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绝不能让沈凡得到兵权

“拜见太子殿下。”

郑建山、郑天泽、王灵瑶一齐对从帷幔后走出来的赵睿道。

只是短短的几天功夫,赵睿就瘦了至少十斤,走起路来也不像以往那样带风,颇有些垂垂老矣的意思。

不过那双眼睛依然透着光亮,难掩太子的威严。

赵瑞阴沉着一张脸,似乎能刮下几两寒霜,看向郑天泽问道:“郑将军,难道你怕了吗?”

郑天泽是真怕了,第一次见沈凡时,他想帮王灵瑶赖掉那五万两银子,结果被打了顿。

第二次是在锦绣楼,虽然沈凡没打自己,可一遇到他自己就倒霉,那头发疯的大象差点把自己整疯。

第三次是在太子的宴会上,明明自己有准备,结果还是被打了昏了。

可听太子的话,知道如果说实话肯定不行,得另想个说辞。

想到这拱手施礼道:“殿下,末将绝不是怕,就算打不过沈凡,为太子拼了这条命也值。

末将担心的是,就算拼了命还是打不过,这样岂不是辜负了殿下的期望,更会误了殿下的谋划。”

郑建山也道:“是啊殿下,天泽所言极是,就怕是误了太子的谋划。

只可惜臣老了,若是年轻个二十岁,臣一定为太子分忧。”

王灵瑶也道:‘“可惜末将也不是沈凡的对手,殿下不如从其他勋贵子弟中择一人?”

赵瑞摇摇头道:“自太祖皇帝定下重文轻武的国略后,那些勋贵之后就没什么血气了。

你们想想,近年来的那些武举魁首有哪个是有真本事的?

要不然上次对突厥用兵,也不会用你这位巾帼将军。”

郑建山道:“太子所言极对,荣华富贵将这些勋贵子弟养成了酒囊饭袋。”

赵睿笑了笑道:“老国公也不必自贬身价,其实郑天泽还是不错的,是那沈凡太过妖孽!”

郑建山道:“方才灵瑶说的对,殿下何不从来京考试的人里面选出些高人?”

赵睿摇摇头道:“就算有高人又能如何,他们没有你们可靠。

关键是这次武举选出来的魁首,极有可能是未来与突厥作战的将领。”

闻听此言的郑建山、郑天泽和王灵瑶都吃了一惊。

特别是郑天泽和王灵瑶,本以为这次与突厥作战,他们一定还会得到皇上重用。

可听太子这么一说,明显是出了岔子。

郑建山问道:“殿下,您的意思是皇上有意想让沈凡领兵?”

赵睿道:“不是有意,而是皇上已经许诺沈凡,只要他进了头三名,就给他领兵权。

本宫受黄天霸所累,已然失去了不少权利,如若让沈凡领兵后果不堪设想。

你们别忘了,沈凡身后还有丹阳公主和我的那位皇叔,兵权是万万不能让他们得到的。”

郑建山道:“殿下是否多虑了,皇上只有您这么一位皇子。”

赵睿皱了皱眉,看向一旁的马遂。

马遂明白太子的意思,对郑建山道:“老国公有所不知,皇上自从不再修习道法后,就又开始临幸后宫了。

到时候若是再生出几个皇子来……”

马遂说到这就不说了,看向郑建山的眼神里现出几分担忧。

郑建山倒吸了口气,这也是他最害怕的事。

整个郑氏家族都把命运压在了赵睿这边,如果他的太子地位不稳,那郑氏家族面对的就不是没落的事了,极有可能会随着太子的陨落遭到灭顶之灾。

郑天泽和王灵瑶同样很惊愕,他们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就见赵瑞缓缓道:“事情的利弊已经摆在面前,所以这次武举郑将军必须要去。

至于实力上与沈凡相差甚远……既然力不能胜,本太子会助你智取的。”

郑建山道:“殿下如果指沈凡还好些,可臣有件事要提醒殿下,那些外来应举的武人中,也不排除有高手。

这些人里出了武状元,也会打乱殿下的谋略。”

赵睿微微一笑道:“本宫知道。所以这次的目的是两个。

一是要让沈凡做不得武状元,二是对那些有潜在威胁的武人做手脚。

这件事太子宫的人不宜出面,就交给老国公了,我会让马隧帮你。”

郑建山沉吟了下道:“臣一定办好,只是来京考武举的没一千也有八百,又分散在京城各处,臣一时很难查清他们到底谁的威胁最大。”

马遂这时接话道:“老国公不必担忧,太子殿下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明日就会下令,以优抚这些参加武举之人的名,让他们半费住进四方馆。

如此一来,老国公想知道任何一位武人都易如反掌。

且我还要告诉老国公件事,如今民间设赌局,押谁能中头三甲的事也是太子殿下的谋划。

听说已经有人弄出了什么好汉谱,变相可助了老国公一臂之力。”

“哎呀!”郑建山惊叹一声的道:“如此一来,就算用些什么手段也不会有人怀疑到我们,只会怀疑到那些因私下押赌注的人为了赢不择手段。

太子高明!”

赵睿道:“高明谈不上,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具体怎么做可就看老国公了。”

郑建山拱拱手道:“臣明白了”,

说完看向郑天泽道:“天泽,还不向太子殿下表示。”

郑天泽单膝跪倒在地道:“谢太子殿下提携,臣一定不负厚望。”

赵睿将他扶起来道:“等你掌了兵权后再报答吧。”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郑天泽道。

旁边的郑建山和马遂笑了,只有王灵瑶的嘴角微微翘了下。

到不是她不想郑天泽做武状元,只是感到太子这么做很不妥。

毕竟武科是替国家选拔将领,如此运作恐怕很难找到可用之才。

可转念一想,自己不就是难得的将才么,到时再选拔出一些能打的武将,照样能打败突厥。

何况如此不但保住了郑家,也保住了自己,想到这也就释然了。

………

四方馆隶属于内阁,与接待外国使团的鸿胪寺不同,它主要接待的是各地来京的官吏。

四方馆对面有座四层茶楼,名曰高朋茶馆,从这里向下望去可将四方馆尽收眼底。

沈凡和宝亲王赵忠,已经连续在这里喝了三天茶了。

望着下方出入四方馆的各地武举,赵忠用打趣的口吻道:

“你小子在家不好好练武也就罢了,什么连我皇侄女那也不去,拉着本王在这儿喝了三天水饱?”

沈凡放下手里的画册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自从有了这本好汉谱后,我就想看看,在这个上面有名有姓的人到长底什么样?

怎奈这些人开始都住在京城各处,一时哪看得过来。

不想朝廷恩典,让他们住进了四方馆,我不得好好看看。”

赵忠道:“你也下注了?”

沈凡笑道:“我可没王爷那么好兴致。”

赵忠呵呵一笑道:“我就是玩玩。”

沈凡:“玩玩……听说您在我身上压了一万两银子。”

赵忠道:“我还想再押一万两呢,因为我对你有信心。”

“不一定。”沈凡翻开画册道:“你看这里面的人,我听说有不少都是高手,还有不少将门子弟。

特别是这个叫杨震的人,号称关中猛虎,听说当年跟着关东节度使剿过匪,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手里那对铁锤甚是厉害。”

“本王看看。”赵忠打开画册,在沈凡的指点下找到一个人像。

但见生的是威猛异常,特别是那两条胳膊简直和大腿差不多粗了。

“有这么夸张吗?”赵忠晚指着人像的手臂问。

沈凡笑了笑道:“我也纳闷呢,这哪里是手臂,所以才在这里等,要看看这位杨震的真容。”

正这时,水仙“噔噔噔”跑上楼对道:“来了来了,那个叫关中猛虎的杨震来了……王爷您看,那个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