。”

只见杨震在临街的一个食铺里坐下,要了几张胡饼,一盘咸菜,就着水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赵忠道:“看来他很穷。”

沈凡起身道:“王爷等我一下。”

赵忠问:“干什么去?”

沈凡:“会会他”,说完点手唤来倪福下了茶楼。

杨震吃得正香时,发现桌子上多了只肥鸡,一盘熏猪肉,还有坛酒。

“我没叫这些东西。”杨震对伙计道。

伙计:“这是位公子请您的,说是将军剿匪有功,全当是慰劳。”

杨震愣了下道:“哪位公子?”

“就是那位,旁边坐着老仆的那个。”

杨震看到,离着不远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位年轻的公子,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仆,年轻公子还举着酒碗对自己遥敬。

那老仆一看就是个练武之人,年轻的公子却是儒家打扮,看起来面善的很。

杨震拎起酒坛走过去道:“这位公子是认识某家,可某家却不认识公子,还请报上名姓,某家不食嗟来之食。”

沈凡拱拱手道:“我姓沈名凡。”

杨震:“沈公子请某家喝点酒,只是为了某家曾剿过匪吗?

如果是想让某家为了退出武举,还请免开尊口。”

沈凡不明所以的道:“杨兄这话是何意?”

杨震道:“不是这样就好。”

沈凡:“杨兄可否把话说明白。”

杨震道:“也不知京城这些参加武举的举子们是怎么想的,一千两银子就想让某家退出武举。

某家是穷,但穷的有骨气,断不会做这与青楼女子一样的勾当!”

沈凡明白了,问道:“找杨兄的人是谁?”

杨震:“管他是什么鸟人,已经被某家拒绝了。”

说完端起酒坛与沈凡的酒碗碰了碰,咕嘟咕嘟喝下了半坛。

“好酒量!”沈凡将碗里的酒喝下去道:“杨兄再与我喝几杯。”

杨震:“君子之交淡如水,恕杨某不能从命,在次谢过沈公子。”

说完不待沈凡说话,已是坐回去闷头吃喝,再也不看沈凡一眼。

沈凡笑了笑,带着倪福回了茶楼。

这一切皆被赵忠看得真切,笑呵呵问:“朋友没交成?”

沈凡道:“像这样的好汉,如果只是些酒肉就能交成,那就不叫好汉了。”

赵忠点了点头道:“你看他的实力与你比如何?”

沈凡道:“眼神犀利,背部圆实如龟背,拳如铁锤臂如铁鞭,打赢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赵忠笑了笑道:“他不是很穷嘛,拿银子收买了就是……哎,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沈凡:“刚才杨震说,已经有人收买过他了,不过被他拒绝了。”

赵忠:“那是对方出的银子不够,像这种事在以前的武举中也出现过。”

沈凡面色一凝道:“这种事以前在武举中也出现过?”

赵忠:“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文举时有作弊,武举时也一样。”

正这时,沈凡看到杨震已经吃完了,走进了一条小巷。

一个卖糕点的妇人吸引了杨震,他走过去,看着糕点跟那妇人说着什么,似乎在讨价还价。

忽然沈凡的瞳孔一缩,他看到那妇人撕开了自己的领口,露出了白花花的胸。

紧跟着就抱住了杨震,撕心裂肺的喊道:“非礼呀,非礼呀,救命呀!”

尖叫声顿时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纷纷向小巷涌去,两个正在巡街的衙役也闻声跑了过来。

“我没有非礼你,是你自己撕了衣服扑上来的!”

杨震都懵了,边叫边把那妇人从身上薅了下去。

他的力气何其大,又是在情急之,下妇人像破麻袋般被甩在了墙上,又反弹回来摔在地上。

“哎呀我的妈呀,他不但非礼我,还要杀我呀,救命啊……”

妇人的惨叫声更加惨烈,额头上也出了血,加上衣冠不整的样子立刻激起了民愤。

“别让他跑了!”

“抓淫贼,抓淫贼……”

百姓们的叫声骤然响起,杨震第一反应就是想离开这是非之地,可百姓已经把自己围了个结结实实。

有人还认出了杨震,指着他道:“诸位街坊我认识他,这个淫贼是个武举,叫杨震,别让他跑了!”

“对,别让他跑了,武举多什么,这可是天子脚下!”

眼见一些百姓抓住了自己的手臂,杨震底吼一声,只是一甩胳膊,就将他们震退好几步。

这时那两个巡街的衙役挤了进来,其中一人拔出腰刀叫道:

“大胆贼子,反抗只有死路一条,还不束手就擒。”

“这位官爷,我真没非礼她,是她非礼的我!”杨震嗡声嗡气道。

“我呸!你放屁!老娘会非礼你!”

妇人一口口水就吐在了杨震脸上,然后看向那两个差役哭喊道:“官人可得给小女子做主,还我清白呀……”

“你才放屁呢!”杨震冲那妇人吼道。

这一嗓子仿若在人群中打了个巨雷,把那妇人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看起来更楚楚可怜。

与此同时,把杨震映衬的越发蛮横。

一个衙役把妇人扶起来的同时,对另一个衙役道:“贼子身上有武艺,快叫人!”

衙役闻言从腰间取出竹哨吹了起来,尖锐的哨音刹那间响彻四周。

这种竹哨虽说制作简单,但绝不许民间私有。

因为这是官府专用的报信工具,一旦吹响,不但附近的官差要过来擒贼,就连百姓也要过来帮忙。

按大夏朝律法规定,如果百姓听到哨音不过来帮忙,是要被追责的。

于是,围拢过来的百姓是越来越多,还有一队衙役也向这边跑来。

看着四周黑压压的人群,看着衙役指向自己的腰刀,杨震收起了准备应战的拳头。

他倒不是害怕这些人,被成千土匪围困的时他都不惧,凭自己这对拳头也能杀出条血路。

可现在围住自己的是普通百姓,如果伤到了他们,就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