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神武帝的帝王心术

神武帝也看到了这道寒光,可他怎能躲得开,就在被打中的前一瞬,突然感到身子被一股大力往旁边一扯。

寒芒擦着神武帝掠过,钉在了大殿的柱子上,是把短箭。

惊魂未定的神武帝这时才发现,又是沈凡救了自己。

这时他也想到了活捉这个黄高攀,可已经晚了,黄高攀已被一群暗卫砍成了肉段。

魏珊瑚更是手起刀落,将黄高攀的脑袋斩下来,同时抛给沈凡。

沈凡注意到,太子赵睿明显松了口气,跪在神武帝面前道:“是儿臣的疏忽,还请父皇降罪。”

神武帝不理他,心有余悸地看向黄高攀的脑袋道:“他还能活吗?”

沈凡将黄高攀的脑袋提起来道:“活不了了,要是再活过来一个,那肯定就是三胞胎。”

神武帝咬着牙道:“传旨下去,灭黄高攀九族,将其头挂在东市示众,以正视听。”

“是。”魏珊瑚道:“是否清剿龙虎山的道门?”

神武帝道:“既然北凉王已经查过了,黄高攀只是龙虎山记名弟子,对道门杀戮过甚不合适。”

“老奴明白了。”魏珊瑚道。

匍匐在地的赵睿咬了咬后槽牙,用余光扫了眼沈凡,没想到这小子早就在暗查黄高攀了。

沈凡对皇帝卖了自己并不介意,因为自己已经彻底与太子对立,瞒不瞒都无所谓。

走到那根殿柱前,将上面的弩箭拔下来道:“皇上,那天晚上在天灵观袭击我的人也是这种箭,请陛下允许臣追查来源。”

沈凡现在想的是,如何找到太子是黄高攀幕后指使人的证据。

不想神武帝道:“什么都不要查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皇上……”沈凡还想说什么,被神武帝摆手制止。

“还请父皇降罪!”太子赵睿再次叩头道。

神武帝眼睛微微眯缝着,看着儿子道:“你也是一片好心,不过却办了错事,罪就不降了,罚还是要罚的。

暂收回你监国之权,东宫仪仗减一半,太子六率减一半。”

赵睿身子一震,叩头道:“父皇安排之事,儿臣无所不从。”

神武帝看向沈凡道:“你救驾有功,朕记心里了。

好好准备武举,只要进了头三名,朕会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

沈凡躬身施礼道:“谢陛下。”

神武帝又看向丹阳公主道:“吾儿甚得朕心,加俸四百户。”

丹阳公主拜谢道:“儿臣谢父皇。”

神武帝最后将目光落在宝亲王赵忠身上,沉吟了下道:

“你是朕的亲兄弟,这么多年一直未参政,看来是朕的疏忽。

说吧,想要个什么官做?”

赵忠的脸都白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

“皇兄此言差矣,您也知道,臣弟就是个不学无术的人,做事又荒唐,真的还想做个逍遥王爷,请皇上不要难为臣弟。”

神武帝缓缓点头道:“也罢,也加封亲王食禄四百户,继续做你的逍遥王爷吧!”

“臣弟叩谢皇恩!”赵忠跪地叩头道。

“都退下吧,朕想静静。”

见此情景,沈凡众人皆离开了西苑大殿。

神武帝坐在宝座上,等众太监将将地上的血迹和黄高攀的尸体都清理干净后,对站在下面魏珊瑚招招手。

魏身后弯着腰过来,做倾听状。

神武帝:“把你的那些暗卫都派下去,东宫,丹阳公主府,宝亲王府,北凉王府……明白吗?”

“奴才明白。”魏珊瑚退着离开了大殿。

神武帝有些口渴,拿起茶碗喝了口茶,放下的时刚好看到桌案上有本黄高攀敬献的《长生秘籍》。

他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低吼,抓起来狠狠摔在地上。

………

今天是黄高攀的人头悬挂在东市的第三天,这期间有无数百姓争相来此观看。

皇高攀活着的时候就瘦,经风吹日晒后,首级更是变成了皮包骨,唯有死鱼般的眼睛向外突着,不时有麻雀落在上面啄食蛆虫。

人头下方有块石碑,上面贴着官府的告示,将黄高攀称为蛊惑人心的妖人。

百姓们在知道告示上的内容后,纷纷唾骂黄高攀祸国殃民,蛊惑君心。

一些小道消息也不胫而走,说什么黄高攀是太子献给皇上的,其心堪称前朝的杨广等等……

幸亏皇上英明,揭穿了黄高攀的骗术,才得以让国家免受一场灾祸。

这些消息很快就被暗卫带进了皇宫,太子赵睿的生母陈皇后在西苑外跪哭了一宿。

请求神武帝明察,太子绝非像传言中的那样。

神武帝终于见了她,安慰了几句后,便下旨焚烧了黄高攀的首级。

又在朝堂上澄清了民间的消息不实,说太子还是太子,任何人不得妄加非议。

如有再妄加非议者定斩不赦,这才让这些小道消息逐渐消失。

紧跟着,每两年一届的武举就要开始了。

在天下太平的时候,科举考试要比武举考试更吸引人。

这是因为科举考试的时候,老百姓们只能看到结果,看不了热闹。

武举则不同,看着一帮彪形大汉骑马射箭举大石,互相争强斗狠,这样的观感可比任何热闹都好看。

于是,随着很多身材伟岸的大汉或骑马或步行,背着兵刃从四面八方涌进京城,百姓盼望看热闹的愿望也越来越浓。

有很多市井之徒,私下里还设了赌局。

以多赔少或以少赔多的方式堵谁是武状元,谁是武进士,谁是武举人?

就在民间的这股热情被点燃时,太子宫却异常安静,安静的让前来拜见郑建山、郑天泽和王灵瑶都觉得有些不正常。

要知道,在太子监国时这里可是门庭若市,经常出入各部高官。

“马大人,太子这两天可安好?”郑建山问太子宫詹事马遂。

老头子现在说话吐字很清晰,原因是他的牙已经补上了,代价是安国府一个牙口最好的仆役没了五颗牙。

马遂压低声音道:“自从黄高攀的事后,太子殿下就经常冒冷汗,一直闭门谢客,这让我很担心。

好在今天让老国公、郑将军和巾帼将军来了,要与你们商议让郑将军参加武举的事,绝不能让北凉王在武举上获得功名,这让我心里才落了些底。”

听到这话的郑天泽立刻出了身冷汗,说道:

“马大人,不是我长别人威风,灭自家志气。

沈凡的武功远高于我,这事太子殿下似乎找错了人。”

郑建山深以为然的道:“天泽说的不错,这武举不像文举,真要是动起手来,天泽确不是沈凡的对手。”

王灵瑶也道:“马大人,老国公说的在理。

末将以为,为将之道不一定在武而多谋,我们家天泽没必要与沈凡争强斗狠。”

就在这时,大殿帷幔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你们这话说的都不对,此次武举郑将军必须去,且必须要夺冠,绝不能再让沈凡出风头了!”

说话间,太子赵睿从帷幔后现出了身。